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社会一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后现代的转向。就现代主义科学哲学而言,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这是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第一次转向。逻辑主义着眼于科学理论的逻辑分析,追求科学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其代表为逻辑经验主义。波普尔及其学派可以看作是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过渡和中介。历史主义超越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作为“科学的逻辑”的定位,认为单靠逻辑的解剖刀必定歪曲科学,因而把焦点聚集在对科学的社会一历史考察上,更多地关注科学的实际发展,试图建立历史的模型,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2.
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和数学是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然而,长期以来,科学哲学家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冷落了对实验的哲学研究,他们通常更偏爱对理论和实在表象的哲学探索,而很少关注实验、技术以及如何利用知识去改造世界这类操作性问题。对理论和现象问题的嗜好和对操作问题的轻薄,使得象迪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这样一些当代颇有声望的科学哲学家也不能对实验作出令人特别是令科学家们信服的某种真知灼见般的评判。若概观上述学者关于实验的形形色色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心思想总徘徊在这样一种主张附近:理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走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趋于缓和;对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取代了方法论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科学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着分析哲学传统的英国科学哲学一直是西方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剑桥是分析哲学的重要发源地,那么牛津的哲学家们就是分析哲学的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笔者结合在牛津大学哲学系学习的体会,从其讲座、讨论课、定期的讨论小组及学术会议、组成成员及其研究领域、代表作等方面介绍了物理学哲学研究在当代英国科学哲学中的突出地位,并对这一现象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库恩的位置     
纵观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许多哲学家、科学家、科学史家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若将这一发展视为一条轨迹,而非印记的堆积,我认为应将库恩做为一个醒目的坐标原点。其一,库恩是科学哲学进行社会学转向的标志人物。科学哲学在本世纪初由于较成熟的哲学派别“维也纳小组”的出现而较充分地显露出其特点:注重证明的逻辑,注重经验材料,注重语言分析。将科学哲学归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并不为过。波普尔指出经验证明逻辑的缺陷,汉森更提出“理论负载”的观念等等,使逻辑实证主义走向式微。那么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为何?六十年代库恩提出…  相似文献   

6.
理性和真理是西方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我们理解科学进步的基础。逻辑经验主义(包括波普尔)主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讨论科学进步问题,他们把理性形式化,把真理等同为理由,从而使真理成为虚幻。社会历史学派的科学进步观疏远了理性,同时拒绝了真理。科学实在论者夏佩尔和普特南试图揭示理性和真理的内在关系,并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讨论科学进步,为科学进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鞋:几乎跟婚姻一样神秘,舒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让别人看见脚趾头时,那鞋也该换了。——黄永玉,《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本世纪70年代初,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他的“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一文中,开篇便转用著名哲学家康德的说法,提出“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1],p.141)关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此名言可说是表述了某些科学哲学家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也仅仅是“某些”“科学哲学家”的“一种理想”而已。在现实当中这种双向的关系是严重地不对称的。因为,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划界思想的演变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与非科学文化的关系是贯穿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条主线,但也是其至今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面对后现代科学哲学日益把科学与宗教、文学、巫术相等同的剧烈冲击,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划界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各学派在划界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借鉴吸收西方各学派的正确思想,加以辩证地综合,形成我们自己关于科学与非科学文化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科技哲学也需关注“日常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我想起波普尔的一句话:“在人类正遭受毁灭性灾难时,哲学家还喋喋不休地争论‘世界是否存在’,这是最大的哲学丑闻”,就常为自己花费许多精力研究实在论问题感到不安。尽管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我一看到中国今日哲学依然多半是一种平庸。乖戾的教条或纯粹的逻辑,愧疚的心绪就油然而生。那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常因缺少一种最本质的生命之爱,而没有朝气与活力。那些空话连篇的哲学论证,自以为拥有一切真理,实际上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充满虚夸和欺诈。那些以权威自居的哲学家虽然地位显赫,却无人能有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科学哲学家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追踪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解释与评价;二是对已有科学成就作理论分析和历史总结。如果从哲学意义上的预见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哲学的发展状况,或许可以使中国科学哲学家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当前及以后面临的研究任务。这里所说的预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一般哲学意义上的预见,即通过纯粹的哲学思辨而对未知的科学研究给予启示和指导,如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对粒子物理学发展的预见作用。这种预见的优点是将科学研究嵌入到广泛的文化与哲学背景中,使科学研究获得了更多…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长期“统治”和历史主义的“叛逆”之后,西方的科学哲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倾向,都不是科学发展的合理趋势,因此,他们试图探索一条更为恰当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夏佩尔选择了理性实在论来作为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道路,并因之推动了西方科学哲学朝向实在论方向的发展。夏佩尔的理性实在论已经并将继续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它的进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科学哲学家们大多是从科学史出发,讨论集中在科学史对科学哲学的意义上.本文立足于科学哲学,从科学哲学各个时期研究主题及问题的转换来分析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意义.逻辑经验主义对知识的结构学分析,为科学历史的动态研究奠定了基础.历史主义学派以科学进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提出了科学活动和科学成就的发展单元,关注理论之间的关系,倡导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联合.科学合理性的研究,为科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了规范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04-108
西方科学哲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传播,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基本把握了西方科学哲学的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之后,国内学者试图注入中国特色的元素,实现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国化",它是抽象真理具体化、情境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要形成中国特色或中国化的科学哲学,国内科学哲学界有必要加强中国哲学史学研究,从中获取思想资源;科学哲学研究主体的科学素养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了解需进一步提高;应形成既和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具有内在一致性又不同于西方的具有"特殊性"的科学哲学研究方式;摒弃对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简单的"路径依赖"与"等距离追赶",重视哲学研究中比较方法的运用。从研究主体而言,应尽早培育出一批拥有理论自信、具备足够自然科学知识积淀,且长于内在性哲学分析而又敢于"独立门户"的科学哲学研究群体。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哲学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股科学哲学思潮,虽然它的兴起主要是以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基础,但从事生命科学哲学研究的许多哲学家并不局限于把他们的哲学看作是一门部门哲学,而是更进一步,把他们的哲学看作是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一种与传统的根植于物理科学之上的科学哲学相对的新的科学哲学。本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科学哲学家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物理科学上。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像伍德格尔(J.H.Woodger),迈尔(E.Mayr),内格尔(E.Nagel)等都涉及到生物学哲学,但他们的工作不是哲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其理论评价观上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从线性、完全理性和简单性,经过整体性的中介,过渡到非线性、复杂性、非理性和多人动态博奕。逻辑实证主义的评价单元是互不相干的、孤立的命题。他们认为,命题只有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两种,而理论则是命题之间的线性组合和归并。理论的进步就是命题数量的积木和增加。评价理论就是评价考验命题。所有的证据的证明能力也是齐一的、均匀的。经验证实也是科学与非科学、形而上学分界的根本标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虽然在科学进步、发展模式和理论…  相似文献   

