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意识形态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后,便逐步成为阐释文学本质特性的主流话语。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这一理论被再一次强调,甚至被一些学者推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对该理论的质疑遂成为文艺学界论争的一个焦点。然而,由于对“意识形态”范畴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特征,使得论争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而以非对即错的否定性判断方式展开的质疑论争,似乎也很难获得一个圆满的答案。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是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它不仅涉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涉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自从唯物史观学说传人中国以来,文学理论界多次重大的理论论争大都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和展开的。时至今日,该不该用某种“意识形态”的全称来界定文学的本质,仍是有严重分歧和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西方意识形态学说逐渐渗入中国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形成深刻影响。人们在理解文学现象、建构文论体系、寻找话语方式的过程中不断从意识形态学说中获得启示,拓展了新的理论视域;但同时,也不断因为这种影响而形成偏向,甚至进入理论误区。文学与意识形态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意识形态”能否通过“审美”的限定而获得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力量?将文学定位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学的历史状况和现实发展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无论它们是否在历史上出现过,甚至被讨论过,在21世纪初中国新的文化环境中,对它们进行探讨,其意义依然是十分重要而急迫的。因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化变,新的困惑与挑战不断产生。一方面,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商业文化的浮泛正在使中国文学理论更多地离开它本应深深植根的中国现实,从而导致对中国文论传统和文学现象的进一步疏离。另一方面,理论方法的游移不定,话语方式的奥涩难解,阐述分析的疲软无力,这些十分明显的弊病的形成,又不能简单归结于文学理论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就其自身而言,经历了百年历史过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是否真正获得了作为理论的“自律性”与“自治性”,它在基本范畴的确定和本质问题的阐述中是否存在逻辑的不周圆,甚至逻辑的混乱,这是我们更加应该反思的。从这个起点出发,可以肯定地说,进一步考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由此展开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关于文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乃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一种必要行为,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不会停留在概念与范畴辨析本身,而会逐渐在文学理论的基本姿态、思维方式和学科理路等更为深刻的层面上显示出来。这里辑发的7篇文章,紧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思考分析。我们的希望是,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回到文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上来,使中国当代日渐繁复的文论状态,在严谨的心态与缜密的思维逻辑中获得更多的纯化与升华。(张永刚)  相似文献   

4.
赵宪章针对我国过去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政治化倾向,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他将审美视为文学的本质属性,将“美学的、历史的”视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将文学形式视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并从文学形式入手,对文学文本、戏仿体、网络文学等进行了探索。赵宪章的文艺学研究丰富和补充了新时期文艺学的薄弱环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审美意识形态”能否用来表述文学本质这一问题,学界争议很大。根据逻辑学上对本质的界定原则,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有三:文学是不是意识形态?文学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种差是不是审美?审美和意识形态能不能连缀在一起来述说文学的本质?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均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语境。经过分析论证,研究者提出,在今日中国,“审美意识形态”无论从逻辑层面上还是从历史层面上,都是一个站得住脚的命题,可以用来界定文学的本质属性并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坚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可以在确立和维护文学自身独立地位的同时,又将文学活动和人类解放这一总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文学研究获得更加坚实的根据和更加广阔的视界。  相似文献   

6.
在柯仲平诗歌中讨论的“群众”,并非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血肉之躯,而是一个被不断抽象的政治概念,这一概念与文学不断融合、衍变,乃至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态。提出这一论题,旨在尝试一种解读实践,即通过阅读“群众”话语的历史形成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探寻现代革命诗人在求索现代性的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囵态。  相似文献   

7.
由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大众文化诉求的日益扩展为当代汉语文学的审美选择提出了全新的课题。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文学审美方式提出了挑战。现实式的“审美”已越来越趋向于普适化,进而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普适性的大众文化在日益蔓延,但文学也因此恰好有了从“诗”上升到“思”的机会和条件,它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文学自身的精神超越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学的功能与学的本质和性质密切相关;学的功能由学的本质决定并在学的性质中体现;学功能中有功利性的因素,也有非功利性的因素;学的功利性和审美性不可调和,功利有碍于审美;学的三大功能及其表现:1.认识与改造功能,它近于又不同于哲学的追求真;2.教育与净化功能,它近于又不同于道德的追求善;3.审美与自由创造功能,自由创造是审美的本质,它就是美本身。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意识形态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当文学作为主体去审美掌握客体世界时,它在本质上是不欢迎意识形态的入侵,但由于文学主客体整体构成中的意识形态成分的渗入,文学在内容上又可能出现某些意识形态成分,有时意识形态因素还很充分;当文学以客体的姿态与世界的需要主体发生关系时,文学将以自身为中介转化为功能性存在,在尊重自身美学品格的前提下,对世界的需要给予一定的满足,从而表现出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当外在主体的要求无视文学本性,将其视为实现某种实用观念的工具的时候,这时的文学就有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或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所提出的文学是"艺象形态"论,还可以通过文艺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进行更进一步的证明,这说明将文学定位于"艺象形态"上具有充足的理由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锋杰等人在其新著《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中,欲创构一门以审美为本位的"文学政治学"。其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坚守文学审美独特性的基础上重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出"文学想象政治"这一新命题;将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政治",以此为核心构建起文学政治学的概念体系和学科形态。当然,作为一门仍处于初创时期的理论学说,还存在很大的需要探索和建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无论传统理论还是现代派理论对文学语言的研究,都局限于语言表面而没有深入到文学本质之中,因此往往难以自圆其说。其实文学语言是文学审美本质决定的意象语言。它的根本特点是能够唤起人们对具象的直感,同时又使语义不断拓展。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之与非文学语言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西方意识形态学说逐渐渗入中国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形成深刻影响。人们在理解文学现象、建构文论体系、寻找话语方式的过程中不断从意识形态学说中获得启示,拓展了新的理论视域;但同时,也不断因为这种影响而形成偏向,甚至进入理论误区。文学与意识形态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意识形态”能否通过“审美”的限定而获得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力量?将文学定位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学的历史状况和现实发展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无论它们是否在历史上出现过,甚至被讨论过,在21世纪初中国新的文化环境中,对它们进行探讨,其意义依然是十分重要而急迫的。因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化变,新的困惑与挑战不断产生。一方面,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商业文化的浮泛正在使中国文学理论更多地离开它本应深深植根的中国现实,从而导致对中国文论传统和文学现象的进一步疏离。另一方面,理论方法的游移不定,话语方式的奥涩难解,阐述分析的疲软无力,这些十分明显的弊病的形成,又不能简单归结于文学理论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就其自身而言,经历了百年历史过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是否真正获得了作为理论的“自律性”与“自治性”,它在基本范畴的确定和本质问题的阐述中是否存在逻辑的不周圆,甚至逻辑的混乱,这是我们更加应该反思的。从这个起点出发,可以肯定地说,进一步考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由此展开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关于文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乃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一种必要行为,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不会停留在概念与范畴辨析本身,而会逐渐在文学理论的基本姿态、思维方式和学科理路等更为深刻的层面上显示出来。这里辑发的7篇文章,紧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思考分析。我们的希望是,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回到文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上来,使中国当代日渐繁复的文论状态,在严谨的心态与缜密的思维逻辑中获得更多的纯化与升华。(张永刚)  相似文献   

