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宙鹰 《科技咨询导报》2009,(10):109-109,111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并且努力创新,理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中形成的整合,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但藏传佛教并不是西藏固有的本土宗教,而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碰撞、吸收和融合的产物,本文仅就佛教传入西藏,并与政治相结合,促成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之体制形成,最终成为西藏最高信仰之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论述西藏同祖国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闽西文化”,实质是构建有闽西特色的地域大文化。闽西文化是闽南支系和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共同创造的山地移垦文化;又在近代革命斗争中提升出红土地文化。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大转折和社会大变迁,为创新闽西文化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和现实可能性。有闽西特色的大文化,就是充分开掘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融合、提炼出更具合力、更催人向上的地域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贵州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亚太五国传统·改革与现代化研究》一书,可以说是杨绍先等先生的一本力作,更是关心亚太经济发展的人们应该悉心研读的一本好书。首先,该书铁定地告诉我们:亚太五国并没有统一的传统文化,更没有统一的所谓“亚洲价值观”。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文化;而泰国则是佛教文化。这三种不同文化传统又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而是外来文化。当然,上述五国在接受外来文化传统之前也自然会有自己的,哪怕是相当幼稚的传统文化。在长年累月的磨合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也都保有原…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骑楼建筑作为岭南建筑的代表进行介绍,从其产生与组成形态、分布与传播及主要类型三方面进行介绍。在此过程发现,有关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整合是骑楼建筑能长存并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保存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织在冲突与交融中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特点。本文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体育文化的本源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入手,论述了体育文化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历史源流.指出,中国体育文化的形成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将会给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入手,浅析了传统元素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延伸,结合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把握好传统装饰图案的传承关系,充分运用好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等做出探讨,强调在国内从业者只有在关注国际、多元的同时,更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特色的造型元素,才能形成对于视觉造型元素的厚势优势,使作品不断获取营养和永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学科特色的培育,应坚持科学研究、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地方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并应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根本,通过方向整合和队伍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0.
曲江群星民俗的形成与流变说明,粤北的客家人能较好地与别的民系相处,其民俗具有很明显的兼容性、吸纳性;在现代,影响民俗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1.
民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各国宪政模式的选择与确立无不建基于各国的本土文化传统之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必须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培育宪政精神,构建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语言因移民、行政区域的变动而变化。容家方言于五代前已形成。“阿姆话”是客家妇女地位及作用的标志。客家民系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妇女问题、二次葬、祖先崇拜。妇女精神是由其先婢后妻身份及条件所迫而形成的;二次葬习俗是因要回归故里而形威的;祖先崇拜、宗祠现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客家民系中尤为突出。容家称谓迟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价值观和文化底蕴形成的根基。我们要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精髓,探讨山东地方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理性地审视外来文化对青年学生意识形态的西化和冲击,对于重塑大学生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本土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探索在五四之后实质上已经化约为"如何在西方政治文化背景下理解本土传统政治文化,并构建出本土新型的政治文化"这一问题.作为文化保守主义一方的现代新儒家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上,普遍认同传统儒家伦理的自身价值,普遍主张"返本开新"的现代化模式,他们围绕"如何在本土文化认同之上重新建立现代政治文化的统一基础"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思想与学理探索.仔细分析现代新儒家的努力,有失败,也有其颇具启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然受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影响,为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育与影响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6.
既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又要繁荣文化市场;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坚持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第一,又要处理好与文化“商品”的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弘扬主旋律文化又要坚持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是由多种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系统,其维持、传播、创新必须通过政治社会来实现。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是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完整的政治文化的体现。各种政治亚文化的存在,需要一种政党制度来加以整合。中国政党制度下的特色政治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为政党制度形成提供了结构要素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政治现象。在农民工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他们精神世界的农民工政治文化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源于农民的农民工政治文化具有双重性,对政治发展的影响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当前要努力消除农民工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塑造农民工现代政治文化,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黄雪英 《龙岩学院学报》2008,26(1):45-48,53
闽西文化资源具有六大禀赋类型,开发闽西文化资源是促进闽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闽西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是: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闽西文博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产业互动开发;深度开发闽西文化资源,发展创意型文化产业:以品牌整合文化资源,形成规模经济;保护性开发与创新性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理白族建筑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建筑中享有盛誉。本文从文化角度阐述了白族建筑特色怎样植 根于本土文化沃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经创新而形成。总结出白族建筑遵从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充分和谐 以及体现了白族人民典雅、素净、细腻、宁静的审美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