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车轴涂装工艺的改进,使车轴各组件涂装完成后涂层的性能在装配和运转之低了涂层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了车轴产品的表面防护性,同时也达到了合理用漆的目的品的表面耐腐蚀性由2个月提高到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刘璐 《天津科技》2023,(7):27-30
涂装车间喷涂产生的过喷漆经过絮凝剂处理形成漆渣,其含水率高达80%~95%,在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时,其中大部分是废水,由此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上升。通过分步方式递减漆渣中游离水分,研究出一套综合处理降低漆渣产出量的方案。首先,通过自动刮板除渣设备,实现漆渣的稳定产出;其次,利用简易吊起沥水装置,在重力和挤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经过12 h的沥水,漆渣含水率降低至55%左右;最后,将吊起沥水后的漆渣分散于多孔不锈钢托盘上,置于热泵密闭低温干燥设备内部,梯度升温,设定温度上限50℃,经过12 h循环热风烘干,漆渣含水率可降至20%以下。经过上述综合处理,可使漆渣产生量降低约60%。  相似文献   

3.
各种物体表面通过涂装涂层起到保护作用,但由于物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汽、温。日光、大气、灰沙摩擦、生物影响、化学有害物的腐蚀以及涂层基底材质表面的变化等作用,使涂层破坏而失去保护作用,因此必须重新徐漆。在这种情况下,要先去掉制品表面的旧漆膜。旧漆膜的去除,是根据旧漆膜的破坏情况和保护涂层的要求而定,可以全部清除或局部清除。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法和化学法。化学法可分为碱液处理和有机溶剂二种方法。碱液处理虽然成本低,但使用时须加热,而且需要体积较大的脱漆槽和清洗精,处理时间长,一般2~3小时。有机溶剂法脱漆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铝合金轮毂装饰与防腐的双重性能,本文在研究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铝合金轮毂粉末涂装与电泳涂装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静电涂装与电泳涂装二个步骤,得到的轮毂其防护层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外表颜色搭配非常美观;而且涂层结合非常紧密,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该工艺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音速喷涂表面合金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这种工艺适用的喷涂材料几乎涵盖了全部固体材料。采用超音速喷涂时粒子撞击到工件表面的速度可达音速的数倍 ,在工件表面可以形成致密度高、无分层现象、粗糙度低的高质量涂层 ,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件的强度、硬度等性能 ,而且喷涂效率高、操作方便。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超音速喷涂的机理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与传统的火焰喷涂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张翼 《科技信息》2009,(32):I0370-I0370
本文针对变压器黑色金属表面对油漆涂层的要求,详述了变压器漆种的选择、涂装工艺的制定及表面处理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成果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BF、SLF系列重腐蚀防护涂装技术编号:J990824随着社会牛产规模的扩大,各种材料遭受环境腐蚀日趋严重,现有的防腐涂料和技术,如衬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复杂结构工件个能使用;聚烯烃类,与基材的粘附力差;一些树脂类、耐蚀性能不足等已不能满足要求。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经过多年研制,成功开发出SEBF和SLF重腐蚀防护涂装技术,其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SEBF单组份涂料:采用熔融结合喷涂技术,由于涂料不含溶剂,在涂装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耐蚀性能;涂层致密光滑、…  相似文献   

8.
