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对舰用橡胶隔振器结构进行抗爆能力评估,使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设备隔振器系统进行了爆炸冲击环境下的教值模拟计算.通过分析其动态响应找出了隔振器在三维冲击环境下的薄弱部位并分析了橡胶件的不同安装方式对于抗冲击能力的影响.在总结精确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橡胶隔振器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及提高抗冲击能力的改进措施.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能够全面地分析橡胶隔振器的抗冲击能力.研究对于舰用橡胶隔振器的抗冲击设计以及大型设备的系统级冲击模型建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伺服阀非线性建模为核心,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的电液振动台非线性仿真模型,在与某型号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对比中,仿真出了该系统在某些频段内存在的加速度波形失真趋势,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仿真模型在离心场中电液振动台设计方面的应用表明:量化直观的仿真结果为系统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仿真系统为波形失真消除方案设计、控制算法研究和系统参数优化提供了良好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3.
红外正交四元探测器的时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域建模与仿真是系统分析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红外正交四元探测器原理与结构的分析,用数学方法详细描述了弥散圆在通过各个探测元的过程中产生的功率,推导出了正交四元探测器所产生的脉冲位置、波形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正交四元探测器的时域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目标波形和脉位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实用性,为该探测器的信号处理、目标识别和系统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励磁同步发电机系统和并网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期并网条件,建立了同步发电机和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并网冲击电流和冲击转矩。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和准同期锁相模块仿真模型,采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调速系统模型,采用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准同期并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并网冲击特性。在实验室搭建30kVA实验台,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定量泵-变量马达液压调速系统能将同步发电机转速稳定控制在准同期并网条件范围内,同时能有效控制系统并网冲击,使风力发电机组平稳并入电网。  相似文献   

5.
在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和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仿真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仿真模型.但是,两种电机结构相似,完全有可能用一个仿真模型统一起来.在对电机结构和反电势产生机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反电势波形函数来拟合两种电机的反电势,建立了二者的统一仿真模型.当反电势波形系数较小时,反电势逼近梯形波,此时可仿真BLDCM;当波形系数较大时,反电势逼近正弦波,此时可仿真PMSM.与常规I仿真模型相比,统一的仿真模型应用更加方便,而且能较好地逼近反电势的实际波形.在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力的动态测试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竹  侯钦梅  傅军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87-1688,1697
介绍一种新研制成功的阶跃力测试装置,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力仿真测试法,该装置具有两种测试信号输出,其中一路产生力值和波形已知的无质量仿真力;另一路是将无质量仿真力和到有质量的测试系统。输出动态力的曲线,根据系统响应,建立测试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系统的动态数字补偿滤波器,用计算机软件对测试系统的动态参数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力的测试误差小于1%,该方法可推广用于科学试验和工程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研究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功率输出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型重复控制和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重复控制可以抵消周期性的负载扰动,改善稳态情况下的并网电流波形;电网电压的前馈控制可以抵消电网的影响,使系统近似成为一个简单的无源跟随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系统功率输出级的仿真模型,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网电压畸变时,本控制策略可以更有效改善并网电流的波形,降低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THD).  相似文献   

8.
于飞  李升娟  马骁  刘喜梅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4):3180-3183
针对非线性、高度可控的超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提出将支持向量机(SVM)用于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中。首先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DC/PSCAD建立系统模型,对常见故障进行仿真研究。为有效提取故障特征,对直流电压波形进行S变换。变换后的特征量作为SVM的输入,建立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并比较了不同参数下的SVM模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SVM用于HVDC系统故障诊断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陈超  周东祥  李群  王维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300-2303
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评估一直是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工程大系统的仿真模型集成过程中,由于传统仿真模型的验证方法受到建模方法和建模语言的多样性以及模型重用语境变化的影响,使工程总体难以确定导致系统行为产生偏差的模型单元。从测试的角度以SMP2(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为基础提出层次化语境驱动的仿真模型测试方法论,从测试框架的描述机制、测试框架的分解机制以及面向测试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等三个方面讨论方法论的具体内容,为基于SMP2的仿真模型提出可测试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芳  于凯平  郭宏  王巍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268-6272
首先建立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系统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系统中功率开关管开路、绕组开路和绕组匝间短路三种故障分别建立了故障运行时的系统模型。通过对系统正常运行和上述各种故障运行的仿真研究,确定了能够识别故障的特征波形。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基于模型监控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即通过正常运行时系统模型的输出值与系统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偏差来检测系统的故障。  相似文献   

