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中部地区及6省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成长规律、特征和发展类型态势演化,对其入境旅游实现量与质的同步发展提供参考.根据1998—2015年中部地区及6省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考查流量与流质指数、首位度、绝对集中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并基于旅游流"量"与"质"综合评价视角,构建旅游流二维四象限发展类型矩阵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998—2015年中部地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呈现反向演化特征;入境旅游流流量的首位度整体上呈现合理结构,绝对集中度指数表现空间集聚类型性低度垄断型,入境旅游流流量的绝对差异相对平稳,入境旅游流流量相对差异较为稳定;入境旅游流流量成长演化分别表现出整体上升型、整体降低型和波动起伏型3种态势;中部地区入境旅游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与层次性特征,演变态势历经了"不平衡型—量质皆弱型—量质皆优型"的转变过程;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匹配态势演化正逐步呈现出向合理的空间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2.
探讨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成长规律及时空演化过程,为云南省入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与游客密度优势指数的匹配度演化模型,分析云南省及各地州市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成长过程及匹配度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和流质的成长过程大致以2004年为截点,分为前期质优量弱,后期质弱量优的2个阶段;其成长演变特征可以概括为整体降低演变型、整体增长演变型和轻微波动演变型;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的匹配度整体上正逐步向良性转化,偏离型或双低型发展的地州市演化为同步双高型成为未来区域旅游客流成长演化的理想趋势和重点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省2006-2017年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统计数据,提出了甘肃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的特征;将甘肃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演变进行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量指数整体增加,但部分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有所下降;下降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二是甘肃省旅游产品存在缺少创新,旅游魅力下降;甘肃省整体上旅游流质量欠佳,流质指数趋于下降,原因在于入境旅游开发理念上重视规模忽视效益,开发举措上新型的休闲度假类、专题类产品和项目不足,观光类产品过剩,产业消费链条狭窄,旅游供需不匹配,导致经济效益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4.
根据入境旅游流的流量份额与流质指数双重指标,提出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流量-流质(Q-Q)分析模型,把反映流量的市场份额数量指标和反映流质的质量指标结合,用两个指标组合从两个维度综合地反映一个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质量状态。将入境旅游流流量、流质研究与市场结构分析相结合,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把我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瘦狗市场"和"问题市场"。以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利用Q-Q模型对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入境旅游的"明星市场"集中于经济发达、交通区位优越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不均衡,优质市场较少,整体质量偏低;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正在不断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5.3%;中国入境旅游流流质总体偏低,但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流量的环比增速.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流质在个别年份受特殊事件影响呈现负增长,但很快便反弹,不会改变其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流质概念的引入梳理和细化,在搜集和整理1978—2010年山东省入境旅游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30余年来山东省入境旅游流的流量和流质进行了年际变化分析.结果发现:①山东省入境旅游流流质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并最终保持在0.8的平均水平,为普低质入境旅游流;②山东省入境旅游流流量增速快且波动幅度小,即山东省入境旅游成长迅速,旅游规模发展理想;③总体上讲,山东省入境旅游成长是不可逆的(特殊年份除外),呈现阶梯状递进过程,以4年为一个发展小周期.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矩阵模型,选取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和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作为空间错位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质量之间存在的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①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流质量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个重心错位2.13个经度,1.09个纬度。②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流质量未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地州市成块状分布;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区域位于东部和南部;未发生空间错位的分布在中部。③空间错位可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双高区数量最少,正逆向区数量最多,双低区和正逆向区数量相当,缺少中等区。  相似文献   

8.
入境旅游能够反映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根据空间错位理论,以云南省16个地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重力模型及二维矩阵分析方法,探究了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与入境旅游质量之间的空间错位问题。结果表明:(1)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与入境旅游质量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二者重心错位0.11个经度,0.31个纬度。(2)云南省68.5%的地市州发生明显空间错位,集中连片分布呈东西向条带状贯穿整个省区,25%未发生明显错位的地市州呈团块状集中在云南省南部,东北部的昭通市未发生空间错位。(3)按照A级旅游景区丰度指数与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组合划分的五种具体错位类型中,西双版纳州、红河州为双高区,普洱市、玉溪市、昭通市为双低区,昆明市、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楚雄州为顺向错位,怒江州、德宏州、临沧市、曲靖市、文山州为逆向错位;无中等错位州市。基于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提升云南省入境旅游发展质量、促进云南省旅游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2000—2012年新疆入境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区位熵指数、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基尼系数等多种方法,根据全疆、3大区城和15个地州市,对入境旅游近10年来的规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但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显著,总体差异仍然很大;北疆入境旅游发展远高于全疆平均水平,规模差异逐步缩小,但地州市间差异仍很大,规模集聚特征明显;南疆入境旅游发展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规模差异逐步缩小,但地州市间差异仍较大,规模集聚特征较明显;东疆入境旅游发展略低于全疆水平,规模差异整体上呈缩小的趋势,并且哈密地区与吐鲁番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从整体上来说,新疆入境旅游目的地发展态势良好,北疆与东疆地州市发展竞争态势比南疆地州市发展态势要好.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入境旅游是国家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落后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1995—2012年中国大陆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作为衡量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对大陆32个省市间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态势和省际差异进行分析.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对中国入境旅游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指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a来中国入境旅游获得了快速发展,省市间的相对差异不断减小,而绝对差异则呈现出持续增大的趋势;入境旅游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明显,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的增长极.最后提出中国入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为实证区,选取湖北省2006年~2011年17个市州的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年际集中指数分析了湖北各市州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动态变化;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及位序—规模法则对近6年来湖北省入境游客规模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演化分析,并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北省大部分市州入境游客随时间变化稳定,潜江市、神农架林区与随州市随时间变化波动最大.②湖北省各市入境旅游规模为首位分布,首位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层位城市,处于中间层位市州的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中间层次的市州数量增加,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分布趋于分散,入境游客分布朝非均衡化方向发展.③旅游服务设施、区位条件及交通、三产业发展对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发展对入境旅游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并且还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地图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入境旅游口岸城市——广州的入境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入境旅游流以商务游客为主体,一站式游客和选址同一口岸出入境游客比例较高.(2)广州入境旅游流的分布范围较小,总体上呈现东多西少、南密北疏的特点,集中分布在泛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3)广州入境旅游流扩散能力较弱,旅游流空间扩散强度在目的地城市间分布不均衡,集中扩散趋势明显,向丰性和趋高性是其空间扩散的主要特点.(4)广州入境旅游流网络为典型的核心边缘网络,整体结构简单且集中化趋势明显,核心区包括广州、桂林和北京等15个城市,核心城市对边缘城市的辐射效应弱.  相似文献   