王晓民 《广东科技》2007,(11):21-22
本文主要结合PSPC涂层新标准的具体内容,从钢板表面涂装前结构处理、钢板表面处理的粗糙度及清洁度控制、涂料施工环境控制、可溶性盐含量及膜厚的检测、涂层本身的角度,进行船舶压载仓涂装技术要求的研究,使船舶压载仓涂装技术达到IMO涂装新标准对船舶压载仓涂装技术的客观要求并使该技术在龙穴造船中进行应用,尤其是要结合龙穴造船的实际,进行船舶压载仓涂装技术要求研究,使该研究成果体现龙穴造船特色,为IMO涂层新标准在龙穴造船中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龙穴造船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锈蚀碳钢表面,针对一种多功能型的酸性水性低表面处理涂料中主要防锈组分和配制工艺对涂料和涂层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考察涂层的防护性能,并与同类进口涂层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在基材表面处理等级为St1时,涂层附着力随着防锈组分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螯合剂所含活性基团稳定了基材表面锈蚀,带来涂层附着性能的提高. 复合锈转化剂将基材表面锈蚀络合转化,进一步提高涂层附着力. 最佳配制工艺为后加复合锈转化剂与低速搅拌相结合. 所得涂层在基材表面处理等级分别为St1和St3时附着性能无明显差异,附着力达5 MPa. 涂层耐蚀性能也无明显差异:耐盐水1200 h,耐盐雾1000 h,耐紫外老化2000 h,远高于进口同类水性带锈底漆,适合应用于大气环境中复杂钢铁构件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铝板表面锆化陶瓷膜的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锆化工艺在铝板表面制备了陶瓷膜,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和元素成分,用电化学法研究了陶瓷膜的耐蚀性能,用附着力测定仪测试了陶瓷膜的涂装附着力性能以及用中性盐雾实验研究了涂层体系的耐盐雾性能.结果表明:铝板表面的陶瓷膜为无色的纳米膜层,主要由Zr,Si和Al的氧化物组成;锆化陶瓷膜的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优异,与环氧树脂漆或聚氨酯漆的附着力均为1级;整个涂层体系可通过600 h的中性盐雾实验.锆化陶瓷膜可以用作铝板的漆前打底膜,有望替代污染较重的磷化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首先,在水溶性白色涂料中混合不同质量比的黑色色精,形成几种混合涂浆,将混合涂浆均匀地涂在纸板上,并自然干燥,得到不同灰度的表面涂层试样.其次,通过一种称为圆盘-亮度的方法测量并计算每个试验样品的光反射率,并验证圆盘-亮度方法测量涂层表面光反射率的有效性.最后,根据Kubelka-Munk散射和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涂层表面光反射率的计算关系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进行实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涂层表面的光反射率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拟合实测数据;提出的计算模型或经验公式可用于指导白色涂料与黑色色精混合配制,获得所需的表面光反射率涂层.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大量试验,研制了以明胶、速溶粉状硅酸钠等为基料,以超细含镁碳酸钙、立德粉等为填料及其它助剂组成的固体建筑涂料。该涂料与国内同类产品比较,具有表干时间短、遮盖力高、耐热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压铸模具涂剂粉末渗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涂剂粉末渗硼和不涂剂粉末渗硼处理后其组织和性能对比的研究基础上 ,对铝合金压铸模具进行涂剂粉末渗硼 ,试验结果表明 ,涂剂粉末渗硼新工艺是铝合金压铸模具一种实用的强化方法 ,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水作溶剂,苯乙烯,丙稀酸酯,丙稀酸,聚乙烯醇等共聚合成乳液,探索了聚合乳液的物料组成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料时间及引发剂的用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乳胶内墙涂料,确定了颜基比及各种填料的较好用量.测试并报道了乳液及内墙涂料的性能试验结果,最后给出了乳液和内墙涂料较佳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5.
纳米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两种固含量的纳米ATO隔热浆料的制备,隔热浆料与水性聚氨酯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了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将其涂在洁净玻璃上,在常温下成膜.用U-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光热性能表征,讨论了隔热涂料的配比,涂膜厚度和浆料固含量对光学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玻璃涂膜后节能效果较为明显,遮蔽系数可以达到0.61,而可见光透过率为60.6%,并且可以阻隔66.43%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16.
确定了含废泡沫苯丙乳液制备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制得乳液的相关性能进行测试;确定了乳胶漆的配方,并对所得乳胶漆进行测试,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建筑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画概念在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及其艺术特点,提出树立水墨画意识的必要性,并阐述了中国水墨画在国际艺术环境中之与西画对比下所具备的独特地位和发展现状,综述了对中国现代水墨画艺术重新认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铜系水性丙烯酸电磁屏蔽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以丙烯酸树脂乳液为基料、自制铜粉为导电填料的水性电磁屏蔽涂料,结果表明:当铜粉加入量为65%、漆膜厚度为125μm时,该涂料的表面电阻率为0.04?/cm2,在200 kHz~300 GHz频段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效能最低为71 db.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了复合引发体系和饥饿加料方式,引入了封端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并利用曼尼奇反应来实现阳离子化。结果表明,产物具备自交联能力,且涂料固体质量分数达到50%左右,具备电泳性能。该研究实现了自交联性能与高固体质量分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常规油漆的耐磨性能,在醇酸油漆基础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石墨粉、MoS2粉和滑石粉,制备出自润滑颗粒增强油漆。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清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各种自润滑颗粒油漆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明显下降,最好配比为10wt.%MoS2+油漆,其磨损量为醇酸油漆磨损量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