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妇女缠足作为一种陋俗,使一代代妇女为之致残,其时间之久、地域之广、遗害之大、移风易俗之难,使之成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特殊历史现象。缠足始于五代,盛行于元代,但古代壮族劳动妇女皆不缠足,崇尚跣足。农庚尧的《村女赤脚行》把壮族妇女天足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拥有天足的壮族妇女不仅是家庭劳动力的半壁江山,而且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2.
杜博 《科技信息》2013,(12):305-305
<正>一、历史原因从古至近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女性要遵从"三从四德",到了明代三寸金莲更是成为了女性美的一种标志,缠足成为了当时女性的一种新时尚。自此女性的活动范围就更加的有限了,而缠足也成为了当时限制女性外出,把女性更多的禁锢在家中的一种新手段。我国历来是宗教自由的国家,宗教文化对女性以及女性的体育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宗教信仰、民族传统总是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体育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宗教与民俗的各种影响。宗教和民俗在很多方面对体育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这种积极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同时我们看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偏远地区,受到宗教和民俗的影响女性极少参加体育活动。例如: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民,由于其宗教禁止女性在男子面前暴露身体的任何部位,而恰恰女运动员的衣着严重违反了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3.
自宋以来,缠足的盛行,不仅摧残妇女的身体,更钳制其精神。在详细分析缠足盛行以及渐而兴起的反缠足运动原因基础上,以1917—1923年的山西为例,对阎锡山关于缠足的认识、其反缠足的做法以及反缠足所带来的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从社会治理方面对阎锡山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1928年河北省政府正式成立后,采取了多项措施从事剪发放足运动,但因蓄辫缠足由来己久.积重难返,工作进展缓慢而艰难。尽管如此、此场运动对于消除蓄辫缠足陋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国人一般知晓"不缠足运动"始于清末的康梁戊戌维新变法,其实早有渊源。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历届政府都有论述缠足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虽然政策之间稍有区别,但宽泛看来都是从国是维度考虑缠足,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权服务的。当然,"不缠足运动"也是中国逐步走向文明、人性解放、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浅谈汉乐府的社会影响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钰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6):135-136
在音乐史上,汉乐府是以一种音乐机构而存在;在文学史上,它成为一种诗体的代言。无论是从社会影响,还是历史作用上来看,汉乐府对于中国音乐文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7.
论福建客家服饰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服装的款式和材质、服饰色彩、妇女的下装、发型和缠足等方面入手,将客家服饰和闽南服饰、畲族服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客家服饰与畲族服饰有许多颇类似之处,而与闽南妇女服饰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型和是否缠足上,同时客家服饰还展示出其简朴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礼教对中国妇女残酷迫害长达2000年之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率先提出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与男子平等,废除买卖婚姻,废除缠足等许多解放妇女的政策,使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广大妇女从封建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孙诒让是一名经学大师,同时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和一位致力于妇女解放的实干家,他首创中国不缠足会,在浙江兴办女学的业绩,都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至今对当代社会的妇女问题仍育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弓鞋”是我国传统服饰特有的一种鞋子,是与中国旧时缠足妇女足部相匹配的服饰品。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问服饰传习馆所收藏的各类传世品为研究对象,对弓鞋进行造型分析、适用功能性分析、艺术功能性分析和社会功能性分析,充分分析它以时代审美功能性为主、实用功能性为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平南牛歌戏作为广西地方戏剧的一种,近年来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出现繁荣景象。其中必有其存在价值及意义。作为一种地方乡土戏剧,它有其自身的内容和特点。本文试从资料收集入手,整理出平南牛歌戏的具体内容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并以之作为广西地方戏剧文化材料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媒介女性形象研究自从国外传入国内就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批评类别。经历10多年的发展,该类研究虽为国民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但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严重的“女权意识”倾向,与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极为相左。为此,我们认为女性主义批评者在研究创作时理应结合当下和谐文化,力求解除男女两性彼此之间的对立与对抗,使男女两性走向平等共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一直备受关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回顾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求女性新定位”,“建构女性内心世界”。女性文学写作方式有欲望化写作、超性别写作、个人化写作、颠覆化写作等。这些发展历程和写作方式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折射、个人意识的宣泄和对社会现实的回避及个人独立自由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妇女杂志》是20世纪早期以女性读者为主的代表性刊物,贤母良妻主义最初由晚清维新派人士提出,《妇女杂志》于此多有阐发。贤母良妻主义实际上是由传统的贤妻良母思想发展而来,是男权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女性的重塑与观约,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理想化的苛求,并由此产生了一批苍白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张四保  梁建中 《江西科学》2009,27(3):379-383
梅森素数是一种特殊的素数,有效地搜索梅森素数一直是当今数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由于其在正整数中的分布时疏时密,且计算具有指数复杂性,2300多年来人类仅发现46个梅森素数。随着互联网与分布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网格技术的GIMPS国际合作项目为梅森素数搜索工作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其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介绍了基于网格技术的梅森素数搜索的相关理论及算法,并介绍了GIMPS这一国际合作项目所采用的网格技术。  相似文献   

16.
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上一种抗瘤谱广、有效率高的抗代谢药物.它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缺陷是服药有效剂量与中毒量相近,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也较严重.提高5-FU的选择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已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对近年来已研究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进行了综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生死场》中的女性人物在语言表达方面处于压抑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男权制下女性话语权的被剥夺,在于女性的第二性地位。这种女性语言是女性的身体经验和心灵历史的折射,作为小说的叙述策略具有否定男权制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人权保障的重视,非法证据的采信问题逐渐被司法界所关注.排除非法证据虽然可能造成客观真实的失落,但却为树立权利保障观念、正当程序观念提供了一种保障.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完善该规则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非文本的口述有文字表达所不及的优势 :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 ,包括大量直觉。它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口述史要靠操演来复现和传承 ;口述史的操演是一种“立体的”社会记忆。口述史不分男女 ,都可以当讲述者和听众。口述史能够拒绝语言强势 ,可以用各种语言操演 ,其听众既可以是权贵 ,也可以是“贱民”。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国普遍很高并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健康,使其成为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仍然没有一致的结果。本文通过对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的循证研究,探讨亚健康的形成因素、评估和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