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纽约股票价格暴跌虽未引发一场经济危机,但“黑色星期一”的阴影却依然笼罩着华尔街股票市场。那些股票交易老手们变得更加谨慎,致使纽约股市日趋冷清。人们对股票价格再度暴跌的可能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钛产业产生严重影响 近几个月来,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欧洲及全球,引起了全世界金融系统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且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以美国华尔街金融巨头为代表的银行体系陷入了困境,股市、楼市暴跌,全球经济明显放缓,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担忧和恐惧。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1998,(7)
东亚、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上的后果数月来一直是全世界的头条新闻。股市、货币暴跌;证券商和企业无论大小纷纷倒闭;对经济增长的预测直线下降。然而直到现在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给那些穷人和  相似文献   

4.
从10月19日全球性股票骤然暴跌以来,西方主要金融市场至今仍在起伏动荡。股市行情变幻莫测。此次剧烈震荡是资本主义世界各种可测的和难测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正透过股市动荡的表面现象探索其内蕴,分析起因,推测影响,研讨对策,并注视世界经济、金融的新动向。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界专家和学者举行座谈会,就这次股市风暴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其中有不少独到的新颖的见解,给人以启迪。现将座谈会纪要整理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5.
1、西方经济持续衰退。美国经济自199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衰退,1992年年初曾出现复苏势头,但进入4月份以后,复苏步伐明显放慢。德国统一加重了德国的财政负担,东部地区经济情况恶化,西部地区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1%,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市暴跌与经济滑坡相互交织,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0.4%。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经济都不景气,经济不景气成了1992年影响西方各国政治、社会形势的关键因素。 2、欧洲货币体系大危机。1992年9月,一场近几十年来最为猛烈的金融风暴席卷西欧,欧洲货币体系遭受到自1979年创立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时事点评     
10月7日,由于受日本经济财政兼金融大臣竹中平藏当天关于不良债权处理问题讲话的直接影响,东京股市再次受到重创,暴跌不止,以8688暴跌不止,以8688点收盘,刷新了自1983年6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同样,由于受到投资银行对通用电气和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做出不利评估的影响,美国三大股市指数9日也猛泻不止,其中道-琼斯指数跌至1997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纳斯达克指数创下6年来的新低,标准普尔指数则降至1997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日股市如此大规模的下挫与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前景不太看好密切相关。在日本,投…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人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是否已进入第二轮,还有待讨论。甄炳禧:迄今为止,东亚金融危机经历了五个阶段.目前危机正处于第五阶段。这一次危机并不是第二轮的开始,而是危机进入了新的阶段。迄今为止,东亚金融危机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去年7月起,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第二阶段:去年10月下旬,国际投机分子袭击港币,为保护联系汇率制,香港政府不得不提高港元利率,接着香港和中国内地深、沪股市大跌,并引起全球  相似文献   

8.
1979年至1982年,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企业开工率降低到战后最低水平;货币信用领域剧烈动荡,许多银行相继倒闭。但是,从去年12月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回升,到今年2月已回升1.9%。美国官方人士欢欣鼓舞,宣传美国经济“现在已经走上了健康的回升道路”,“我们无论往哪里看,几乎都看到经济在恢复”。西方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这次经济回升虽不致于象1980年8月出现的回升那样中途夭折,但也只是一次虚弱的回升。  相似文献   

9.
利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每一次调整都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分析我国近几年来股市波动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发现,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总是负相关的,理论上利率对股市的干预效应在实践中难以得到验证,股市的波动更多地受到来自利率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利率干预股市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实践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18个月中,我们强调对美国经济增长高于业内预期的上升风险。有利的金融条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有力的全球经济复苏是这一预测的基础。即使是讨论相当多的软着陆到目前为止也并不象预期的那样顺利。虽然在消费品和住房市场方面增长显著减缓,但随着领导层很快转向出口和资本消费,美国经济的抗御力仍继续令人惊叹。那是当时的情况。现在我们认为增长的可能性正在转向下滑。能源价格上升仍然威胁美国的增长,虽然美  相似文献   

