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虚拟存在是不同于传统现实存在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历史性存在理论在当今时代的体现和展开,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存在”理论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现实存在是网络虚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网络虚拟存在是对现实存在的延伸和拓展。人在虚拟网络境遇下的发展是对“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社会协调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人的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3.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重要坐标。《神圣家族》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撰写《神圣家族》,即追问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神圣家族》时思想为什么能达成一致。深入考察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二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动力,而对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则始终是二人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科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交往关系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等多个维度对世界历史思想作了系统而精辟的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人们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它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靖德云 《科技信息》2012,(29):183+227-183,227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汲取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科学理论基础,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思维的能力,也包括行动的能力,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需要以发散式的辩证思维,配合适应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行动能力,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推动在职业事业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提出的"马恩对立论"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后来经过了三次发展,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这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思想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并对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歪曲的批评。对这些错误观点予以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谈有红 《科技信息》2008,(9):402-403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本文首先理清意识、真理、理论、科学、意识形态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含义的主要特征在于实践性、总体性、阶级性、掩蔽性和相对独立性;最后概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起源和产生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当前,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多读者再次燃起了阅读这部鸿篇巨著的热情。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与金融危机相关联的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等词汇,进而又联想起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深刻阐述了虚拟资本及其与现实资本运行的关系,科学预见了虚拟资本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重温这些理论,为我们掌握虚拟资本的运行规律,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理性认识和应对当今的金融危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辩征法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实际上它是山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共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对它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多方面的贡献。恩格斯全面地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和本质,第一次为唯物辩证法制定了经  相似文献   

1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运用唯物史观,系统考察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当代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当今全球化理论的重要源泉。从全球性视域下审视世博,可以看出世博会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科技进步和交往发展的历史见证,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时代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基线,试图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对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对自由界定的基本内涵加以重新涵定,目的在于清除那些意欲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由概念完全相悖的谬想。应当看到,恩格斯的自由观并不含有决定论的内涵,它也并没有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相对立,二者恰恰在“自由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公式上有着惊人的几乎一致。对恩格斯自由观进行的审慎的理论研究还表明:恩格斯对“人成为自由以致人可以控制和改变世界”的根源赋予了更多的内容,这不仅揭示了恩格斯思想的独特性,更说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自由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理论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客,从环境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分析,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主张环境问题的解决与人的解放相一致的理论等,为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参与国际环境问题的对话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入研究和全面掌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理论,对提高人们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以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明月 《科技信息》2013,(3):191-191,206
当今时代,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愈演愈烈,科技异化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共识性问题之一。而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通过对科技异化现象的批判,立足于对人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寄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技发展的深厚人本情怀,为我们指出了科技人性化发展的良性途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深远的理论借鉴和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思想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学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不断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使之中国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了灌输概念,从此"灌输"理论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当时的欧洲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以及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灌输"理论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马克思主义者掌握"灌输"理论有利于消除全球化背景下的负面影响,防止经济社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者应通过潜心学习、掌握写作技巧、知行合一、坚定理想信念等路径,提升自身"灌输"能力。  相似文献   

17.
"马恩对立论"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后经过三次发展,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对恩格斯晚年思想进行歪曲的批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关系,并给恩格斯正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是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以及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批判中生成的。根据不同时期批判对象的特性,马克思依次揭示了寓于批判对象中的人本质的内涵。在次第展开的革命的批判中,马克思人本质理论逐渐完善,并且最终在批判中创立了唯物史观,使人本质理论在唯物史观的照耀下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从确立人的自由本质,到批判人本质的不同异化形式,最终揭示社会关系既是人本质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人本质的异化,其人本质理论的批判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逻辑过程。批判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生成方式,并且仍然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其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其特质在于存在着多维向度: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所有制向度、历史主体人的发展的向度、"真正人类历史"的向度、生产工具的向度.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究得出:东方社会可以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跨越式发展".中国选择"跨越式发展"道路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是中国实现迅速崛起的唯一选择,同时验证了马克思社会形态"跨越式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是程宏燕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专著。这部著作在追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生成长历程与社会活动的历史轨迹中揭秘他们对科技文化观的独特思考;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和论据求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确定性;以理论和实践的互衬性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