14.
15.
文学的功能与文学的本质和性质密切相关;文学的功能由文学的本质决定并在文学的性质中体现;文学功能中有功利性的因素,也有非功利性的因素;文学的功利性和审美性不可调和,功利有碍于审美;文学的三大功能及其表现:1.认识与改造功能,它近于又不同于哲学的追求真;2.教育与净化功能,它近于又不同于道德的追求善;3.审美与自由创造功能,自由创造是审美的本质,它就是美本身。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3,(11):71-84
每年我们都可以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于企业各式各样的排名,其中尤以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排名最为引人注目。在敬重其不懈精神与辛勤劳动的同时,我们却不禁要问:“世界500强”排名对于中国的商界、企业界意义何在?世界500强要向我们证明的是什么?看了世界500强排名后,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对于那些没有上榜的企业而言,“世界500强排名”怎样起到示范效应与借鉴意义?如果只是简单地从排名本身所涵盖的内容来看,“世界500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是让我们看到了经营数字上的差距;一是为我们树立了世界级的标杆与赶超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西方意识形态学说逐渐渗入中国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形成深刻影响。人们在理解文学现象、建构文论体系、寻找话语方式的过程中不断从意识形态学说中获得启示,拓展了新的理论视域;但同时,也不断因为这种影响而形成偏向,甚至进入理论误区。文学与意识形态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意识形态”能否通过“审美”的限定而获得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力量?将文学定位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学的历史状况和现实发展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无论它们是否在历史上出现过,甚至被讨论过,在21世纪初中国新的文化环境中,对它们进行探讨,其意义依然是十分重要而急迫的。因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化变,新的困惑与挑战不断产生。一方面,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商业文化的浮泛正在使中国文学理论更多地离开它本应深深植根的中国现实,从而导致对中国文论传统和文学现象的进一步疏离。另一方面,理论方法的游移不定,话语方式的奥涩难解,阐述分析的疲软无力,这些十分明显的弊病的形成,又不能简单归结于文学理论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就其自身而言,经历了百年历史过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是否真正获得了作为理论的“自律性”与“自治性”,它在基本范畴的确定和本质问题的阐述中是否存在逻辑的不周圆,甚至逻辑的混乱,这是我们更加应该反思的。从这个起点出发,可以肯定地说,进一步考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由此展开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关于文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乃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一种必要行为,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不会停留在概念与范畴辨析本身,而会逐渐在文学理论的基本姿态、思维方式和学科理路等更为深刻的层面上显示出来。这里辑发的7篇文章,紧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思考分析。我们的希望是,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回到文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上来,使中国当代日渐繁复的文论状态,在严谨的心态与缜密的思维逻辑中获得更多的纯化与升华。(张永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当代雕塑泛化现象有关问题及其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明确泛化现象是历史存在的一种“开敞”形式,其背后“遮蔽”的是时代本真。雕塑艺术不管采用什么形式、语言、媒介材料以及什么样的观念,都是这个时代“诗意”的投射。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的争论已有三十多年,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文学经典的标准问题。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经典不同的理解。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与该争论的历史背景出发,我们关注文化研究在该问题上提出的两个重要特点:去经典化与非精英化。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兴起,才使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质疑传统文学的经典定义,从而表达出他们的文学经典观。  相似文献   

20.
(一) 关于“自我”的理论研究和文学表现,已风靡于世。但这一概念,我国现有许多词书,包括《现代汉语新词词典》都未列条目;《现代汉语词典》虽有条目,解说为“自己”,仅只涉及和“双音动词”的关系,显然是不足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说“自我”为“相继的意识状态的主体。现代心理学中,‘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