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卵巢反应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白组、中药组、针刺组,在进入体外受精治疗程序前3个月进行预处理,对观察组行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中药组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针刺组行针刺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后的FSH水平、在IVF-ET中的Gn用量、取卵数、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高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针刺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高于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针刺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率35.7%(10/28),空白组妊娠率23.3%(7/30),中药组妊娠率26.7%(8/30),针刺组妊娠率27.5%(8/29),经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其余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妊娠率高于空白组、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高于空白组,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内分泌水平的调节具有良性作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反应低下患者进行促排卵前预处理,对增加后续IVF-ET术中可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对提高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妊娠率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使用卵泡期长方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促排卵(COH)过程中,新鲜胚胎移植后妊娠与因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取消新鲜胚胎移植人群的临床助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23个IVF-ET取卵周期,均采用卵泡期长方案,比较因预防OHSS风险而取消新鲜胚胎移植的38例患者(A组)与进行新鲜胚胎移植后妊娠未出现OHSS风险的79例患者(B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降调节后激素水平、临床用药、卵泡及胚胎资料的不同.结果:A组患者的基础窦卵泡数(AFC)、启动日卵泡数、hCG扳机日E_2浓度、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基础AFC多、基础FSH值低的卵巢高反应患者,使用卵泡期长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启动日的卵泡数,若基础AFC及启动日卵泡数均较多,而基础FSH值较低,则不推荐使用卵泡期长方案.  相似文献   

3.
选择基础促卵泡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10 IU/L),年龄≥35岁不孕症患者81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a(思则凯)结合促性腺激素超排方案进行89个周期超排卵治疗,根据获卵数判断卵巢反应性,分卵巢反应正常组和低反应组,探讨在月经周期第2d及周期第6d监测卵巢窦卵泡计数来预测卵巢低反应性的价值。结果显示:卵巢反应低下组在月经周期第2d及周期第6d测得的窦卵泡数均显著低于反应正常组。月经周期第6d的卵泡数的相关性较周期第2d的要好。这表明经阴道超声动态监测月经周期第2d及周期第6d的窦卵泡计数可提高GnRHanta方案超排卵治疗高龄不孕患者卵巢低反应的预测率,月经周期第6d的窦卵泡计数比周期第2d的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运用滋肾助孕汤以观察其疗效.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使用克罗米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助孕汤,服用至确认妊娠或来月经,未妊娠者继续下一周期,最多连用3个周期,观察成熟卵泡发育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成熟卵泡发育率显著多于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排卵期子宫内膜明显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滋肾助孕汤能增加克罗米芬排卵治疗后的熟卵泡发育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中医理论指导的促排卵用药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时差成像技术观察二至益真胶囊在改善高龄妇女胚胎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肾阴虚高龄妇女,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直接进行IVF-ET治疗,中药治疗组62例先行二至益真胶囊中药治疗,然后进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动力学参数及异常卵裂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等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平均获卵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药治疗组有增多的趋势.两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原核消失时间(t_(PNF))、2细胞出现时间(t_2)、3细胞出现时间(t_3)、4细胞出现时间(t_4)、5细胞出现时间(t_5)时段中,中药治疗组胚胎发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的s_2(从3细胞分裂为4细胞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胚胎的异常分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药治疗组胚胎异常分裂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应用二至益真胶囊,可有效改善高龄IVF-ET患者的早期胚胎发育迟缓,同时对异常卵裂的发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最终可能通过提高胚胎质量而改善高龄女性的生育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多原核发生与否,对获卵数较低的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辅助生殖治疗的情况。共纳入1 306个IVF周期,发生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A组(388例),无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B组(918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累计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出生体质量等周期结局。结果:A组的抗缪勒管激素水平(AMH)显著高于B组,而可利用胚胎数显著少于B组,两组间的窦卵泡计数(AFC)、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和移植胚胎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累计妊娠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累计活产率也小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可利用胚胎数为1~3枚时,随着可利用胚胎数的增加,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相应上升,而当可利用胚胎数为4~5枚时,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达到平台期。结论:当获卵数低的患者出现多原核受精时,患者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因可利用胚胎数减少而降低,会对周期结局产生影响,只有当可利用胚胎数≥4枚时,才可考虑胚胎移植,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累计妊娠率和累计...  相似文献   

