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2,(17):51-51
很多女人都认为自己足够了解男人,事实并非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男人是世界上最会伪装的动物,他在表面上呈现给女人的形象,永远都不是真实的。再怎样亲密的爱人面前,男人都会带着一副"面具"。当然,这个"面具"并非全指贬意。大多数时候,他们伪装的动机只是为了搏得女人的好感,给她们留下一个好情人的印象。男人的内心世界,有一扇门,女人  相似文献   

2.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每个人都有一副“人格面具”,这副“人格面具”是人经过对自我人格的伪装向社会展示出来的。在这些“人格面具”里,尤以两性人格面具最为有趣。一个人拥有一副“人格面具”,往往是为了给人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9):20-20
女人进入不惑之年后。身体机能开始逐步走下坡路,“性趣”也明显不如从前。很多女人会因此感到不安甚至痛苦。专家表示,女性应接受身体机能和欲望可能“不如年轻时”的事实,并积极通过推拿与食物调养等方法促进性能力。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是极少数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面具起源很早,在1268年便出现禁止穿戴面具的官方文件。盖因当时穿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9,(17):21-21
在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眼中,年龄不是性爱的限制,“只要你愿意,无论到了多大年纪都可以享受到最美好的性爱。”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中老年妇女都过着“无性生活”。以往人们会解释说,这是因为绝经后阴道干涩、照顾家庭等原因剥夺了女人的性欲,但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发表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6.
在马尼拉,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农妇很擅长制造谣言,村里一半的争吵,都是因她不停地搬弄是非而引起的,挑唆别人不和是她最大的乐趣。一天,这个女人突然病倒了,试了各种药物都不奏效。实在没法子,她向村里的医生求救。医生的诊断很简单:“你平时好造谣生事,这是神在惩罚你!”“你要对一生中所造的谣,衷心地忏悔。”医生说,“祷告9天,身体恢复到可以走动的时候,去找一大包鸡毛,然后往每家每户门前的台阶上都放一支鸡毛。这些都完成后再来见我。”村妇虔诚地按着乡村医生的指示祷告,果然到了第9天,身体恢复得可以出门走动了。她带上一袋…  相似文献   

7.
“科技 :天使抑或魔鬼”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但又颇具误导性的话题。它马上使人回想起两百年前卢梭写给法兰西科学院的著名征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正是它首次为科技戴上了魔鬼面具。对于经历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现代人说来 ,这是一张既令人惊惧又令人迷醉的面具 ;当“小男孩”核弹飞临广岛之时 ,魂飞魄散的人们无疑看清了那面具背后使人颤栗的死神 ;而当享受空前繁华富足之际 ,沐浴于科技阳光下的人们 ,又难免轻信该面具后躲藏着一位令人倾心的天使。其实 ,科技既非魔鬼 ,也非天使 ,但亦非凡夫俗子。本质上 ,科…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20):22-23
生活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河谷中的尼瓦尔人,至今保持着一项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纪录——部族中从来没有寡妇。为了拥有忠贞的爱情和永不中断的婚姻,尼瓦尔女人在幼年时会嫁给名为“贝尔果”的坚果。  相似文献   

9.
德国下萨克森省有一个“打鼾博物馆”,专门向世人展现千奇百怪的打鼾轶事以及古往今来对付打鼾的独门绝招。其中,就有防止张嘴的,有着百年历史的“防打鼾面具”面具,  相似文献   

10.
放在十年前,北方人读作一声的“作”大致形容的就是“找死”、“缺练”。可自打张抗抗这个“像女人一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女人”写出了小说《作女》之后,人们似乎突然之间对于“作”和与“作”相关联的人的态度发生了大逆转,做一个“作女”渐渐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一种标榜。除了瞎折腾,自不量力之外,“作”字更暗含了躁动、自由、冒险、执拗、颠覆、勇气、幻想这些个暧昧不清又不乏赞赏的个性意味。像“作女”一样生活虽不是大多数女性的终极愿望,但却是许多女人最赤裸的生活原态。3月底,一部由小说《作女》改编的同名电视…  相似文献   

11.
“维多利亚的秘密”是全球最顶尖的美国内衣品牌,它拥有超过1000家连锁专卖店,年销售额高达28亿美元,全世界的年轻女士都以拥有一件“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为荣,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手握这一全球女人最高“密码”的居然是一家名为维珍妮的深圳内衣企业。  相似文献   

