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温上升时,合成纤维内溶剂融化为液体,纤维恢复原状,由粗变细,织物变为稀疏,于是增大了织物的通风透气性,散热快,人体就凉爽。二是用变性处理的方法制成。用一种能起调温作用的化学恒温物质附在织物上,使服装经化学变性近年来,在众多具有特殊功能的服装中,国外又出现了可以调节温度的服装,其制做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用含有溶剂和气体的空心管状特种合成纤维制成。当气温下降时,合成纤维内溶剂受冷凝结,纤维体积增大,进而占据空间,其中气体使纤维膨胀变粗,于是织物变得紧密,保暖性就大大提高。当  相似文献   

2.
控温混纺衣料 它是由日本一家运动衣料厂与美国航天管理局的科学家共同研制成功的。其材料的制作方法是,在聚酯、再生纤维的混纺面料上真空蒸镀一层在高温下能熔化的铝。因而,它对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反射,比一般棉布服装强50%。 调温聚醇衣料 美国开发了一种对温度反应特别敏感的调温型防寒材料,实质上是利用聚乙醇等的热贮存和释放性。实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采用这种可随温度改变而自动调节的热反应纤维制成的衣服,能适应温度和环境的突  相似文献   

3.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134-134
为了实现超速数据处理,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光学质量和传输光学信号能力的有机材料,并使这种材料可以与芯片技术集成而制成只有手指甲大小的芯片。  相似文献   

4.
英国科学家使用一种被称之为锑化铟的材料,制成了一种隐形装置。这种隐形装置能通过改变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产生出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呈“负发光”的物质,从而使物体隐形。如将这种可“负发光”的隐形装置用于军事装备上,夜间就无法发现潜伏的或运行的坦克、大炮和装甲运兵车等。这可谓是军事战略上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3,(10)
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及其工业化 。该项目特点:制成了目前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最细的超细纤维,其直径为0.2~0.5微米;制成了具有开口式微孔和离型效果的超真人造麂皮,其各项技术及产品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创新点:实现了高组成比组分构成共混纤维的分散性;超细纤维细度达到准纳米级;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项目是一种极具应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纤维材料,可广泛用于服装产业、军工及装饰材料等多种领域。特别是在首都将有巨大市场潜力,可应用于高级服用面料;家用、汽车用高级装饰材料;旅游箱包、旅游…  相似文献   

6.
明年夏天,一种奇迹般的服装就会在意大利的商店里出售。穿上它以后,你就不会遭受热浪的袭击。这种衬衣是用一种能保持人体温度的特殊面料制成的。当人体感觉冷时,为了减少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将纤维加入混凝土中,制成了一种重量轻、抗裂缝并且更耐久的可弯曲材料。研究者说,这种已在日本、韩国、瑞士和澳大利亚得到应用的新型混凝土2005年夏将首次在美国投入使用。用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并非新事物。但密歇根大学研制出的这种纤维混凝土抗裂性比目前修建人行道的材料高500倍,重量也轻40%。混凝土是水泥、水以及沙子或砂砾的混合物。在修建桥梁和建筑物时,通常使用金属丝或金属条来加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近日,捷克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绷带,并已经投入工业生产。用于制造绷带的材料是一种被称作“纳米纤维”的材料,这是一种极其细小的合成纤维。这种纤维本身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其形状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有关专家称,利用“纳米纤维”制成的绷带之所以有如此功效,是因为它可以吸附细菌和一些个体稍大的病毒分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服装形态与服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形态是服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随着一条条件下的元素的增加,服装形态变得越来越丰富,人,面料是服装形态的主要元素,服装的内空间的变化,服装面料中的欧普艺术和闪光面料均能使服装形态动态化,服装形态具有时代性,延续性,渐变性特征,分析服装形太的根本目的在于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采集43种国产精纺毛料,用KES—FB风格仪测试出试样的16项基本力学指标,用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男士西服面料和90年代开发的女士服装面料的风格评价方法评价面料的成形性和手感性能,发现目前的国产精纺面料仍然主要适合制服类服装,很难找到适合悬垂类和宽松挺括类服装的精纺毛料。同时,目前国产精纺毛料用做男士西服面料时手感好的不多;用作女士西服面料时与化纤面料相比手感的客观评价值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服饰审美的新形势下,单一的纺织面料设计已不能完全满足服装设计师的需求,服装材质的选择与设计不仅仅局限在纺织面料上,研究各类材料创新组合的再造设计及开发新材质的立体肌理设计在服装行业里日趋重要。运用现有材质进行改造设计,是一种全新观念的体现,是服装艺术中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它将引导和预测未来服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特殊服装需求的增加,服装新面料也更加多彩多姿。 环保布 美国两家公司合作生产的这种环保布,主要是利用回收的饮料瓶(含80%)制成纤维起绒后织成,其手感、强度、色彩、牢度及缩水率毫不逊色于用正宗聚酯原料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由于生产这种布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名环保布.用其加工成外、上衣等服装,贴上环保标志,很受环保专家及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供能的发电服装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电子研究所的3名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供电的人造合成纤维服装。这种能供电的人造纤维表面覆盖着一种非晶体硅涂层,由紧密压在一起的三层压条组成,其结构很像我们常见的计算器的太阳能电池。当阳光照射在这种材料上时,这种材料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服装里。这种服装供应的电能完全可以满足随身所带的如MP3唱机、移动电话和掌上电脑等设备的用电。比如,你的掌上电脑没电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会倾听,并能发出声音的布料。 这种纤维的应用途径包括:利用它们制成本身就是高灵敏度麦克风的衣物,用来捕捉声音或监听身体机能:或者把它制成细丝,用来测量毛细血管的血流或者大脑的血压。  相似文献   

