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引言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优良品种有东魁杨梅、荸荠种、大乌杨梅、二色杨梅等,我县从2000开始大面积种植东魁杨梅,2006年长汀县种植杨梅面积达10600亩,采摘面积2000亩,产量达100吨,占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的8.9%,是我县种植大宗水果之一。东魁杨梅,其色泽艳丽,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果实除供鲜食外,最宜加工,制成的糖水罐头,果汁、果酒及蜜饯等,颇受欢迎,产品远销省内外、日本等地。杨梅是喜温暖、较耐寒,喜湿耐阴,怕高温炎热的常绿果树。长汀县属山区县,丘陵、小山包较多,较适宜种植,本文通过对杨梅生长气象条件与长汀气候特点的关系的探讨,提出如何做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而获得优质、高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科技结对枫树湾“栽种面积96万亩,年产量30万吨。”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日前在青田杨梅推介会上高调宣布,“杨梅已经成为浙江省仅次于柑橘的第二大水果。”然而在这个红透浙江的6月杨梅潮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丽水市莲都区枫树湾村这个绵延在括苍古道上“杨梅仙子”。枫树湾村目前共有农户191家,总人口517人,山村总面积4700亩,种植杨梅面积达2400多亩,投产面积1600亩。据统计,上年仅杨梅一项,户均收入5000元,是该村经济发展的支柱。近年来该村对原来老品种水杨梅和黑炭梅进行了高接换种,目前已有70%嫁接成优良新品种东魁杨梅。说它是仙…  相似文献   

3.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是我国特产水果。它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南沿海及江南湖泊、江河沿岸的丘陵山地,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均有出产。特别是浙江因气候温和适宜于杨梅生长,栽培面积、产量、品种和品质都居全国首位,1986年全省栽培面积为33万余亩,产量3.8万余吨;1987年栽培面积发展到46.1万亩,预计近几年内产量还将大幅度增长。我省栽培的杨梅品种主要为荸荠种,此外还有乌种、荔枝种、粉红种等。杨梅果实酸甜可口,颜色鲜艳,为深受大众喜爱的鲜果  相似文献   

4.
杨梅为我国特产果树。在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普遍栽培,果实初夏成熟,色泽艳丽,果肉甜酸俱备。风味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果树经济林发展中建立不少名优杨梅基地。至目前为止,不少果园已进入盛产期。据多年观察和了解,不少经营者对杨梅果园管理较为粗放,存在果树结果大小年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形成连年稳产丰产,影响果园经济稳定收入的的问题,为此。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克服杨梅结果大小年的丰产栽培管理进行了探索。现将主要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以供杨梅栽培经营者和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鹤牌杨梅以盛产大果形的绿色东魁杨梅为主。是浙江省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之一。在青田县委、县府及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政策扶持下,在省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通过产学研结合,以课堂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用“科技助手”带动农民搞好杨梅生产,使山鹤牌杨梅真正成为青田县“三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山鹤牌杨梅与全省各地一样,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投产基数和产量的成倍增长,杨梅果品的质量安全、杨梅保鲜、深加工等诸多问题也将接锺而来。  相似文献   

6.
杨梅,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2米以上,果呈圆球形,直径1—1.5厘米,果熟于初夏。果肉由多数襄状肉柱组成,无果皮。果核椭圆形或圆形,坚硬。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有白、红、紫等数种。多汁液,味甜或酸。据分析,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5毫克。而按果实干重量计算,氮、磷、钾、钙和镁分别为1.01%、0.015%、0.85%、0.03%和0.077%。杨梅在我国南方各省普遍栽培,其中以我省最多。与其他果树一样,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为减少经营损耗,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现介绍杨梅的一些加工方法: 1.糖水杨梅 (1)加工过程及要点  相似文献   

7.
大华山镇地处北京市平谷区北部,是个半山区镇。全镇共20个行政村,5600户,18600人。镇域总面积14.4万亩,其中,山场面积9.3万亩,生态林面积5.37万亩,果树面积(含山地果树)5.8万亩,桃园面积3.7万亩,全镇林木覆盖率达84%。  相似文献   

8.
杨梅是我国南方良好的经济生态树种,著名的特产果树。它不仅树姿优美,四季常绿,栽培容易,是绿化山地、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而且果实初夏成熟,色泽艳丽,风味独特,倍受消费者青睐。因而,种植杨梅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杨梅的经济价值杨梅树性强健,易于栽培,经济寿命长,生产成本明显比其他水果低,因此,被人们誉为“绿色企业”和“摇钱树”。主产地浙江余姚、慈溪的荸荠种杨梅,嫁接苗如栽培得法,一般4~5年即可挂果,8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量50~80公斤,大树株产高的达300公斤,最高达到500公…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葡萄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份左右。采果后正值高温季节,营养生长旺盛,影响花芽分化。常规管理的方法是反复摘心,剪梢。既费劳力,又浪费树体养分。为合理利用树体营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特进行了葡萄二次结果试验。  相似文献   

