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南 《青年科学》2009,(4):39-39
如今视力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近视眼、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等视力问题大部分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用眼过度有关。提到爱护眼睛,一般人首先会想到用眼卫生,但专家提醒读者,除了要科学用眼外,饮食常常也是影响视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邵武市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邵武市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屈光不正和儿童盲等常见眼病在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分级-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12个行政村(居委会),共调查15411人.其中城区3个单位,4411人,占样本总量的28.6%;山区5个单位,5142人,占样本总量的33.4%;近郊4个,5858人,占38.0%.结果 在14118例受检者中,视力严重损害者共436例,624只眼.其中,白内障415只眼,占66.51%.其它依次为角膜病(6.09%)、眼底病(5.93%)、青光眼(5.13%)、屈光不正和弱视(4.65%)、眼外伤(4.49%)和翼状胬肉(2.88%).结论 本调查结果提示我省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应以治疗白内障为主,以及青光眼、眼底病等我省致盲率较高的眼病和儿童盲及低视力与屈光不正等.在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我省防盲治盲规划是消除可避免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眼睛是人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提高眼睛的视力,预防和改善眼病,确保眼睛健康,是一项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本文就家庭生活中如何提高眼睛视力,预防和改善某些眼病的有关举措作一概述.1、训练眼睛肌肉可以恢复视力在现代生活中,过度使用眼睛的情况在不断增加,许多人经常诉说视力降低的苦衷.视力降低的原因之一是管理眼睛机能的三种肌肉过度疲劳、老化变硬和失去弹性.这三种肌肉是眼球内的虹膜、睫状体和司眼球转动的眼外肌.实践证明,对上述三种肌肉进行训练,可以取得恢复视力的效果.具体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台式荧光灯进行光线明暗训练,以锻炼虹膜.二是进行15点纸训练,以锻炼睫状体和司眼球转动的眼外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8例20只眼,单纯白内障手术3只眼,白内障手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17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10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7只眼)。一期植人人工晶体17只眼。结果术后16只眼眼压正常,占80%,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3者占7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根据发作时房角是否开放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持续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是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强调膨胀期前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影响视力因素。方法:对405例45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月 ,<0.5者130眼(28.8%),0.5~0.9者184眼(40.7 %),≥1.0者138眼(30.5%)。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 :术后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及失代偿、后囊混浊、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偏位、术后屈光不正及术前、术后合并眼病。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 ,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减少术后屈光不正可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眼科资源取得较快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内障、角膜病、沙眼、青光眼、眼底病、屈光不正等主要眼病的患病率也有较大变化。文章根据最新资料,从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白内障、角膜病、屈光不正、眼底病、青光眼五种主要致盲眼病的现状。在部分城市医院已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和国际一流水平的优秀专家,但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设备完全依靠进口。在眼科基础研究方面,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未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和重大建树,总体优势还未形成,需要在政策导向和政府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01,(8):58
影响视力的因素很多,如用眼习惯、用眼强度等,这已广为人知。然而,研究表明,一些视力的进行性减退,可能还与服用某些药物有关,这一点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1.抗生素 抗生素引起的视力损害,一般与过敏性体质有关。如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使眼结膜充血、水肿、刺痒和异物感,严重者角膜可出现白色分泌物,甚至角膜溃疡。 2.磺胺 磺胺可使视神经乳突发水肿,造成急性近视。 3.类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可的松、强的松等,长期使用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引起眼内压升高,诱发眼部感染、青光眼及白内障。 4.抗疟药 如奎宁、氯奎…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内障是重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多数病人的视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手术脱残,主要是由于基础眼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其中部分因素能够通过对症处理,使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相当大部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低视力。因而术前详细检查、术中熟练操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急性闭角青光眼,又称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特别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两性的发病比例约为1∶2。常两眼先后(多在5年之内)或两眼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视力急剧下降;角膜水肿、瞳孔呈卵圆形散大且带绿色外观;眼局部呈现明显的混合性充血,伴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烧。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科疾病,它是指眼睛内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的晶体失去透明性,变为混浊,并阻碍光线通过,使人看不清物体的一种眼病。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白内障,它的自觉症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眼睛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1.6公里的远处。鹰的视力却超出人视力的八九倍。它的视力在高处飞时是远视眼,在低空飞时是近视眼。猫头鹰的眼睛比其它动物有众多特殊感光细胞——圆柱细胞,其夜间应视能力特别强。有趣的是,它的两只眼睛能轮流休息,真是名副其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蛙、海龟、四眼鱼、海豹和鳄鱼等动物的眼睛能水陆两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  相似文献   

13.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5,2(1):49-51
广西猫儿山昆虫考察中采到一只罕见的眼蝇,为似眼蝇属的一新种;似眼蝇亚科在中国则为初次发现,使我国眼蝇科区系四个亚科均有了代表。  相似文献   

14.
长期在电脑荧光屏前工作的人,很容易出现视觉模糊、视力下降及眼睛干涩、发痒和畏光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电脑眼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3只白内障患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天、1周、3月术眼视力≥0.8者,分别为27.38%、28.14%、28.14%;视力介于0.4~0.6者,分别为58.55%、63.12%、65.02%;视力≤0.3者,分别为14.07%、8.74%、6.84%。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皱褶、重度炎症反应、高眼压和后发障,术后1天、1周、3月发生率分别为11.79%、36.50%、2.66%、3.42%和0;3.04%、.52%、2.66%、3.04%和0;0、0、0、1.14%和8.37%。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和创伤小、复明快、并发症少,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治疗3年以上资料完整的弱视儿童,随访观察,根据弱视眼弱视性质的不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各家的疗法,给以综合疗法治疗,结果:86例156眼中痊愈114眼,治愈率73.12%,基本治愈率87.80%,进步16眼,进步率10.25%,无效3眼,无效率为1.94%,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是满意的,其治愈率比采用单纯一种方法更高。  相似文献   

17.
《科技园地》2005,(3):41-41
随着电脑的普及,操作电脑几乎成了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许多人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整天注视电脑荧光屏.时间长了,很容易患视觉疲劳,甚至诱发其他一些眼病,如青光眼、干眼症等。因此,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应该注意眼睛的养护。  相似文献   

18.
2485例眼科住院病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院近10年2485例眼科住院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内障发病率最高,占住院总数的34.53%,其中老年性白内障占79.83%,占住院总数的27.57%,眼外伤居第二位,占住院总数的13.00%以青年男性为多;青光眼占11.31%,以急性闭角青光眼为多见。通过统计分析,间接了解我省眼病的发病情况,为今后我省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的眼睛在儿童期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在7岁以前,各种原因引起的视力不良都可影响儿童的眼睛发育。如果不及时矫正,配戴眼镜,将会加重视力不良,甚至引起弱视;如果眼镜选择不合适,视力不仅不能提高,相反还会下降。那么,家长为孩子选择眼镜应注意那些事项呢? 首先应考虑儿童的眼睛特点。儿童的眼睛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应每隔6—12个月更换新镜一次。  相似文献   

20.
长期在电脑荧光屏前操作的人,容易出现视觉模糊、视力下降及眼睛干涩、发痒和畏光等现象,医学上称为“电脑眼病”。 长时间看电脑荧光屏,会使人体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经质消耗过多,导致视力暂时下降。每天连续看电视3-5小时或操作电脑2-3小时,视力便会因视紫经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