12.
好色是人的天性,男人如此,所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佳句,女人亦如此,因而今天的成语词典里有一条“看杀卫王玠”。论好色的本事,历史上因此出名的女人比比皆是,比如南北朝的山阴公主一次就向她的皇帝大哥要了三十个男宠,著名的贾南风更是玩一个杀一个。  相似文献   

13.
以4E为代表的新一代认知科学,尽管它们在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上结成同盟,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张力往往被忽略。这种张力典型地表现在身体的作用上,由此展开了在“身体中心主义”和“延展功能主义”之间的争论。而实用主义的理论资源,特别是杜威的“情境”和“有机体-环境”概念则为上述争论提供了一个更为综合的解决方案,即发展出一种“生成的功能主义延展”。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西游记》里有个“女儿国”。可如今,湖南省郴州市坦水岭组也有了一个“女儿国”。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从1957年起,坦水岭组的女人就只生女儿了,只有一户人家1987年生了一个儿子。据了解,生儿子的那户人家,老婆是从外乡嫁过来的痴呆女人。奇怪的是,这里的女子嫁到别处就能生儿子,但外面的女子嫁到坦水岭来,除了前面说的一个例外,生的都是女儿。现在,坦水岭的年轻女子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岭上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女多男少,很多农活都干不了,这里的人生活都不是很富裕。据说,曾经有3个男人倒插门上了坦水岭,但是“嫁”到这里的男…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普遍处在高压力的状态下。虽说适度的压力是一种“生活的刺激剂”,但过度的压力常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所谓“过犹不及”,若压力处理失当,更会招致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6,(15):50
男人不理解,女人为什么能从自己的肉体折磨(掐、拧、捏、咬)获得那么大的快感?据心理学权威统计:被爱过的男人的身体上留下的牙印和掐痕几乎为百分百。统计表明,一半以上的女子精于此道并乐此不疲。如果你是个例外,有理由怀疑你是否被人真正的爱。Q:心理学的虐待是一种什么概念?A:任何虐待都不是单方面的身体侵害,还需伴随精神的歧视。本文涉及的内容都不属于虐待的范畴。Q:女人这种喜欢掐人咬人的现象算是一种虐待心理?A:还不如说是一种爱和快乐到了极致的投情,当然也不排除有潜在的占有欲和攻击欲。Q:这种虐待心理在女人中很普遍吗?A:…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2,(17):23-23
众所周知,大部分女人都会受到每个月生理期的困扰。身体的不适,导致了其情绪上的波动,就乱发脾气了。所以,当女人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时候,男人总会说她生理期又到了。  相似文献   

18.
张洋 《科学大观园》2009,(13):18-19
“美丽是由内而外的”这句道理每个女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怎样去“以内养外”,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其法。中医美容的复兴,使这些有了可以解释的理论:人体的五脏一旦出现问题.会表现在脸上、皮肤上。而气血的盛衰和运行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容颜状况,关系到女人一生的美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6,(13):62
老爸说他小时候没受过性教育。爷爷在老爸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老爸是独子,跟着奶奶长大。奶奶是保守的人,一直到今天,只要电视上出现太亲昵的画面,奶奶就会走开,所以老爸更不可能从奶奶那儿得到性教育。“即使有,也是错的!”老爸对我说“,小时候,我问你奶奶,女生为什么没有小鸡鸡?你奶奶说女人本来是有的,因为得罪了秦始皇,统统被割掉,从此就成了女人!”一直到很大,老爸都认为女人是秦始皇造成的。他很痛恨秦始皇,不但焚书坑儒,还割女人的小鸡鸡!食色性也大概就因为老爸没人问,所以性教育都是“自修”的。他看过很多这类的书,学理一大堆,无…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化身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社交、游戏、商业等活动,人类会有两种身体:真实的身体和虚拟的身体。这给传统的心身关系问题带来挑战:人类是否最终会离开身体的“牢笼”,以化身的形式在元宇宙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缸中之脑”思想实验与幻肢现象的哲学论证和经验数据表明,即使人类最终的归宿是进入虚拟世界,虚拟的身体仍然要以真实的身体为其奠基,两者之间通过技术的具身化和身体的虚拟化过程与意识主体共同生成。一方面,元宇宙技术及其重塑的社会文化、社会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了人类的知觉能力,拓展了身体的边界;另一方面,身体以化身作为新形式而走向多元化,使主体在更广阔的情境中呈现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