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10多年来,在对脉管机进行了详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于1989年提出了“双向进气脉管制冷机”的新结构,采用此结构使制冷温度达到了42K,创当时单极脉管制冷机最低制冷温度的世界记录.脉管制冷机属低温技术,其理论基础为工程热力学.脉管制冷机没有在低温下工作的部件,可靠性高,主要用于航天器或飞行器中红外探测器和电子元件的冷却.(1)运用工程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原有脉管制冷机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存在着“不制冷分量”的机理,并提出了减小“不制冷分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斯特林制冷机用于制冷温区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复合型的低温制冷机型式-脉管型斯特林制冷机,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制冷机理和性能,同时展开了实验研究,与单一的斯特林制冷机进行了性能对比,得出了有益的结果,脉管型斯特林制冷机用于245K以上温区较单一的斯特林制冷机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闭式气体膨胀循环——绝热膨胀-放气回热式制冷循环,或者称改进型G-M循环,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具有Gifford-McMahon(G-M)循环制冷机的结构简单、无维修运转周期长、振动较小等优点,而该循环的效率比G-M循环高。与G-M制冷机相类似,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也可以做成多级。本文叙述了循环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及新循环与G-M循环的性能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供制冷机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对小孔型和双向进气型脉管制冷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揭示了制冷机内部的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动态特性.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制冷机内部各点的压力、温度、质量流率等参数的瞬时变化情况及整机的制冷系数,并得到了制冷机各部件的yōng损失及整机的yōng效率.计算结果表明:针对所研究的脉管制冷机从小孔型到双向进气型的改进使得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从0.091提高到了0.108,yōng效率从25.04%提高到了29.95%;回热器和小孔阀是制冷机中产生yōng损失的主要部件.分析结果为脉管制冷机的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5.
导出牛顿定律系统不可逆卡诺制冷机在给定制冷率时的最小熵产率,基于最小熵产率对制冷机的工作性能作了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为实际制冷循环的工作参数合理选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类接近实际的不可逆斯特林制冷机模型,研究了在一般传热规律下,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性能,导出了制冷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并讨论了热阻、热漏和回热损失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不可逆三热源制冷机抽象为一个不可逆二热源热机驱动一个不可逆二热源制冷机的联合循环,烯后应用二热源循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导出其最佳制冷系数与制冷率之间的 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内可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热漏对卡诺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热漏的影响,可使制冷机的最佳制冷系数与制冷率间的关系与实际制冷机的观测性能相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适用于液氦温区的双级G-M制冷机的数值模拟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实际气体性质,磁性填料的变物性,阀门的配气特性,回热器的空容积及气体和填料的耦合换热,一、二级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综合模拟了双级G-M制冷机的工作过程.计算所得的参数变化规律合理,与实验相比,计算结果比较满意.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热电制冷装置在船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高效多晶体半导体的出现以及获得高优值系数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热电制冷的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在船舶上的应用。介绍了热电式制冷元件的热电特性,制冷原理和热电多制冷机在船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文献中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讨论场协同原理在脉管制冷机性能分析中应用的情况,说明迄今为止三代脉管制冷机性能的改进都可以用场协同原理得到合理的解释。最后给出了应用场协同原理改进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实例以及作者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单片无线收发数据传输模块PTR2000,并给出其在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最佳脉管长径比优化设计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脉管制冷机中脉管的一个重要参数-长径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脉管存在一个最佳长径比,在该长径比下制冷量最大。最佳长径比随着结构以及运行参数(频率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一台频率为17Hz的串联脉管制冷机进行计算,发现脉管最佳长径比为9.0。  相似文献   

14.
半主动控制液力悬置的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开发了一种阻尼可调式半主动控制液力悬置,通过调节惯性通这截面积可以改变减振器动刚度和滞后角的峰值发生频率和最大峰值的幅值,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动特性的目的,双层隔振实验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激励幅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惯性通道的截面积可以在各种激振频率下得到最佳的隔振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实时调节减振器的惯性通道截面积,从而达到最佳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5.
PTR2000及其在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片无线收发数传MODEM模块PTR2000,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给出其在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The influence of the sidelong heat transfer on the PTR signal is discussed. The typical effect is to reduce the phasedelayof the PTR signal when thermal waves extend to the sideface.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which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e, is put forward. Comparisons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one-dimensional model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微型计算机连接纸带输入机的总线接口.重点叙述了从微型机输入/输出信号及外设的外特性出发,在综合考虑信息交换方式的基础上,确定接口硬件的设计思想.对具有特殊要求的气象数据纸带管理软件的开发,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 TRS-80机上进行了具体方案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为获得内河航路交汇区域船舶通过能力,引入排队理论,研究船舶到达规律、排队机制、服务机制,建立基于单重休假规则M/G/1排队系统的交汇区域船舶通过能力研究模型,获得交汇区域船舶通过能力基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单艘船舶通过交汇区域所需时间越长,等候通过的船舶数量越多,船舶排队长度越长;当交汇区域船舶排队长度趋于无限长时,该处船舶通过能力仅由该区域服务能力决定.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比较证实了单重休假规则M/G/1排队系统模型的可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