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止动器是限制构件运动范围的一种裝置。把运动件限制在360°内是容易实现的,而超过360°的止动就需专用装置了。超过360°的止动器已有几种。本文所介绍的止动器是一种结构简单、附加力矩小、轴向尺寸小的新型结构。它适合于精密机构中使用,如光学仪器、测量仪器、机械手、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2.
渐开线齿轮动态啮合力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获得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的动态啮合力,提出了一种在MSC-ADAMS平台上的计算机仿真方 法.考虑了齿轮高速、大转矩啮合传动以及渐开线齿轮工作过程中齿廓啮合点位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基于 Hertz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仿真用齿轮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及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的仿真模型,并以某车用变速 器的一对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应用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计算得到了在3种不同工况下的齿轮动态啮合 力.研究结果表明:渐开线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含有明显的动载荷,动载荷的波动并非对称循环,其均值大于静 载荷;随着传动速度的增大,动载荷及其作用时间所占比例均增大.  相似文献   

3.
海底管道整体式止屈器的止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式止屈器是一种对海底管道屈曲传播破坏起到阻止作用的保护装置.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管道和整体式止屈器模型,采用一种特殊的流体质量加载法来模拟管道屈曲传播以及止屈器的穿越过程,并计算得到了止屈效率.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止屈器长度和厚度对止屈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止屈器的长度或厚度都可以提高止屈效率.采用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神经网络对止屈效率的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并应用该神经网络对6组随机尺寸止屈器的效率进行预测,最终预测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此网络模型在止屈效率拟合及预测方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高性能高可靠性直线传动伺服系统的要求,设计一种双余度电动作动器.这种电动作动器主要包括2台新型的同步磁阻永磁(SR-PM)电机及其传动机构, 2套基于智能功率模块(IPM)的逆变电路, 2套基于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控制电路和2套直线位移传感器系统.在此硬件平台上,系统采用了位置闭环下的矢量控制和双余度控制策略,实现了快速响应和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动态响应实验和故障切换实验,其中阶跃位置响应和正弦位置响应实验均实现了快速位置跟踪,故障切换实验在故障发生时刻迅速实现了电机运行模式的切换.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能够保证快速的动态响应和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适应高性能传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外动字是《马氏文通》根据意义划分出的汉语动字的一个次类,可以带止词是外动字重要的语法功能之一。在《外动字与止词》节,《文通》着重讲述了几类特殊外动字的用法:"教"、"告"、"言"、"示"等动字带双止词;用为"作为"义的动字"为";动字"谓"、"言"等以顿、读为止词;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外动字止词前置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控制的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主动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由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3自由度数学模型.采用一种主动控制结构,使主动控制力以更直接的方式来控制齿轮啮合点由于传动误差而引起的振动.通过压电堆作动器输出的位移控制齿轮轴的弯曲振动,以抑制齿轮传动误差,进而达到控制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噪声的目的.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设计模糊...  相似文献   

7.
翻车机系统是专业化的煤炭卸车设备,设计先进、高效环保。翻车机轨道逆止器是翻车机系统重要的安全设施,在防止火车溜车、脱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目前天津港煤码头翻车机原有轨道逆止器的结构形式,并指出原有逆止器的设计结构与实际作业中的要求存在差距,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用电磁作动器的设计和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用的新型串接式高能电磁作动器进行了结构设计,计算了作动器的磁场,对作动器的片状弹簧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同时,建立了作动器的力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作动器是理想的激振源和主动控制用作动器。  相似文献   

