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千岛湖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也是华东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60年来,千岛湖渔业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经营模式“千岛湖模式”。我们通过生态渔业、休闲渔业、文创渔业、加工渔业、品牌渔业等方式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我们的实践证明,淡水生态牧场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大发挥大水面生态资源综合效益。为此,我们也提出了千岛湖生态牧场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也是内陆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大水面自然增殖管理和人工放流增殖管理的方法,并通过江苏傀儡湖和湖北牛山湖等综合管理实例,展现了通过群落调控达到大水面生物多样性恢复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效果,旨在为我国建立系统且精准的大水面生态渔业管理体系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大水面渔业从网箱、网围、网栏等集约化养殖方式向牧场化的生态渔业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构建渔业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我国渔业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简述了渔业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概念,概括地论述了渔业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功能,阐明建立渔业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设原则,并就建设渔业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勾画了主要思路及基本框架,同时提出了建设渔业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策略与具体措施,指出构建的重点和难点是选择渔业水环境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与生态安全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江西省生态渔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后归纳总结了江西省成功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探讨了其内部运行机制和物能循环转化流程,并就文中模式的应用推广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王雅琴 《科技资讯》2011,(34):219-219
水库渔业的养殖过程中,应注重健康养殖技术,建立良性运行的水库渔业的发展机制。通过采取与当地发展环境相适应的渔业养殖技术,从而建立了规范运行和发展的健康养殖技术,促进了渔业养殖以及水库水质的持续发展,从而构建了良性的养殖产业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态渔业模式、鱼种放养、鱼病防治、市场调控等方面和探讨了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途径。指出了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渔业将是未来渔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山西省水库渔业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山西省水库渔业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立城水库是长春市重要的原水供应基地,其水质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水域生态保护角度,对渔业开发及水质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山列岛(以下简称长岛)是我国八大群岛之一,地处黄海、渤海交汇处,作为渤海门户,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大背景下,本综述以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为出发点,围绕渔业资源管理与生态化水产养殖等问题,多层次、多维度探讨长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与全球其...  相似文献   

10.
太湖生态渔业优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网围养殖渔业是江苏省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湖泊养殖面积近8.7万hm2.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高密度的湖泊养殖渔业不可避免地对湖泊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从渔业自身出发,通过网围养殖模式的调整、放养品种的调整、生物净化作用及湖泊天然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探讨了太湖实施生态渔业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阳市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与其条件相比则不和谐,主要原因是水体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处理好水体养殖业与水体环境保护关系的主要措施是: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把小流域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加强大、中型水库水质的监测管理;加强农村水产养殖业与畜禽养殖业的规划与管理,建设生态养殖模式和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2.
水电开发背景下雅砻江鱼类资源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综述了雅砻江流域鱼类资源现状及鱼类组成的多样性,分别从水文、水力情势、水温、水质和景观生境4个方面,分析了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产生的影响.针对雅砻江鱼类资源现状,指出水电开发背景下鱼类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鱼类资源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东营市)高效生态渔业综合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渔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借鉴相关评价方法, 构建高效生态渔业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对位于黄河三角洲主体部分的东营市进行高效生态渔业的综合效益评估, 包括时间序列(1992-2011 年)和内部空间分异(三县两区)的定量综合评价研究。指标体系分为3 个层次, 共21 个指标。采用线性加权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合成, 其中, 数据标准化采用Z-score 法, 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果表明, 自 1992 年以来, 东营市渔业综合效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并可划分为3 个阶段: 1992-1998 年低水平波动, 1998-2006 年效益快速提升, 2006 年至今稳定协调发展。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与生态效益在部分年份呈现负相关。从区域比较来看, 垦利县各项效益均领先其他区县, 河口区次之, 东营区和广饶县渔业发展较差。该综合评估结果可为东营市制定渔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海水池塘养殖园区排放水集中设施化处理为切入点,集成泡沫分离、生物滤池及大型藻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构建了海水池塘养殖园区排放水综合生态净水系统。经过综合生态净水系统处理,池塘养殖排放水中化学耗氧量(COD)、氨氮(NH4-N)、亚硝氮(NO2-N)、硝氮(NO3-N)、溶解无机氮(DIN)及活性磷酸盐(DIP)综合去除率平均分别为40.84%、89.37%、86.88%、93.75%、78.74%和59.73%。通过该技术可明显改善园区排放水质量,基本可以实现各项指标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以史为镜对发展我国海洋渔业的五大方面进行反思,即: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发展观;立法滞后、开发混乱;科技滞后、后继人才堪忧;我国国情仍需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渔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告我国渔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近内海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养殖种类种质退化、水域环境污染日益恶化、赤潮、病害频发等严重阻碍渔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定位,改变库区传统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而建立起资源产权分配、农业发展规划、技术激励引进以及农业生态补偿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机制,以促进生态农业在库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省"三渔"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2008年和2011年对广东省海洋捕捞渔民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广东省海洋捕捞业受制于捕捞技术滞后、捕捞强度过大、捕捞成本提高、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现代金融业欠发达等因素。应通过金融贷款、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渔民购买大船,改进渔港等基础设施,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发展休闲渔业等措施,保证广东省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淡水鱼资源的保护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淡水鱼资源,水产养殖持续发展,淡水鱼年产量稳步增长.但是目前淡水渔业面临诸如环境恶化、捕捞过度、不合理的渔业模式、不合理的养殖技术以及鱼病爆发等方面的问题均使淡水渔业面临很大的挑战.淡水渔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不能河泽而渔,更不能破坏环境,我们不但需要淡水鱼类作为食物同时更需要为后代提供一个洁净的淡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