13.
运用重力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浙江省及11个地级市近10 a来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10 a来,从宏观上看:1)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重心均集中在绍兴市;2)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指数均不高于0.4,空间错位程度不明显,其中星级酒店-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匹配性最好,旅游景区-入境旅游流匹配性最弱;3)2007年是旅游景区与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错位指数转折点,2007年之后其匹配程度逐渐趋良好.从微观上看:1)整体而言,湖州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空间匹配性最好,而杭州最弱;2)2007年是部分地市在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入境旅游流匹配度上的转折点,2007年之后这些地市的数值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匹配逐渐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子系统共14个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标,构建贵州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并用结构熵权法和均方差决策法计算权重,通过逐层加权法对2000—2013年贵州省9个市(州)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市(州)城市化发展质量整体上呈上升状态,但上升速度缓慢;各市(州)之间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差异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但在个别年份上有拉大的现象;贵州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为"一核多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城市交替演进.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R模型构建入境旅游指标体系,以新疆2003-2017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时序特征与系统间的作用关系,辨识未来新疆入境旅游的发展重点.结果显示:(1)2003-2017年新疆入境旅游流驱动、状态、响应系统及DSR模型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跳跃式上升,响应系统发展大体滞后,其社会环境子系统滞后情况最为显著;(2)新疆入境旅游流驱动-状态-响应系统耦合度C∈[0.494,0.581],基本僵持在磨合阶段,表明系统之间作用能力弱;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逐渐提升为濒临失调,虽协调程度较低,但发展势头较好.综合来看,新疆需在注重目的地的建设基础上,从社会环境的创造和维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完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等提高方面来促进新疆入境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后进行时空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看,甘肃省经济环境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梯次化、组团化特征,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耦合度高于北部和西部;甘肃省的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处于低协调阶段,10 a间基本没有变化.从时间序列看,甘肃省大部分市(州)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出现了缓慢波动下降的趋势,市(州)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经济环境协调度绝大部分处于缓慢上升的阶段.根据耦合度和协调度,可以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划分为经济环境高耦合低协调地区、经济环境拮抗区以及经济环境低耦合低协调地区3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17.
以2003年~2014年广西入境旅游人数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的重要指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绝对集中指数和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研究了广西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 1) 广西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虽处在优化进程中,但仍处于演进过程中的初级阶段.2) 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都属于典型的首位度分布,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等级规模体系发育不完善.3) 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结构相对稳定,其演化进程优于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胁迫压力,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对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新疆城镇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然后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新疆各地、州、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最后分析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14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0.29和0.42,总体水平较低;2)2014年新疆14个地、州、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协调度在0.41~0.64之间,跨越低、中2个级别,分别占地、州、市数量的46.7%和53.3%;3)从空间分布看,2014年新疆14个地、州、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度存在地域差异性,表现为北疆优于东疆,南疆最低.  相似文献   

19.
以2001-2013年新疆旅游收入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首位度,对新疆15个地州市国内及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国内及入境旅游发展很不均衡;(2)新疆15个地州市国内旅游规模差距较大,国内旅游规模分布过度集中,但也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国内旅游竞争较激烈,竞争力优势明显的是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竞争力下滑明显的是喀什地区;在入境旅游规模方面,新疆15个地州市差距大,集聚化明显,但有扩散的趋势,入境旅游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竞争力优势明显的是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哈密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竞争力下滑明显的是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喀什地区;(3)新疆国内及入境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由集中型分布向首位型分布演变,入境旅游规模呈首位型分布,但有向集中型,甚至分散型演变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整新疆旅游规模结构失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年际变动指数、市场竞争态、位序-规模分布、地理集中指数、首位度等指标及其理论,对2001—2014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外国和港澳台市场的规模均不断扩大,但2者的年际变动幅度均较大.外国市场规模持续高于港澳台市场,呈现"倒二八"结构.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和德国在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趋于合理,但首位国家的顶端优势呈现强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