7.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广西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456例患者资料,将观察到多原核受精的235例作为多原核受精组,未观察到多原核受精的221例作为无多原核受精组,比较两组间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窦卵泡数(AFC),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及天数,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HCG日大卵泡(≥14mm)数,获卵数,受精密度等助孕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人类体外受精中多原核受精的影响因素。结果提示,Gn用量小,HCG日血清E2水平较高,卵泡数及获卵数较多,受精率较高的周期中出现至少1个多原核受精合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促排卵(COH)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孕酮(P)浓度与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350个IVF-ET取卵周期,均采用黄体中期垂体降调节方案,按HCG日血清孕酮浓度分为3组,分别为A组67例(1.0≤P2.0 nmol/L)、B组133例(2.0≤P3.0 nmol/L)、C组150例(3.0≤P4.77 nmol/L).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卵子及胚胎资料、周期取消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浓度在3.0~4.77 nmol/L组时,获卵数、MII卵数及受精数均高于其他组;同时种植率及妊娠率亦最高.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浓度水平在3.0~4.77 nmol/L之间能获得更成熟的卵子,同时不增加因多卵泡发育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导致的周期取消率.  相似文献   

9.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基础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分析AMH与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IVF结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MH在IVF治疗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本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69例PCOS患者和95例排卵正常非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血清AMH水平、取卵日卵泡液AMH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相应的IVF结果进行比较.使用t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PCOS组血清AM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LH/FSH比值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窦卵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获卵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中,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总获卵数及MⅡ成熟卵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PCOS组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呈正相关(P0.05),但与总获卵数、MⅡ成熟卵数及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均与垂体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呈负相关(P0.05);(3)两组患者卵泡液AMH水平与血清基础AM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低于异常受精者(P0.05);对照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与异常受精者无差异,但低于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P0.05);(4)两组卵泡液AMH水平均与相应的胚胎质量无相关性(P0.05).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与AFC数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在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及AFC明显升高的情况下,采用相对较低的Gn起始剂量,对减少PCOS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及获得理想的卵泡数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另外PCOS患者卵泡液AMH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及其正常受精,为预测卵母细胞能否正常受精提供了新的指标.但卵泡液AMH水平并不能预测相应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药补肾益精,调和冲任的益天癸调冲方对高龄卵巢低反应不孕症疗效观察。选取生殖中心61例35-40岁之间卵巢低反应不孕症患者,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微刺激促排卵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前用益天癸调冲方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治疗后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两组促排卵激素(Gn)天数、Gn用量。治疗3月后,两组肾虚证候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CG日子宫内膜厚度, Gn用量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天癸调冲方与Gn合用,发挥中药整体调理、肾主生殖作用对高龄卵巢低反应不孕症有明确的助孕功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中药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将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克罗米芬组(治疗组)45例,克罗米芬组(对照组)45例,治疗3~6个周期后进行受孕情况和排卵情况比较。结果是治疗组治愈率71.11%,对照组治愈率5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26.67%,对照组有效率3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为0,对照组并发症3例,占6.66%,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优于单用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观察了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以中药内服、外敷、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以少腹逐瘀胶囊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颗粒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造模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 20 d,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17-羟孕酮(17-OHP)、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素(FSH)、空腹 血糖(FPG)及胰岛素(INS)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中17-OHP、LH、T、FSH、FPG、IN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P<0. 05 ),中药高剂量组降低大鼠血清LH、T、FSH及INS水平最为明显(P<0.01),二甲双胍组、中药中剂量组显著降低FPG(P<0. 01),中药各治疗组均能降低17-OHP(P<0. 05)。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能对PCOS 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A)、西药组(B)和中西药组(C),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吗丁啉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计算胃内残存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8.1%,西药组为6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组为85.7%,疗效高于另外两组(P<0.05),中西医组15 min、30 min和60 min胃残余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中药复方和吗丁啉是治疗FD较有效的药物,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F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的疗效。方法39例髌腱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19例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种治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5.0%,总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率为21.1%,总显效率为5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求变应性鼻炎有效、稳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射频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射频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稳定、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实验组患者加用中药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卒中、生活能力、抑郁量化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总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HAMD评分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BI指数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各维度中医症状评分与总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卒中疗效总有效率、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与抑郁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针刺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中国治疗妇科疾病有着悠久历史。20世纪80年代,针刺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在西方医学也确立了合法地位,其学术成果现在已经为国际学术界公认。本文概述了针刺在女性生殖障碍领域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尤其是针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包括针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着床及妊娠率的影响,针刺治疗PCOS机制研究,针刺对PCOS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分析国际竞争态势,分析国内研究落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国内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并筛选抗炎作用最好的乙醇提取物剂量。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以及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组,同时建立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蛋清所致足趾肿胀、棉球所致肉芽肿小鼠炎症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耳廓肿胀率、足趾肿胀率以及棉球所致肉芽组织重来判定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中剂量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并显著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均能明显降低蛋清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率,其中中剂量乙醇提取物组显著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并显著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宫炎净的中剂量乙醇提取物抗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