11.
美国经济今年不会衰退;西方经济都在增长;估计近期内西方不大可能重蹈两年前“股灾”的袭辙.今年以来,西方主要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大幅度上升。经济学家们又纷纷在预测,两年前发生的西方股市狂跌风是否会再起?近期西方经济前景如何? 根据西方几大股票交易所的统计,到今年9月初,东京和纽约股票市场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20日,刚当选总统才20天的塞迪略在外资流入锐减、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枯竭的情况下,宣布新比索贬值,没想到由此新比索失控狂跌,以致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国际上短期流动资金,即所谓“热钱”流动出现暂时的收缩、减缓以至停滞,对拉美、亚洲等地区股市产生强烈冲击,也给美国政治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强烈冲击“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不少国家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市应运而生,并被投资者看好。由于90年代初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不振、国际利率持续低落,国际资金因此较多地流入这批新兴市场国家,那里的股市交易呈现一片活跃。现在墨西哥作为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3.
展望90年代的西方经济,西方舆论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预测:一种认为,90年代很可能是20世纪中最繁荣的10年;一种认为,90年代的经济形势略好于80年代;一种认为,90年代的经济形势比80年代还要差一些,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放慢。人们主要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影响来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对各种因素可能变化的分析和判断不同,因而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也完全不同。美国《商业日报》主编埃里克森认为,只要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和另一次石油禁运或者类似的大灾难,90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遵照毛主席这个教导,我们从去年九月开始,进行了液体射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功地在一台自制插齿机上实现了射流让刀。实践证明:射流技术并不象一些资产阶级“专家”、“权威”吹嘘的那样神乎其神,高不可攀,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  相似文献   

15.
论述欧洲统一大市场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纺织品贸易的新措施,探讨了这些新措施对我纺织品出口地位的影响.得出这些新措施对我纺织品贸易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象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严重.中国对欧美的纺织品出口仍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美国经济成了西方经济的“优等生”,从复苏、回升,到出现较高的增长率。本来,经济增长应该对执政者有利和产生其他有利影响,但是现在却出现三个反常现象:一是公众仍然对自己的处境普遍不满;二是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大败,失去了参众两院;三是美元没有坚挺,反而发生历史性暴跌。目前看来,克林顿面临和为之苦斗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不论从起源,功能,还是实证分析,中国的国有企业并不可能成为象私有企业那样的市场主体,不是真正的企业,因此只能采取非经济手段进行管理,除非彻底实行私有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som网络-灰关联分析-BP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som网络-灰关联分析-BP网络预测模型,用于股市收盘价的预测.首先采用som神经网络将特性分散的样本划分成不同的子类,然后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解析了各影响因子对股市收盘价的影响程度,以反映股市收盘价的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变量,构建了股市收盘价的BP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灰关联分析,可得出各凶子对股市收盘价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能为股民提供参考;基于BP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准确,通过对所采集的股市数据进行测试,证实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间,美国国会参院提出规定信用卡利率上限的议案,顿时就象捅了马蜂窝一样,引起了银行界的一片恐慌,成了纽约股市大跌的直接导火线。有关信用卡这种小小的塑料卡片的一些问题变化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风波呢? 信用卡(Credit Card)起源  相似文献   

20.
刘国山  王璐  刘亚 《河南科学》2020,38(7):1033-1042
极端冲击(例如战争和金融危机)会导致股市波动剧烈.提出5种增强的混频模型(GARCH-MIDAS),可以捕捉非对称和极端冲击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样本内的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明显的波动率聚集效应和杠杆效应,并且负面的极端震荡会导致较高的波动性.而样本外的MCS和DM检验结果则清楚地显示出EGARCH-MIDAS-ES模型最适合预测股市波动率,该模型在短期波动中纳入了非对称效应,长期趋势中加入了极端冲击的影响.此外,稳健性检验证实,与标准GARCH-MIDAS模型相比,增强的波动率模型在统计和经济方面均可产生更好的预测结果.通过考虑极端冲击,为股市波动率预测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