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9,(21):I0004-I0004
别名:白夜猫子 分布:新疆、黑龙江、辽宁、陕西等地冬候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猛禽。全长约6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具褐斑。眼部和面盘稍染浅褐色;头顶杂有少量黑褐色斑点。下体腹部具有窄的褐色横斑。嘴为铅灰或黑褐色。爪灰褐,端黑。  相似文献   

2.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雄鸟全长53~68厘米。额、头顶和耳羽为黑色,脸的裸出部分为金黄色,头顶有一对蓝色肉角,发情时能膨胀突出。颈为红色,上体粟红色,布满白色带粟红色边缘的眼斑。下体为烟灰色,带暗色羽缘。尾黑色。雌色上体褐色,布满白色圆斑及黑杂纹,下体及两胁为暗褐色并杂有棕色和灰白色羽缘。尾黑色。  相似文献   

3.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3,(13):6-I0004
中型猛禽。全长45~60厘米。重约500~700克。面盘显著,眼先为黑褐色,余部为灰白,背部为褐色;尾羽为淡褐色,飞羽为深褐色,杂以灰褐横斑。腹部淡灰黄色,杂有褐色羽干纹.腿上有污灰色绒羽,并有浅褐色斑点。嘴黄色,爪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相似文献   

4.
<正>别名:花梨鹰、鸭虎分布:新疆、青海(国彖二级保栌鲂物)中型猛禽。全长约50厘米。上体多为褐色而略具黄斑,与翼间的深褐色成对比,尾具狭窄的白色羽端,下体偏白,且纵纹较多。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浅黄色,脚浅黄色。栖息于开阔的农田、草地、河谷或山丘地区。以雁鸭等为主要食物,也吃小型兽类。筑巢于悬崖峭壁的  相似文献   

5.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5):I0004-I0004
<正>别名:寿鸡、灰斑角雉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陕西、湖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长约60厘米。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有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头部、颈环及喉下肉裙周缘为黑色;脸、颏的裸出部位及头上肉角均为蓝色;后头羽冠为橙红色。嘴角褐色。脚粉红,有距。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尾羽栗褐色,有黑色和淡棕色横斑,脚无距。栖息于海拔1600-30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有时也到35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甚至裸岩地带活动。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果实和种  相似文献   

6.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09,(15):I0004-I0004
大型鸡类。全长96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深褐色,头和颈部为灰黑色;耳羽簇白色,短角状;脸部裸皮鲜红色。飞羽浅棕褐色。腰和尾羽基部白色;尾羽较长,末端转黑;中央尾羽长而上翘,羽披散下垂如散发状。嘴粉红色。脚珊瑚红色。雄鸟有距。  相似文献   

7.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3):I0004-I0004
<正>别名:角鸡、松鸡分布:青海、甘肃、宁夏、四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  相似文献   

8.
<正>别名:猴面鹰分布:河北南部、山东至长江以南各省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全长35厘米左右,上体暗褐色,具棕黄色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型,有暗栗色边缘。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嘴黄褐色,爪黑褐色。栖息于山麓草灌丛中,以鼠类、蛙、蛇、鸟卵为食,筑巢于隐蔽的草丛间。每窝产卵2-4枚,乳白色。  相似文献   

9.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09,(7):I0003-I0003
绿尾虹雉为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有一簇青铜色至红铜色的羽冠。上体羽毛多呈紫铜、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部羽毛为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黑绿色,下体黑色,嘴角灰色。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  相似文献   

10.
别名:大冠鹫、白腹蛇雕分布: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中型鹰类。全长61~73厘米,头顶具黑色杂白的圆形羽冠,覆盖后头。上体暗褐色,下体土黄色,颏、喉具暗褐色细横纹,腹部有黑白两色虫眼斑。飞羽暗褐色,羽端具白色羽缘;尾黑色,中间有一条宽的淡褐色带斑;尾下覆羽白色。喙灰绿色,蜡腊黄色,爪黑色。喜欢在林地及林缘活动,多成对活动。每年3~5月繁殖,产卵一枚,卵色乳白或黄白色杂以红棕色污渍。营巢于高树  相似文献   

11.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3,(19):I0004-I0004
大型猛禽。全长110厘米,体羽主要为黑褐色,头被以污褐色绒羽;颈裸出,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近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嘴黑褐色,脚灰色,爪黑色。  相似文献   

12.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0,(11):I0004-I0004
<正>别名:孔雀鸡分布:云南、海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孔雀雉雄鸟全长65厘米左右,雌鸟长约50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布近似白色细点和横斑。头顶有发状冠羽。背、两翅及尾部均具金属蓝稍带紫色大型眼状斑。嘴为  相似文献   

13.
别名:貂、貂鼠、赤貂、黑貂、大叶子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紫貂体躯细长,四肢短健,体型似黄鼬而稍大,体长40厘米,尾长12厘米左右,体重0.5-1.0千克。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具5趾,爪尖利弯曲。耳大直立,略呈三角形。尾毛蓬松。体色黑褐,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淡灰褐色,耳缘污白色,具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一名猎人在加拿大西北地区捕获了一只"北极熊"。但人们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只熊白色的皮毛中存在褐色的斑纹,同时稍有驼背的它还有着不同寻常的长爪子。实际上该生物的母亲是一只北极熊,父亲则为一只灰熊。虽然杂交在这两个物种的圈养交配中已经被证实可行,但这是首次在野外环境中发现。从那之后有更多的发现表明物种杂交并不是个别事件。为此,生态环保主义者表达了他们的担心:气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甘肃中型水鸟。全长约44厘米。上体灰色。头、上颈黑色;眼上下各有一半圆形白斑;颈项、腰、尾白色。初级飞羽,以白色为主,有黑斑,次  相似文献   

16.
<正>别名:棒槌雀分布:在大陆分布较广为留鸟,台湾为旅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型猛禽。全长20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都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  相似文献   

17.
别名野驴、骞驴分布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有蹄类。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黄棕色,在冬季则变成浅棕色或棕褐色;颈的腹侧、胸、体侧、腹均为白色,与背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线。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带,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好集群生活,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在下旱的环境中会找到合适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来饮用,还可以供藏羚等有蹄类动物饮水。(魏明供稿)珍贵濒危动物 西藏野驴@魏明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0,(9):I0004-I0004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银灰至近白色,羽缘混些许棕色。头顶暗红色,具稀疏黑色发状羽;头、颈的三分之二为黑色;眼下有一白斑。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黑色,延长而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尾羽灰黑色。嘴为淡绿色,脚黑色。雌鸟上背有淡棕褐色的蓑羽。  相似文献   

19.
尼泊尔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对活女神的崇拜都很虔诚。根据印度教圣典,女神是难近母智慧女神的化身,亦是力量神的象征。在加德满都老王宫对面,有一座三层白色小楼,所有窗户都呈褐色,门口两座石狮忠实地守卫着它的主人。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而显得老旧,但源于17世纪马拉王朝鼎盛时  相似文献   

20.
正体型娇小,性情温雅,机警胆小。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眼先、额和前顶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及颈部的2/3为白色。飞羽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黑色。嘴黄绿色。脚灰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