16.
科学编史学视野中的“科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目前,当人们谈及科学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的成就时,不论是在科学哲学家还是在科学史家,乃至一般公众中,“科学革命”已成为一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在我国,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库恩(T.S.Kuhn)的科学哲学理论被译介之后,科学革命这个概念(或按西方常用的术语,作为科学哲学或科学史中的一个常用的“隐喻”)更是有口皆碑。然而,当人们广泛地使用这一概念时,并不一定总是对此概念作了明确的限定,使之具有前后一贯并且为  相似文献   

17.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顾速当代科学哲学家在科学进步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稍微细一些可分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积累发展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试错法式的进步图式、库恩纯历史的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科学革命观、劳丹解决问题的历史标准、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将...  相似文献   

18.
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点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值此世纪之交,在回顾即逝世纪和展望未来世纪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把眼前的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比喻为一位“灰姑娘”。这句话的含义绝对不是要贬低—我也绝对无意贬低—技术哲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如果从现象层面或事实层面来看问题的话,也许应该说,现代社会首先是一个“技术社会”,其次才可以说它是一个“科学社会”。对于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系,在西方学术界有两种“极端化”的观点:一个极端是把技术视为“应用科学”(认为技术“从属”于科学);另一个极端是把科学视为“理论技术”(认为科学“从属”于技术)。从“表面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动力学研究中,有两种趋同:一个是在上世纪中叶,西方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哲学的本性是科学动力学这一点有了普遍的认同,而俄(苏)自然科学哲学研究也几乎同步地发生了向科学动力学的重心转移,这可以称之为“趋同1”;另一个是在科学动力学中,新旧理论的一致性或会聚问题,不约而同地成为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共同的理论热点,这可以称之为“趋同2”。这是比较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突出案例。  相似文献   

20.
P.K.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1994)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他与波普、拉卡托斯、库恩一起被欧美哲学界称为“科学哲学四大巨头”。他的哲学受到罗蒂等著名哲学家的高度评价,也受到了拉卡托斯、劳丹等人的激烈的批评。你可以批评他,但不能绕过他,他的哲学在我国哲学界的影响也很大,今年是他诞辰80周年、逝世10周年,下面发表的一组文章既是对他的纪念,也是国内哲学界研究费耶阿本德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