11.
油阻尼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平  刘勇  钟毅芳  周济 《系统仿真学报》2001,13(3):350-352,407
考虑油液的粘度、流动特性及其与物理结构的耦合方式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油液阻尼器衰减振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同时通过巧妙的物理结构设计了结构微小的两种类型油液阻尼减振器原理样机,其多参数匹配试验研究表明所建仿真数学模型能较精确的模拟实际物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PGA)完成了三通道冲击信号处理芯片的设计与实现。芯片采用流水运算完成最大绝对冲击加速度响应谱计算。由于冲击信号采样频率可在线更改,因此该芯片可以满足不同冲击信号处理器对峰值检测误差的要求和处理器功耗的限制。采用该芯片设计的数据预处理器已成功用于各种试验。试验表明,该芯片能实时完成三路冲击信号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代替冲击波原始测量数据输出,能在大幅度压缩冲击信号传输带宽的同时,减小冲击信号峰值检测误差,扩大信号测量动态范围,并为识别数据“真”“伪”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 Recently,therehasbeenagreatinterestinUWBra dioforfuturehighrateshort rangewirelesscommu nications[1~4].Forhighlyresolvingmultipathand generatingUWBsignalswithrelativelylowcomplexi ty,UWBradiosystemsusuallyuseTHSSimpulse trainwithPPMtocarrydatainformation[5,6].That iswhyitissometimescalledimpulseradio(IR).The essenceofUWBradioisthatitdoesnotuseasinu soidalcarrierbutinsteadcommunicateswithaTHSS basebandsignalcomposedofsubnanosecondpulses withPPM.Thatis,UWBra…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原理,对有机热载体炉运行风险的人机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评估.根据专家法确定指标层的值,在熵度法计算指标层权重、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法计算准则层权重的基础上,评估指标层风险、各子系统风险和人机环境系统的综合风险,通过一致性检验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台有机热载体炉运行风险评价中,得出目前有机热载体炉实际运行中人机环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830、1.293、1.749,比较得出人和环境这两个指标比有机热载体炉设备本体的权重大0.5左右.这表明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人员素质和环境管理,最后对风险评估值中较大的指标层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该评价方法对有机热载体炉定期检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规定服务标准下车间流程的能力可获性服务模型,根据流程在服务调度时,车间服务点处于三种状态,采用三态系统来计算网点特定服务质量事件的概率。建立多队列服务调度模型,按照M/M/m/m/FCFS服务模式计算网点服务可获性概率。按照流程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求得在小于T时间内该调度模式下流程能力服务可获性公式,讨论流程服务能力可获性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维视频融合系统涉及视频和图形的计算,对机器性能有较高要求,但现有商用评测工具缺乏对应考虑,会出现机器评分与实际运行性能不相符的情况。提出一种面向三维视频融合的机器性能评测方法,并实现了评测工具MRMark。该方法根据视频融合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多组标准三维测试场景,统计测试过程中的帧率、播放的视频路数等参数,来计算GPU、CPU分数和耦合分数,以及机器的整体性能分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评测工具,该工具的评测结果能更有效地检测机器进行三维视频融合计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多邻域改进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改进标准粒子群算法的性能,提出了多邻域改进粒子群算法。算法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多邻域拓扑方案,对速度惯性权重的更新策略进行了改进,引入了速度和搜索区间限制算法。经过对经典测试函数的计算测试,算法表现出良好的复杂问题求解能力。最后,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给出了多目标应用在粒子群算法中的处理方法,并对经典的5维优化和Golinski 减速器设计问题进行了求解,通过数据比对,证明了算法性能远优于现有的一些算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应用需求的发展,航电系统建设的体系特征日益明显,开展航电系统体系贡献率评估成为引导其迭代更新与优化设计的关键。针对专家知识随时间积累以及蜂群、协同等作战场景变化带来的指标体系权重演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电系统体系贡献率多阶段评估的动态综合方法。基于航电系统任务能力要素,构建了体系贡献率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有效评估阶段的时间加权。与传统静态单次评估、基于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 EWM)的动态评估以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动态评比等对比,所提方法充分体现权重分配信息并统筹兼顾阶段时序差异,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指标贡献权重和能力贡献分布等评估结果,从而为航电系统发展论证提供更可靠和更灵活的决策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变换的脉冲信号在线检测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在信噪分离方面的优点,设计出一个在有限时间内的不规则观测数据中,实时地检测出脉冲信号的检测器。并对小波函数为墨西哥帽型函数时检测器在各个时段的理论输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不但对理想的脉冲信号检测无误,而且能对含有有色噪声、信噪比较低的脉冲信号进行准确的识别。该信号检测器已成功应用于钢丝绳张力检测系统的数据传输电路中。  相似文献   

20.
以1986.1-2009.9 WTI原油期货周平均价格, 共1239个事件期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Hilbert-Huang变换的方法构造石油价格波动预警分量, 以此来对历次石油价格波动过程展开预警分级研究. 在综合考虑石油价格的波动周期、波动幅度和波动出现概率的基础上, 计算预警信号的强度, 并将所有预警信号分为三级: 轻度预警信号、中度预警信号、高度预警信号. 研究结果表明, 该预警分级机制给出的预警信号与已经发生的石油价格波动过程吻合, 因此借助此预警分级机制, 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石油价格危机给出的预警提示, 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