10.
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比乔化栽培密度增加一倍到两倍,亩株数达到80~110株以上。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树体矮小、管理方便、经济利用土地、单位面积效益高等特点。现将适合乌兰察布地区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桐屿街道地处台州市"绿心"中心地带,山林面积达535ha.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有限的森林资源显得尤为珍贵.但是民俗用火频繁,火灾隐患不断.为了确保桐屿的森林资源不受损失.桐屿街道通过开辟不同宽度防火林带,林带边上种植木荷、杨梅、枇杷等宽叶、林、果树,既起到防火作用,又有经济收入,是一项防火、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潘兰贵  徐高福  余梅生 《科技资讯》2009,(2):226-226,228
杨梅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经济树种,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为杨梅发展奠定了基础。千岛湖杨梅具有40年余年人工栽培历史,除作为水果基地外,还在生物防火林带、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开发旅游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总结千岛湖区杨梅生产经营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千岛湖发展杨梅的优势与作用,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提出了杨梅经营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孔繁华 《科技潮》2009,(4):40-40
目前.昌平区新建设施农业面积9000多亩,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9万亩。另外,在西部4镇及水南路两侧正积极建设占地1000亩的百合产业聚集区,已建成百合温室808栋.其中已种植266栋;在北部百里山前暖带沿线建成苹果产业带,新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树面积9400亩:在东部6镇规模建设占地3.2万亩的草莓产业区,草莓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  相似文献   

14.
1976年9月,全国在“北方苹果会议”上,确定我们铜川市为苹果发展基地。从那以后,我们村的果树经济不断发展,全村果园面积由过去的200多亩扩大到700多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苹果的储存由原来集体形式变为果农一家一户的家庭储存。于是,庭院式果库随之建立起来,由此也出现了果库性能、储存效果不一,以及管理等问题。什么样的果库比较合理,有利于果实保鲜?如何管理才科学?我把这些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15.
《杭州科技》2002,(1):47-47
“万亩山林综合开发示范”为杭州市科技局立项的1999-2000年星火项目。其依据主要针对目前山林开发单一、综合效益低下这一现状,加强山林的综合开发,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的目的。 该示范区位于萧山区所前镇,面积1.08万亩,其中原有杨梅为主经济林8280余亩,占总面积的76.7%,亩产值1300元,总产值1400万元。计划通过实施该项目(二年)后,经济林面积达到92%,良种覆盖率达到90%,亩产值达到2000元,总产值2160万元以上。在2000年底,该项目顺利完成,示范区内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6.
杨春  马骥 《定西科技》2005,(2):35-35
我市日光温室生产不但加快了“菜篮子工程”建设速度,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淡季供应问题,二00四年全市日光温室生产面积15309亩,蔬菜面积13368亩,花卉面积1647亩,种苗繁育147亩,养殖142亩,果树栽培5亩,日光温室总产值达到15721.96万元,纯收入10008.22万元。日光温室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日光温室生产范围已从种植业拓展到养殖业,温室类型增多,建造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这样才能提高日光温室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枣树原产我国,是我国最具特色优势的果树之一和第一大干果树种。目前,除黑龙江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总面积近200万hm~2,年产量540多万吨,约占全世界的99%。枣树也是天津市主栽果树树种之一,在天津地区的栽植面积为1.87万hm~2,主要分布在静海、大港等滨海地区,常见的栽培品种有金丝小枣、冬枣、马牙枣等品种。栽植面积约占天津市果树栽植总面积的34%,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根癌病属细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瓜类等,其中以桃树、李树、苹果、梨等危害极重,严重的造成绝收毁园。147团葡萄种植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05年建园起,现种植面积达8955亩,其中鲜食葡萄5000亩,主要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柑桔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我国是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据史书记载,唐代以前江苏省太湖地区已利用小气候条件栽培柑桔,并以产桔著称,《唐书地理志》有“苏州、杭州、温州土贡柑桔”的记载。解放前我省仅有桔园2000多亩,解放后有了较大的发展,1979年全省柑桔的经济栽培面积为2.258万亩,总产达30万担。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我省的桔区主要分布于太湖沿岸的低山丘陵地区,而以吴县洞庭山最为集中。近年来苏北  相似文献   

20.
阐述果树设施栽培的生,环境因子调控,树体综合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