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近日,有热心读者在《科技导报》博客(http://www.kejidaobao.blog.sohu.com)上留言或致电,询问我刊封面"科技导报"四字是由谁题写的。为了解答读者的疑问,本刊编辑部特约原《科技导报》总干事、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谢善骁来信回答上述问题。同时感谢各位读者的关心。  相似文献   

2.
 2018年是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科技导报》约我写一篇小文,内容不限、思考月余,我想还是谈谈师老与生物材料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科技导报》的同志约我写一篇关于中国科协的历史与辉煌的文章,以为庆祝之意。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科技导报》是我参加工作后比较喜欢的一本杂志,不过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可以说,我从《科技导报》中获取了很多关于"三农"问题的知识和信息,也看到了《科技导报》的一份社会责任。但后来由于工作辗转,我没有连续订阅《科技导报》。今年,我抽空订了几期,一则是想从杂志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二是想看看我的"老朋友"在这几年的变化。但当拿到手时,我发现贵刊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导报》网站:http://www.kjdb.org《科技导报》主页:http://www.kjdb.org/CN/volumn/home.shtml《科技导报》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6909《科技导报》微博:http://weibo.com/3380074594《科技导报》微信:STReview《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会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被CA、CSA、Ulrich、IC、  相似文献   

6.
 我与中国科协《科技导报》接触源于2004年参加“中国科技期刊百篇优秀论文评选”,之后成为《科技导报》审稿专家和编委,并先后参加过《科技导报》5~6次主编工作会。此外,我还多次参加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与科技导报社承办的每月一次的“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推荐论文评选活动,我自己也在一直努力为《科技导报》撰稿、组稿。从这些经历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科协的温馨和《科技导报》的发展,不自觉将自己融入了科协、融入了《科技导报》。  相似文献   

7.
 感谢张勤教授写了一篇题材重要、观点鲜明、论述清楚的好文章——“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思考”,感谢《科技导报》发表了这篇文章并组织讨论相关学术规范。这正是我思考再三、有话想说的题目。  相似文献   

8.
读者之声栏目着力反映科研一线人员的声音,主要包括:①对《科技导报》刊登的某篇学术论文或其他栏目的某篇文章的评论或感受;②对《科技导报》某个栏目内容的意见和建议;③对《科技导报》办刊提出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与中国科协《科技导报》接触源于2004年参加中国科技期刊百篇优秀论文评选,之后成为《科技导报》审稿专家和编委,并先后参加过《科技导报》5~6次主编工作会。此外,我还多次参加了中  相似文献   

10.
 我的的确确有一个梦,这就是“《科技导报》梦”我并不是在《科技导报》创刊时就认识的它。大约是在1983年底以后,我才有机会认识到《科技导报》的存在。那时候,我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而《科技导报》是大约20世纪田年代初由一批留美著名科学家在美创办的。不久,它从美国迁到国内来办,经过一两次转点,最终成为中国科协主办的一份学术刊物。现在,《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主办的唯一一份机关学术旬刊。每一期的封面右上角都印着相关的字样。  相似文献   

11.
 2015 年已经过去,2016 年阔步前进。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科技导报》全体同事向广大读者、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2015 年,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导报》编委会的辛勤努力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导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6 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每次收到新出版的《科技导报》,我都是前前后后统一看一遍,碰到与我熟悉的同志专业对口的资料时,我必选择到附近的复印社复印后寄给他们,让他们与我共享和提高。我常想我做不了大的贡献,但从交流着手也是一种小小的推进吧。此外,对于《科技导报》我还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科技导报》2009年第1期刊登的“2008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一文.将“提出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列为2008年中国10大科学进展首位。最近,我在科学网“博客”栏目(http://www.sciencenet.cn/blog/)张志东和王志明的博客上看到两入对“伊辛模型”三维破解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栏目着力反映科研一线人员的声音,主要包括:①对《科技导报》刊登的某篇学术论文或其他栏目的某篇文章的评论或感受;②对《科技导报》某个栏目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以前经常在武夷山老师的博客上拜读他的文章,没想到居然会在《科技导报》上看到武老师的文章,令人倍感亲切。武老师在"城市规模多大为好"一文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我是从事科技期刊分析工作的。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期刊数据,《科技导报》的影响因子是0.792,在其所属类别中的位置为中上。但其单篇引用频次较多的文章是偏软科学的,而《科技导报》目前的定位是要朝着Science和Nature的方向迈进,同时又  相似文献   

17.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P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  相似文献   

18.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  相似文献   

19.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面图片说明"中介绍该研究成果及学科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新近进展。欢迎博士生以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在《科技导报》发表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正>《科技导报》的内容很有特色,多学科研究和综述论文为主,兼顾科技信息、科普、访谈、文摘、观点等。我的感觉是《科技导报》的读者群和Nature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