15.
采用KES织物风格仪和织物厚度仪对与织物悬垂性相关较强的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厚度进行测试,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4种面料的悬垂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挑选出一种悬垂性能与理想试样最为接近的面料,代替理想面料,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使成衣的造型完美,为服装设计师选用面料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6.
防震服     
《创新科技》2001,(3):22-22
这是一种由英国考文垂大学名叫Navin Sood的研究人员专门为职业的救援者设计的防震服。这种可膨胀的防震服能为救援者在地震刚刚过后的余震中提供临时的保护。这种地震服是由强韧、轻便和防水的材料制成。边界处设有可充气的汽垫。当救援者必须挤进乱石堆里时,借助服装磁力与可分离的口袋,能使救援者更灵活地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特殊工作环境的新型防护面料.采用了新型复合结构,最外层为功能性面料,拒水、拒油,防止沾污,抗静电,耐磨;第二层为特种复合膜形成双组分复合膜;最内层是网眼锦纶经编织物,可使产品贴身穿着.这样既得到了良好的防毒剂和透湿性能,又防止了膜的机械性损伤,使服装能适应邮政等特殊工作环境需要.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综合性能优越,功能全面,可作为应急状态的防护产品。  相似文献   

18.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4):516-516
今年8月美国科学家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计算机存储设备。该设备利用电子自旋来读写数据,能以更小的空间存储更多数据,处理程序更快而且更加节能。科学家称这种材料为“杂交半导体”,由有机材料和一种称为三氰基甲基钒(vanadium tetracyanoethanide)的特殊磁聚半导体制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夏布面料的服装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布是以苎麻纤维为原料手工编织而成的一种传统平纹织布,其织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更因自身吸湿、透气、坚韧、防虫防蛀等性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夏布面料由于受到材料与加工机器的限制,所织幅宽多为60cm,无法达到普通服装的裁片要求.通过分析人体功能需要和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女装160/84型号为设计原型,探讨以分割线处理和异种面料拼接的方式进行适合夏布幅宽的服装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丝绸及纤维产业的发展沿革 1、发展历史中国是丝绸之乡,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在古代加工能力低下的时候,真丝纤维由于其纤维的长丝特性,在面料加工及制成上具有其它短纤维制品无法比拟的易加工特性而使丝绸制品的多样性在古代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由于丝绸制品来源于动物昆虫纤维,具有轻柔、飘逸的风格。而产量又受到严重制约。所以人们给予了“纤维皇后”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