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纵向地表下沉的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的信息可明显反馈围岩和初期支护的稳定状态,要实现信息化施工和控制施工中产生不利环境影响,必须了解和掌握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的变化趋势.基于南京地铁2号线钟灵街马群段浅埋暗挖隧道矿山法施工中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的实测资料,分析总结了相应条件下隧道施工中地表和拱顶下沉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得出浅埋暗挖隧道沿纵向开挖时对工作面前后的主要影响范围,分别为1.5D和3D(D为隧道跨度),变化趋势为缓慢下沉快速下沉收敛稳定;并根据滞后的拱顶下沉与地表下沉趋势的一致性,提出可以通过施工中纵向地表沉降的规律预测拱顶下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地铁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是衡量与检验地铁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诱因的沉降规律分析有助于科学合理的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降低地铁事故的发生概率。针对南京地铁某平行双线浅埋暗挖隧道间距与埋深均随里程变化的特点,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施工过程中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当上覆土岩比超过0.20、隧道净深比β达到0.52(隧道埋深不变)以及拱顶位于土岩分界线以上3种情况下,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较大;得出隧道掌子面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大致影响范围及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松潘县牟尼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方案,解决了隧道浅埋段安全施工问题;并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成果和地表沉降监控量测结果分析注浆加固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施工,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和沉降机理分析,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24个区间隧道的1497个地表沉降测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值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沉降槽宽度参数反弯点距离、地层损失率的一般特征,给出了地表沉降槽曲线反弯点距离与等效轴向埋深的关系,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地标沉降控制标准,并提出预警、报警、极限3级控制的管理方法.研究成果为认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架子头隧道洞口浅埋段左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冒顶塌方,结合地表浅埋段的地质岩性对冒顶原因进行了分析预判,通过对地表浅埋段地质补充勘察揭示了采空小煤洞是造成隧道冒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注浆加固方案;注浆加固后隧道再次施工,同时对地表以及拱顶的变形进行了及时的监控量测,结合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对地表的注浆有效的提高了隧道围岩自稳能力,使架子头隧道成功穿越冒顶坍塌地段.通过对架子头隧道冒顶处治的成功案例分析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东线隧道中营工-小西沟区间段为工程背景,对地铁浅埋隧道爆破振动进行了多次监测试验,发现地铁浅埋隧道地表掌子面前后16 m监测范围内存在空洞效应现象,随着与掌子面距离由小变大,空洞效应现象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直至最后消失;运用LS-DYNA程序,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和完全重启动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浅埋隧道爆破振动进行数值模拟,也得出了地铁浅埋隧道地表掌子面前后存在空洞效应现象的结论,空洞效应现象存在的区域为掌子面两侧10 m范围内,空洞效应现象在掌子面两侧6 m处最为显著.通过将掏槽孔装药一次爆破调整为多分段爆破,减小了掏槽孔单段起爆药量,降低了掏槽孔爆破产生的地表振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隧道浅埋段一般设计处理方法为先对地表注浆和反压回填后加固后进行洞身开挖,但由于地表注浆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浅埋段的施工一直比较危险,浪荣路项目隧道浅埋段则在变更后采用了明挖护拱方案进行处理,工艺简单、质量易于保证,造价少、工期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汪献强 《科技资讯》2014,(13):53-54
本文结合成渝客专新红岩隧道施工工程实例,围绕城市区浅埋且地表或周边建筑物密集区段隧道的爆破作业过程,对其施工的工艺以及施工方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通过对其施工技术的探究从而为今后的城市区浅埋且地表或周边建筑物密集区隧道爆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动态地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安全评估,针对地铁超浅埋暗挖段隧道,构建三角模糊数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评估模型.根据监测和数值仿真数据建立安全指标体系;划分地铁隧道施工过程评估等级,并将评估等级语言变量转换为三角模糊数;用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找出综合指标数据与评估等级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地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过程处于安全等级;通过与既有方法比较分析,证明该评估方法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贴近度.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地铁浅埋隧道掘进过程中爆破振动对地铁施工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论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东线隧道中营工-小西沟区间段为工程背景,对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时地表产生的振动效应进行了多次监测,得出地表振动速度自掌子面正上方向两边逐渐减小;将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HHT方法变换,发现隧道掘进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其能量主要分布在时间段0~1.2 s,其频率主要分布在频率段0~60 Hz之间.采用掏槽孔分段起爆技术,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同时有效控制了隧道爆破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施工阶段及施工后期诱发的地表沉降是造成各种建、构筑物产生外观及功能上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由浅埋暗挖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地铁车站暗挖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数值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浅埋暗挖施工引起的单柱双联拱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分析了隧道变形的实测数据及施工工序对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洞开挖引起的沉降较快,而由于中柱支撑侧洞开挖引起的沉降较慢,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引起注意.该研究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凤亮 《科技资讯》2007,(17):16-17
在城市小净距浅埋隧道施工中,可以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以获取理想的震动效应,减少对围岩及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本文介绍的大连市椒金山新建隧道小净距浅埋段控制爆破技术与监测结果分析,是我国超长小净距隧道控制爆破施工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密集住宅区域市浅埋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某断面现场工程地质、设计隧道埋深以及隧道结构设计等情况为依托,对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与检测数据相比,得出地铁盾构引发地表沉降的规律,能够给类似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的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合福铁路安徽段子谦山隧道在穿越浅埋段,在地表洞顶有寺庙、溪流及断层地质结构等情况下,采取地表结构物加固及开挖工法控制施工技术,安全顺利的穿越浅埋段,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矿山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当地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深孔注浆及加密超前小导管等措施,控制地表建筑物沉降、以及保证区间隧道施工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深孔注浆技术在广州地铁某区间浅埋暗挖隧道中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期地表沉降量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Ⅵ级围岩条件下大跨度浅埋暗挖地铁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在软弱围岩条件下能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CD法在围岩相对较好时也能满足沉降控制要求;在相同条件下,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稍小于CRD法,CD法的沉降最大;在围岩较差时,地表最终沉降曲线中心稍偏向后开挖一侧,随着围岩条件变好,这种趋势逐渐减弱,地表沉降曲线将对称分布于隧道中线二侧。  相似文献   

17.
蒙秀林 《科技资讯》2012,(33):40-41,43
本文以广州地铁二号线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为工程背景,讨论了广州地铁二号线开挖跨度21.6 m的三线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技术,阐述了城市地铁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要点,对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大跨度隧道施工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山隧道位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建成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隧道所处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地表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风光优美,景致宜人。其中一段隧道的地表有冲沟存在,实际埋深仅5.4m,顺利完成此段隧道的施工成为整个工程项目的一个难点。此文对超浅埋段隧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期望对以后同类型结构的施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安龙铺隧道为例,分析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设计与施工,总结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共和至玉树标段雁口山公路隧道,研究了软弱、松散围岩情况下浅埋段暗挖施工技术。隧道所处区域地质条件较复杂、埋深较浅、隧道开挖断面较大,使得该隧道围岩稳定性极差,施工技术难度高,在采取了加强支护、地表注浆和勤量测早封闭等措施以后,有效控制了该隧道的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