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为探明游客对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的认同度,提高环境教育成效,以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承诺三个维度评价了基地环境教育的游客认同.结果表明,游客对基地环境教育基本认同,满意度较低.深化解说内容,丰富解说形式,以旅游解说为主的环境教育模式向旅游解说与环境解说并重的模式转变,是提高基地环境教育认同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游客对管理措施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效果的优劣。在对百花山游客管理意愿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百花山进行有效游客管理的8条对策:①一个明确的定位;②一个与游客互动的网络平台;③形成以环境解说为主的游客环境教育机制;④建立游客参与机制;⑤完善与生态旅游相协调的设施建设;⑥逐步建立自己的环境监测体系;⑦形成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学习型组织;⑧与其他旅游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植物园是城乡居民了解植物学知识、开展休闲活动和接受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其环境解说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提高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现代休闲品质十分重要.本文以南京中山植物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对植物园的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植物园环境解说系统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兼顾游客休闲与区域环境保育,这是国内旅游地管理实践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诠释环境解说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解说的功能、环境解说的类型、环境解说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国内外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发现:环境解说具有游憩性、教育性、信息传达性3层内涵,是满足游客旅游体验、提高对环境认知的重要工具;环境解说...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生态与文化多样性、使当地居民受益并使游客享受体验和保护文化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具有较强的环境教育功能,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行之有效。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所特有的环境保护手段、旅游者管理形式和旅游服务内容,是否开展环境教育是区分生态旅游与非生态旅游主要标志。我国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教育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以及环境教育中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以采取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游客人口统计学信息、湿地知识、环境态度和游客行为信息,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对游客行为的影响,从而为生态旅游景区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发现:湿地知识对游客的环境态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湿地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旅游景区开展的环境教育在增加游客湿地知识的同时,与其环境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研究了生态旅游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以阳明山公园为例,分析其在生态保育、环境教育、社区互动三方面的具体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阳明山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四方面:以生态保育为本、推广环境教育、完善解说系统、推进与社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作为受游客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正在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一直未受到开发者的重视,以至于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水平低下。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得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期望差异模型的西安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扩展的期望差异模型,从旅游服务、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4方面分析了西安市国内游客满意度.得出5点结论:西安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国内游客基本满意 西安市旅游软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特别是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西安市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偏高,与国内游客消费水平不相适应 西安市旅游景点解说系统不能充分解说和展示西安历史文化类旅游景点的内涵和价值 西安市文化娱乐设施落后,夜生活单调,已严重影响国内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满意度.提出5条对策: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规范门票价格管理,合理制定门票价格,进一步完善优惠年票制度 做好旅游交通线路整体规划,尽早开通市内旅游专线,改善游客乘车条件和乘车环境 积极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旅游景点解说系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历史文化信息 改善娱乐设施,丰富娱乐活动,让游客在娱乐中更深刻地体验西安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问获得游客体验福州乌山景区解说系统总体评价和满意度的有效数据和建议,根据得到的数据对乌山景区解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总结景区构建解说系统出现的弊端,并针对性提出乌山景区解说系统完善的建议,从而提高服务游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于游客视角对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进行评价还未见报道.本文以武隆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武隆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各个项目的评价值仅比中等略有偏高.其中,游客对人员解说和户外牌示评价值高于出版物和室内解说;男性游客的评价值略高于女性;24...  相似文献   

12.
旅游解说是一种信息服务,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解说普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解说对象和内容形式单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应以生态学、岛屿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环境解说、系统工程等学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其次,本文从环境解说、旅游吸引物解说、旅游设施解说、旅游管理解说四个方面,探讨了自然保护区重点解说对象与内容;由于旅游者不是动植物方面的专家,因此,解说方式、内容不仅要考虑系统性、科学性,还应考虑其趣味性、亲和性,以吸引旅游者的关注;最后,本文认为,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旅游吸引物解说方式同等重要,忽略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或旅游管理解说,势必给自然保护区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解说过程中,人文景观解说对自然景观解说起映衬和点缀作用,不可过分侧重人文景观解说;由于生态旅游者的兴趣不同,旅游时间有限,保护区解说规划者应根据生态旅游者的市场细分结果,针对性确定说对象、内容.  相似文献   

13.
解说系统是将自然和人文信息通过某些媒介传递给休闲者的综合性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城市公园解说系统的必要性、解说系统与城市公园的关系以及解说系统的构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为例,对其解说系统现状进行了多次调查,分析了公园解说系统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休闲者对其历史了解甚少、游客中心有待规划建设、竹子解说标牌太少、景点石刻解说效果欠佳、园林景观缺乏适宜解说手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公园解说系统的五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河南省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品种最齐全、综合品位最高的区域.通过对伏牛山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着重研究和分析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采取打造和谐共生的区域环境、强化山地旅游的基地服务、完善山地旅游经营系统、建设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境等策略,科学合理的实现伏牛山的生态旅游平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解说系统能够向有兴趣的旅游者及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解说服务,使其对旅游区的资源及其价值、它的科学和艺术价值等有较深刻的理解,充分显示旅游的户外教育功能。但当前的旅游解说系统在解说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对婺源古村落现有旅游解说系统进行改造,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是提升现有景区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通常是各类自然保护区发展中难以绕过的难题。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及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考察,详细考察了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并对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积法和改进的线路法结合的方式计算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保护区趋于保守的游客日承载容量为13349人次,游客年承载容量为2402820人次。  相似文献   

17.
陕西楼观台森林公园的深层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构建了一个“两翼对接”模式.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上述理念和开发模型,针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特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设计.重点突出自然山水、生物景观和道教文化三方面,揭示了三大类60个景物的生态文化主题,设计了相应的开发展示模式和游客生态体验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应运而生.生态旅游示范区让游客获得了哪些类型的体验、是否发挥了教育和学习的核心功能,值得研究.为此,文章基于体验经济理论,以我国11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游客网络游记为数据,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生态旅游的体验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理论上,生态旅游游客可获得审美、娱乐、学习、恢复、移情体验;2)实际上,以审美和娱乐体验为主,学习体验最少;3)主体影响因素中,同游者对游客体验类型的获得有显著影响,且表现为与家人同游者获得娱乐体验的概率显著高于与朋友同游者;4)客体影响因素中,示范区类型对五类体验的获得都有显著影响,森林、山地型示范区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类型;示范区分布区域显著影响审美、恢复、移情体验的获得,东、西部示范区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类型;生态旅游体验是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体现,是游客与生态旅游体验场互动的结果.最后,针对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教育功能发挥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示范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地质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游客和社会的关注,使其成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我国地质类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游客的知识层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游览效果,进而影响地质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核心层次、完善附加层次及提升扩展层次是地质博物馆解说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对平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平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资源条件、旅游条件、环境条件的权重分别为0.6141、0.2691和0.1168,说明平潭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品质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平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