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只有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个主体的优势,才能全面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对美、英、德...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江苏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创新资源融合力度不够、创新主体动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层次,促进创新省份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创新范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拥有其独特的制度逻辑。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在交易成本方面的异同,以此阐释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理论,考察了政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系。这对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学研联盟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虽取得了一些的经验,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得其在建设、运行管理各方主体责任不明、协同不够,高校(或科研单位)和企业两类异质型组织之间的互补、兼容、沟通、信任、凝聚力不足,冲突协调、知识共享、成员平衡贡献上存在缺失,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活力受到严重制约,只有不断健全与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法律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产学研联盟及其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是一种合作创新的新模式,其应用有很好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其概念与内涵进行解析。阐述当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明晰协同科技创新各主体在该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6.
三螺旋模式:产学研结合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结合的理想模式是:大学、企业和政府分别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的主体,三者地位平等,彼此既有分工又适度交叉。三螺旋模式之所以是产学研结合的理想模式,原因在于三螺旋模式满足产学研结合理想模式的要求。推进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当务之急是政府应改变领导与管理的角色定位,与产、学两方地位平等,成为产学研结合不可或缺的政策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7.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转变。本文以瑞安市"政用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例,分析瑞安市协同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根据县级城市实际情况结合创新合作模式,提出推进瑞安市"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研究》2016,(5):65-68
为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利益协同机制问题,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辽宁省三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利益分配、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比较,剖析其利益协同机制。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利益协同机制的关键要素为知识产权界定、主体权益分配与研发风险补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引导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实施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高度协同,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促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政府引导下政产学研组成的科学城协同创新主体,发挥创新联盟主体的优势互补,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政府引导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应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影响协同创新联盟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析联盟主体参与意愿、政府的激励力度等因素对协同创新体系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的监管意愿对企业与学研方的策略选择影响显著,且企业更加敏感。政府的奖惩措施、消极合作的机会损失对企业与学研方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学研方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联合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在内的众多主体和力量.校友作为高校所独有且珍贵的资源,除了其本身可以直接提供的各类资源外,还是高校拓展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本连接的重要节点.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在以往校企合作、产学研研究的局限性上,强调校友群体在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资源导入作用和连接作用,最后提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校友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高校加强校友资源开发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2.
萍乡市地方政府在面临不得不走协同创新道路以及具备走协同创新道路这个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是尊重市场规律的顺势而为;其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验做法,也是老工业城市产业升级的成功路径。协同创新中出现的合作稳定性欠佳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需要中央政府从顶层设计层面高位推动以及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2011计划"开展以来,以高校为中心的各级各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陆续成立,但理论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解仍未有共识,影响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边界理论、契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协同体的边界、协同体的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外部制度环境演化和变迁规律尝试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架构: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资产专用性,增加了产、学、研各主体之间交易费用。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形成一个组织来替代市场,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企业边界理论确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容——协同体的边界;契约理论重新阐释了协同体治理结构——系列契约的优化选择;制度变迁理论则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外部制度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配套制度改革与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经济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园区作为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战略实施的主体,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可作为空间。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协同创新战略成为科技园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新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刺激了科技园区与地方高校等协同合作与创新。但是协同创新也表现出主体协同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与产业链脱节、协同创新机制障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其协同创新状况分析总结,对协同创新表现出的问题提供整改建议,以期为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洁  冒益海  吕心力  龙小芳 《科技资讯》2015,13(2):205-206,208
该文在调查研究中科院常州中心6家研究院所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与运营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中科院常州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经验、优势、问题、不足,针对产学研协同的范围过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缺乏专业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内容着手,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协同创新建设成效和推动其迅速高效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就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日,以“产学研联盟建设与协同创新”为主题的“2008名校校长相约张江——话说产学研”论坛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举行。此次论坛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提供了平台,共有来自大学和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领导,以及首钢、张江集团、微创医疗等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负责人围绕"产学研联盟建设与协同创新"相关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和发言。本刊特此摘选了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和部分高校领导讲话中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7,(5):17-2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协同创新分为准备阶段、运行阶段和延伸阶段,从知识互动、战略协同和组织结构设置3个维度探讨协同创新的实现过程,并论述了政策、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18.
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和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初步剖析入手,在简要叙述地方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内涵、协同创新共同体面临的问题、协同创新路径和办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基于政产学研耦合模式的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过程和要素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构建了包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产出、环境、过程、结果这五个一级指标的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不仅包含了下一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而且还考虑到了下级指标之间的互相影响,符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中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而不相互独立的实际情况,并且所得的研究成果又助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