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正> 干旱是我国北方地区影响农业高产稳产的最大气象灾害。我省地处北方半湿润易旱区,淮河以北易旱土地面积二亿二千二百多万亩,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8.7%,大部分是我省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山区和中低产地区。从时间上看,我省北、中部一年中常有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发生。春旱期间无透雨持续日数多年平均为58.2天(新乡)、61.4天(辉县)、最长的达72天以上,这样的干旱年份,豫北各县都是不到二年就出现一次;初夏旱一般1—2年出现一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小麦产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我省粮食生产局势,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全局。省委、省政府提出,1990年我省小麦总产要达到200亿公斤,这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近三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比较缓慢,全省人民对比极为关注。为了促使我省小麦生产尽快登上一个新台阶,有必要对近几年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一、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3.
<正> 旱地农业也称为雨养农业,是指水资源不丰富,或利用有困难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不靠灌溉,而是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充分提高自然降水的生产效率,达到稳产、高产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并不是非灌溉农业的总称。一般仅指年降水量250到750毫米的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水分比较充足,从事农业一般没有干旱威胁。这类地区的雨养农  相似文献   

4.
<正> (一)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省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认南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经济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生产极积性,一九八○年全省夏粮和生产在长期干旱、春季低温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袭击下、又取得了好收成。夏粮生产的实践再次证明: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中的一大优势,全省各地都适宜种植,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历年总产量都占全年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抗灾能力强,经济价值大,商品率高,小麦商品粮占全省商品粮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  相似文献   

5.
<正> 烟草行业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85年我省16个卷烟生产定点厂创工业总产值15.5亿元,产卷烟316万箱,销卷烟306万箱,实现税利13.1亿元;全省烟草系统收购烟叶893万担,我省卷烟的产值、产量、销量、税利和烟叶资源均居全国之首。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比较重视烟草行业的发展,生产能力迅速膨胀。85年全国1471个卷烟生产定点厂年生产能力为2600——3700万箱(前者按两班生产计算,后者按三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从南到北分布有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太行山四大山系、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7.2%,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41.7%,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3.8%。林业用地占全省林业用地的94.3%。我省山区从南到北横跨两个气候区、地貌类型多样,物质资源丰富,不仅是我省农、林、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我省主生态系统的所在地。山区  相似文献   

7.
<正> 省农垦局和河南农学院的科技工作者,经过两年努力,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广泛调查,基本摸清了河南田间杂草(包括果园)682种,隶属于348属,87种,并在麦田、稻田、秋田、果园内采集主要杂草标本334种、5400份。为防除杂草危害、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农田及果园近七千个样方的深入调查,首次弄清了我省农田杂草的分布状况,并对我省麦田和秋田主要杂草的物候期等进行了细致地观  相似文献   

