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利用稀土合金改善高碳当量灰口铸铁质量的可能性,稀土合金对高碳当 量灰口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规律,以及稀土夹杂物在铸铁各相中分布的规律.发现了 稀土合金加入量与铸铁的机械性能之间明显的对应关系——“双峰值效应”。对稀土高 碳当量灰口铸铁的某些高温机械、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合金加入 到高碳当量灰口铸铁中以后能净化铁水,改善组织,并提高其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长径比的灰口铸铁圆柱试样和氯氧镁混合物试样进行压缩试验,研究其端面摩擦力对试件破坏断口的影响,分析其应力状态和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灰口铸铁同质电弧冷焊焊缝断口宏观与显微分析,对灰口铸铁焊缝裂纹的形成及扩展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灰口铸铁焊缝冷裂纹开裂主要以准解理断裂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普通灰口铸铁零件淬火硬化,在一般生产中实属罕见,但在可能的生产条件下为了提高其表层硬度和耐磨性,采用高温快速的加热方法淬火,得到了好的效果。本文从热处理理论和铸铁热处理特点出发,探索了灰口铸铁淬火的工艺方法,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问题,对普通灰口铸铁的淬火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E983C光电直读光谱对灰口铸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通光电光谱仪分析灰口铸铁都要预先进行白口化给分析研究带来一定困难,E983C光电直读光谱仪灰口铸铁址接进行分析,为冶金、铸造和机械行业的灰口铸铁检验提供了方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铸铁一类脆性材料杆件受轴向压力而突然破坏时,目前一般的看法是其破坏断面与杆件横截面的夹角α大致为45°左右。但对典型脆性材料灰口铸铁压缩试件的实验研究却得到了与此相差甚远的不同结果。本文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考虑了内摩擦力的影响,得出了α应为55°左右的结论,从而使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取得了一致。  相似文献   

7.
针对灰口铸铁热镀锌产生微裂纹的主要原因和形成的机理,结合实际生产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大量具体试验,探索出一整套灰口铸铁热镀锌新工艺,其技术关键是: ①控制灰口铸铁的C、Si、Mn、S、P五大元素成分。其方法为严格炉前配料,定时对上述五大元素进行快速取样检测(10分/次),以达到及时控制炉料成分,使五大元素的成分控制在需要的范围。这其中主要是降低C、Si的当量。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减振铸铁在不同工况(温度、振幅和频率)条件下的阻尼性能,并分别与相同碳当量的灰口铸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对辊轴筛筛片的磨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提高筛片的使用寿命进行了实验 ,认为用具有亚共晶典型组织的白口铸铁制造筛片 ,能提高耐磨度 ,其使用寿命为灰口铸铁筛片的 3~ 4倍  相似文献   

10.
以片状石墨非裂隙的观点,从灰口铸铁拉伸时G/m界面及基体微力学行为,联系到G/m界面强化及基体强韧化,设计了以Msh包围石墨及(F+M)双相钢基体的灰口铸铁优化组织,测得其性能与预期的吻合,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岛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对我国的创造社作家有着很深的影响,许多创造社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岛崎藤村作品风格的影子。文章所阐述的就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岛崎藤村对我国创造社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出生的贾飞,无论是和老一辈的实力派作家相比,还是和同时代的偶像派作家相比,贾飞的崛起文坛,都给予我们一些启迪:就创作而言,青春文学应该做到激情与才学的相互激荡;就文学而言,地方作家应该做到凝重与超越的双管齐下;就作家而言,"80后"应该做到传统与创新的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13.
作者基于汉字基本笔画起收笔中蕴含丰富的个人特征的设想,提出以手写汉字基本笔画为研究对象,抽取其中起收笔特征,形成特征空间,求得鉴定对象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并计算它与辞书中各书写者之间的广义距离,从而实现笔迹鉴定.该研究选用10位书写者,4种基本笔画,每种基本笔画采用10个样本进行实验.结果证实此方法完全克服了以往笔迹鉴定研究中结体依存性带来的不足,只需对少数基本笔画的研究就对全体汉字有效,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基本笔画的笔迹鉴定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930年代茅盾在《文学》上发表了大量的关涉"五四"作家的批评,为批判继承"五四"传统及推动"五四"作家的经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茅盾还敏锐地发现了部分"五四"作家在1930年代开始的新的转变,对此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示,这对于当时乃至后来人们对"五四"作家的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俗化”是“转型期”中国文学“欲望化写作”盛行的总体社会文化根源。文学可以写“性”,但应该停留在“人性”、停留在“美”上。在极大地满足了物欲的需求之后,该怎样为人类继续保留和创建一方精神空问,抵制心灵物化,使人类幸免于物质环境下新的沉沦与麻木,挽救“人”于新的“非人”境遇,这是当下作家创作所面临的时代新课题,解决不好这样的课题,算不得真正的时代作家……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创作日益陶醉于苦难叙事,其本质是作家对现实矛盾的技巧性躲避。阎连科的创作曾一度迷恋狂想中无望的乡村苦难,《受活》则显示了些许危机消解的转型。对乡土中国的困境与残缺生活展开极端描写的背后,呈现的是作家面对这个时代内心的荒凉。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并且满足商业化要求的欲望在日益压榨着作家的心灵空间,在文学上表现为一种冷漠的美学征兆。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转型表明,作家不应放弃对人生的希望和对世界的敬意,从而走出对苦难失真造作的阴影。  相似文献   

17.
理性和感性是一对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矛盾概念,它们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这种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构成了人的最重要的内在特质。人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使发展走向其自身的对立面,二者的最佳关系,应该在对于人的解放这一根本的观照点上来校正。据此,在最能充分表现这一矛盾的文学中,可以把创作主体划分为理性的作家、感性的作家、矛盾的作家和宁静的作家,它们在不同的底蕴上标示了不同的文化变迁的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此期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得到较快发展,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视野和优秀作品步入文坛,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主流,内容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反映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少数民族作家关心民生,张扬正义,表达心声,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并颇具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作家群在当代崛起,有赖于科尔沁丰厚的文化资源。具体说来,历史长河的投影、地缘优势的显现、宗教文化对艺术的催生、庄妃故里的灵光等,是科尔沁作家群崛起于当代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比大学低年级和高中阶段英语写作者在元认知策略上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两个阶段的写作者的元认知策略意识都较弱,均不太擅长使用元认知策略;第二,相比较而言,高中阶段写作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高于大学低年级阶段写作者;第三,对照高中阶段,大学低年级写作者的元认知策略及写作能力呈现逆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