9.
纳米致动器是能够以0.1~100 nm 的步距驱动或移动被控对象的各种装置或器件.根据特征尺寸分为毫米尺度以上的宏机械纳米致动器、制作在芯片上的微米尺度纳米致动器及分子尺度的纳机械致动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实现纳米级精度的机械驱动和定位.该文综述了纳米致动器国内外研究状况和主要研究成果,特别对近几年出现的典型的微机械纳米致动器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纳米致动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指出了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凸轮逆止器被广泛用于输送机械,本文根据大量设计计算、试验总结出凸轮逆止器设计计算方法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压电叠层作动器迟滞特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电叠层作动器是智能主动杆的关键部件,迟滞非线性是影响其控制应用的重要方面。在对迟滞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压电叠层作动器的工作特征,采用修正经典Preisach模型对压电作动器的迟滞特性进行建模,以预测压电作动器的位移输出,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分析。与随机电压序列的实测输出结果进行比较,该模型的误差范围小于2μm,明显优于线性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作动器的位移输出,为实现精密的作动控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锁闩,具有致动器壳体,该致动器壳体被构造成仅通过单一螺钉联结到该锁闩的锁闩壳体上。提供锁闩壳体与致动器壳体的组合装置。一种车辆锁闩的上锁/解锁致动器,具有通过单一螺钉固定至锁闩壳体的致动器壳体,以及在致动器壳体和锁闩壳体中形成的至少两对一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型弹簧支撑介电弹性作动器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作动器力电耦合模型,提出了作动器内置弹簧刚度和驱动变形表征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薄膜参数对作动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作动器在电压驱动下表现出了良好的轴向驱动特性,建立的力电耦合模型能够描述作动器的静态力学性能;作动器的静态刚度随薄膜轴向拉伸比、薄膜横截面积的增加而增大,随薄膜径向拉伸比、作动器有效长度及弹簧压缩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增大轴向、径向的拉伸比和薄膜横截面积可提高作动器的驱动性能。可见,研究结果可为作动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性能,设计了一种用于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齿轮齿条式作动器。首先理论分析了作动器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然后推导了作动器主动控制力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作动器主动控制力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偏差较小;且与电机的供电电流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一致;电流变化的响应时间基本相同;但作动器主动出力的响应时间随电流的减小而增大,分析认为这是由作动器的空程间隙造成的。因此,在作动器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小空程间隙。  相似文献   

15.
书本式分布作动器及可控约束阻尼层结构控制的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研制了一种新型压电作动器-书本式分布作动器,讨论了作动器的附加位置,采用比例反馈进行了主动控制试验,通过试验给出了单位电压的控制效果与书本式分布作动器的压电片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书本式分布作动器是一种能在较低驱动电压下产生较大作动力的作动器,它和约束阻尼层结合构成的可控约束阻尼层主被动一体控制技术对于薄壁结构振动的抑制效果显著,有着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岩屑床止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井钻井中,洗井区的携岩状况关系到整口井钻探的成败。利用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环空携岩的理论研究成果,根据岩屑床在环形空间的受力分析建立了第二洗井区岩屑床止动模型,提出了环空止动返速和环空止动排量的概念,并推导了钻井液在环空中处于幂律流型、宾汉流型和修正幂律流型时相应的环空止动返速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模型对胜利油田、大庆油田、中原油田和大港油田所钻的九口水平井的部分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目前实钻水平井因携岩问题出现的复杂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实际环空返速低于环空止动返速。得到了目前我国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第二洗井区环空止动返速的统计性数据,并且提出了改善第二和第三洗井区环空携岩状况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性能,设计了一种用于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齿轮齿条式作动器。首先理论分析了作动器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然后推导了作动器主动控制力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作动器主动控制力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偏差较小;且与电机的供电电流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一致;电流变化的响应时间基本相同;但作动器主动出力的响应时间随电流的减小而增大,分析认为这是由作动器的空程间隙造成的。因此,在作动器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小空程间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理论研究拖拉机传动系动载荷的方法,即建立动力模型、数学模型及用电子计算机解运动微分方程组;并对某65马力轮式拖拉机带几种农机具各档起步时传动系动载荷的变化及离合器不同接合速度对传动系动载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内悬置电动轮构型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缓解簧下质量过大造成的舒适性问题。由于轮内空间有限,用于动力传递的柔性联轴器结构和性能直接决定内悬置电动轮的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内悬置电动轮的柔性联轴器。该联轴器是由多个连接臂组成的平面并联机构,每个连接臂由2个平行四边形机构串联而成。建立了该联轴器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偏心度、连杆静载荷及动载荷的计算方法。结合一组结构参数,对联轴器的偏心度、连杆静载荷及动载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联轴器允许传动系统在动力传动过程中沿垂向跳动,具有等速传动、占用轴向空间小、偏心行程大以及动载荷小等特点。该联轴器可望推进内悬置电动轮的工程化研发。  相似文献   

20.
书本式分布作动器及可控约束阻尼层结构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研制了一种新型压电作动器———书本式分布作动器,讨论了作动器的附加位置,采用比例反馈进行了主动控制试验,通过试验给出了单位电压的控制效果与书本式分布作动器的压电片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书本式分布作动器是一种能在较低驱动电压下产生较大作动力的作动器,它和约束阻尼层结合构成的可控约束阻尼层主被动一体化控制技术对于薄壁结构振动的抑制效果显著,有着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