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家张宇以男性的视角完成了对女性史的书写,《疼痛与抚摸》对女性承受的苦难的描写和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不遗余力,为我们研究和考察中国女性史提供了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翻译史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纵观翻译史论著,不难看出男性在翻译史上雄踞统治地位,迄今尚没有关于女性译者的集中且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我国近代女性译者群体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分析我国目前关于女性翻译史研究的现状和根本问题,指出我国目前对女性翻译史的研究要从寻找科学的理论支撑、重视史料收集、拓展和使用合理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3.
女性阅读史是整个人类阅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性阅读史的考察也可反映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脚步.中国的女性阅读史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渐成趋势.就近几年国内女性阅读史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深度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以期展现国内女性阅读史研究现状,推动女性阅读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5.
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可以判断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鲁迅《伤逝》的子君、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安宁《试婚》的宝贝的婚恋史,构成了一部女性争取独立的艰难史。在女性争取独立的征途中,既需要女性提高自身素质,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也需要社会做出很多改变。  相似文献   

6.
章长城 《龙岩师专学报》2001,19(4):57-59,66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8.
吕思勉的妇女观表现在:重视妇女史和婚姻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各民族早期的母系社会和妇女地位;批判旧的妇女观,倡导注重妇女内在品质的新妇女观;在相关的文学创作中,展示新女性形象。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形成的原因有:清末民初"史界革命"等新思潮的影响;妇女解放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江南女性文化水平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的现实;其家族女性多才华出众者。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社会史、妇女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一书融合了女性主义的视角、后殖民文化研究的立场和解构的、叙事学的方法,将文学解读之中向来被遮蔽住的“性别意识”揭示了出来,细致地梳理出一条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生成史与变迁史,同时也细致分析了文学创作之中有意无意的性别意识在文学形象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性别-科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成为性别研究的热点.恢复女性在科学历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探讨科学女性的职业状况及女性在科学领域内相对缺席的原因,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中国很多知名女考古学家均已高龄,对她们展开口述史研究已迫在眉睫;抢救她们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能为随后的考古学史和妇女史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女考古学家在新中国考古学领域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成长环境、工作状况、学术地位及成果影响等方面,对老一辈女考古学家展开抢救性的口述史整理研究工作,对中国考古学史及“性别一科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期特推出由孟欣、章梅芳于2011年5月6日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女考古学家叶小燕研究员的访谈,分享了女性从事考古事业的亲身经历与体会,这将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份难得的口述档案.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历史剧塑了许多动人心旌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这些女性形象既异彩纷呈,又被高度心灵化了,既具有女性特征,又富有英雄气质,既有作者的影子,又贯注着时代精神,她们一会我们表现着历史,一方面又为我们照示着未来,显示出美的深永魅力。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与《左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两部历史著作,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中国早期女性形象的记载也大多留于此。但不论从形象塑造内容、人物塑造方法,以及各种形成原因等方面来看,二者都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反叛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是她们的精神内核。她们共同造就了丁玲小说的创作成就,并以自身的个性特征给丁玲小说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文学中女性形象类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作用及角色,可将中国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五种类型:既有人类历史与英雄的缔造者、智慧的象征者,也有爱情的追求者和旧婚俗的反叛者、命运的受难者和艺术的创造者,以及恶毒与妖魅的化形等。进行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类型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民间的妇女观认识,而且对于人类生活共有的女性原型意象的把握以及推进女性学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性别研究角度看,投影在文学艺术中的有男权话语也有女权话语,还有两种性别话语彼此扭结、共存其中的“性别复调话语”。透视历史上的“凰求凤”、“人神恋”文本,对于研究者从深层次上把握作为文字叙事模式的“性别复调”,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与审美的雌柔特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立足东方语境,从性别文化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注意到其在数千年发展史上起源古老又传承不衰的雌柔气质及其审美显现。对这种尚雌贵柔的气质,可以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层面和多方位进行历史与逻辑的双重解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17.
神话的史前史虽不是历史,但能够帮助我们解释我们有关的环境、邻人及习俗的流行态度。在前现代世界中,神话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帮助人们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而且还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区域。神话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指向历史以外,指向在人类存在之中无时间的因素,帮助我们超越随机性事件所形成的变动不居的无序状态,让我们窥见现实的内核。  相似文献   

18.
历史人类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人类学即人类学的“历史化” ,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历史。历史人类学强调文化的历史向度 ,强调历史的多元特征、历史的文化解释和记忆对于历史制作的重要性。历史人类学的意义在于指出一些主流的历史决定论自身的历史缺陷。从历史人类学出发对具体个案进行重新解读 ,使他们有可能赋予历史过程本身一定的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7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洪学智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共党史观。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党史基本观点——对党史、对一些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等的论述和评价;包括党史研究功能论——研究党史、写好党史的重要意义;包括党史研究方法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原则。认真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党史、客观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传播与版权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研究版权史的必要性是“以史为鉴“。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版权史的研究,其中可作为今天“网络时代”借鉴、参考的内容更多。版权史书可以使读从史料及史料的选择、评论中,认识我们过去未曾认识的许多问题,至少使我们在数字时代版权研究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