8.
<正>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玉米。据90年统计,全省水稻面积为650-700万亩,年产稻谷为28亿公斤,平均单产为400公斤。按省“八五”规划,到1995年末水稻面积发展到800万亩,单产提高到800公斤。但是,我省水稻种植方式落后,因此,稻区农民要求实现以插秧机械化为主的生产机械化。据90年统计,全省插秧机保有量为31部,机械插秧面积几乎为零。与兄弟省相比,差距太大。本文根据河南省近十多年来对机插为主的引进试验,机械化现状,提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 河南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了把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及整个经济的优势,探讨如何发展食品生产;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全省粮食系统的食品生产、科研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其中50个厂进行了分析研究。我省食品生产的特点及现状食品生产具有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好等特点。1985年省粮食系统各类项目总开支49069万元,用于食品方面的资金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共中央1986年1号文件提出:“各地,首先是县一级,要继续做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做好社会经济调查,制定本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全面振兴地区经济”。根据这个指示精神,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6年在全国选择了20个县进行试点,先走一步。我省唐河县和灵宝县为国家试点县。已经按要求完成了任务,为本县今后的综合发展绘制了蓝图,为全国全省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经验。河南省人民政府今年又确定我省29个县开展这项工作,其他县市和地区一级正在积极准备,也将在以后陆续开展。制定综合发展规划,是实现领导科学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 玉米是我省重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亩以上,产量占秋粮总产的50%左右,不少县区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栽培技术的优化,单产、总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千亩亩产500公斤;万亩亩产400公斤和小面积亩产7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但就全省而言,玉米产量仍是中低产水平。近几年来,玉米单产一直在225公斤左右徘徊,这与我省的自然优势和生产条件不相适应,没有发挥玉米高产的潜能。玉米是个四碳作物,具有生育期短、光能利用率高、肥水效应显著、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它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饲料之王,而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江白莲”是一个速生高产优质的优良藕种,主要产于我省信阳及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它肉质脆嫩,色泽鲜白,为城乡人民所喜食;同时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栽培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一般的土质只要有水源条件,加之适当的栽培方法,很易引种成功。我省广大农村荒沟废塘、低洼易涝地面积非小,长期荒废闲置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如果开发利用起来,推广种植“长江白莲”藕就可变废为利,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我们于1988年春在确山县古城乡对该品种进行了引进示范,近年来又先后在确山、正阳等县低洼易涝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种植,每亩莲藕产量一般都在1500—2000公  相似文献   

13.
<正> 自前两年提出我省农村能源问题的严重性以来,已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全省上下也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从全省来看,农村能源数量不足和能源利用不合理的状况至今没有改变。全省农村除生产用能缺口很大以外,仍有四分之三左右农户每年缺烧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而且大多数地方还在继续沿用热效率低、燃料浪费大的旧式柴煤炉灶。一些地区挖草根,拾牛粪,以致滥伐林木的现象有增无减。如果由此  相似文献   

14.
<正> 配(混)合饲料的生产,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新兴的一个行业。它的发展,将对我国多年的传统饲养方式进行变革,对改变农业结构、发展养殖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良性循环,起重要作用。 (一) 1979年以来,我省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对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已初见成效。截止到1983年底,我省粮食部门经营的3000~4000吨/年以上饲料工厂,就有72个,其中万吨/年以上的两个,9000吨/年的  相似文献   

15.
<正>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秋粮之首。但与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山东省相比,面积、单产都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1983-1989年我省大面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之分析,找出限制全省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杂交种因素,为今后杂交种利用提出意见。一、1983-1989年杂交种利用情况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在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杂交种的作用占30-40%。回顾我省玉米生产历史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省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是不断更换优良杂交种的结果。从1983-1989年共7年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面积和总产一直居全国首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小麦总产首次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中低产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0—70%,生产比较落后。近几年来,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198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2904万吨,比1970年增长0.87倍,平均每年增加104万吨;粮食亩产达340公斤,增长0.97倍,平均每年增加12.9公斤,每亩增收50.4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河南省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究其原因,化肥施用水平不断提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我省化肥增产效益及合理施用谈点粗浅看法,供参考。一、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省施用化肥水平很低,1970年平均每亩耕地15.3斤(折合标肥,下同),1983年每亩耕地110.11斤,比70年增加6.2倍。十几年来,全省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增加量与粮食产量和每亩粮食产值增加数相比,每增加一斤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二年,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为迅速改变我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全省组织了“科学技术年”活动,整个科技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平原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是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共有75个平原县,19个半平原县和部分平原县:拥有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70%的耕地,在我省经济发展和林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我省平原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建国初期,全省平原地区仅有散生树木2.5亿株、林木覆盖率为1.5%。五十年代,组织豫东人民  相似文献   

20.
<正> 豫油三号系荥阳县农科所农艺师苗陶成等同志在1980年以南阳41×奥罗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在全省三年区试和二年生产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最近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并命名。准予在我省中、南部地区繁育推广。豫油三号产量水平在175——200公斤/亩。比对照南阳41增产1.64—9.3%;脂肪酸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为78.83%,较对照南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