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代男子网球单打技术是由发球进攻得分效率因子、接发球得分效率因子、发球成功率因子3类因子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的。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变量函数、公因子中的方差贡献率等构建有效的现代男子网球单打技术综合实力评价模型,认为网球训练不能仅以个别单一技术的提高为突破口,而应树立全方位技术提升的训练理念;还要根据特征因子变量模型函数公式,找出运动员某一因子中某几个技术环节上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或强化,以提高球员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自由摔跤运动是一种靠对抗双方身体直接接触,以将对手摔倒进而得分,实现对抗胜利的运动项目,其中对抗双方的双肩是否着地是判定比赛胜利与否的关键点.在竞技中,逐渐产生出了许多技术性假动作,其中假进攻是技术动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在训练比赛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成功率较高.以广东省某市男子摔跤队运动员为例进行假进攻技术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排球接发球阵形新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1 999年世界杯及亚洲入奥排球选拔赛中发球技术的落点调查统计 ,揭示了目前接发球阵形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并结合新规则的变化、发球技术的发展、一攻战术组成的需要 ,构思和设计了新的接发球阵形 ,试图尽快达到提高一传的起球率和到位率 ,为一攻战术的组成和发展创出契机  相似文献   

4.
接发球、一攻及扣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三项重要技术,其技术运用效果的好坏对比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中中国队的五场比赛进行现场统计,并将双方接发球、一攻以及扣球的数据录入spss,对比分析各支球队的技术效果,以期为中国女排以后的训练、比赛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4号位高点进攻效果较好,但接应进攻能力及接发球能力较低,因此中国队今后在继续发挥网前高点进攻优势的同时,不断提高队员的接发球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观看高水平网球比赛的直播和录像资料,紧密结合当前网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分析网球运动员接发球的诸多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接发球技术、运动员心理因素、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客观环境因素是影响接发球质量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NBA2006—2007赛季季后赛16支球队运动员在比赛相持阶段心理状态处于过度紧张和适度紧张时对球队配合和个人进攻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客场是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2)运动员在心理过度紧张状态下比适度紧张状态下的个人进攻和配合进攻成功率都要低;3)运动员心理状态处于过度紧张时,采用突破或靠近篮下的得分方式调整心理状态比较有效;4)运动员在心理状态处于过度紧张时,在基础配合中以传切配合为主,其成功率最高;5)运动员心理状态过度紧张时对篮板球的保护和冲抢意识要明显低心理状态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下的运动员,快攻成功率也低于处于适度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就目前中外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进攻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选手主要靠摔法技术得分,国外选手主要靠拳法技术得分,且国内外选手在得分技术上具有互为优劣的趋向.在综合得分技术手段方面,中国运动员要略比国外运动员全面,但中国运动员在拳、腿、摔三项进攻技术中所表现出的平衡、协调能力不如国外运动员.综上可知,中国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弱,因此需要掌握不同进攻技术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何春刚 《科技信息》2009,(28):255-256
本文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得到: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2年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的赛事观察,对比赛中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照男子运动生理与女子运动生理因素的异同,认为羽毛球运动女单比赛的赛制存在不合理性,是造成女单运动员受伤几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任何一项运动规则的修改运行,必须从尊重运动员运动生命和身体安全的角度出发,从尊重体育运动的人文终极目标出发.根据女单运动员受伤几率的现状反映,需要重新审视该项运动女单比赛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集训的国家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体能训练实践,采用阶段训练结束后集中测试和平时训练过程随机跟踪个体测试方式,对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运动素质进行研究.目的主要是构建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的指标体系,为运动员个体间体能训练的初始诊断和阶段评估提供标准和参照,为教练员有效安排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肖英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203-20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观看高水平网球比赛的直播和录像资料,紧密结合当前网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分析网球运动员接发球的诸多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接发球技术.运动员心理因素,运动员的注意力是影响接发球质量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主要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对200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外女单运动员主要技战术做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选手在身高、体重、发球时速、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和网前得分率等技战术指标上存在明显差距,据此提出了今后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对策,即重视选材及关键训练环节、加大训练强度、更新观念、强化心理素质训练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身体形态、专项能力和技术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我国男子标枪运动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身材矮、力量小、专项能力差、技术不完善是我国男子标枪运动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周期中参加世界大赛的比赛节奏从一攻和反攻两个系统,接发球到位与不到位、接扣球到位与不到位4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中国女排的进攻节奏,研究表明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时进攻节奏较快,主要差异集中在半高球的运用率上;接扣球到位时的进攻节奏也比较快,但是比接发球到位时要慢;接发球和接扣球不到位时进攻节奏较慢.  相似文献   

15.
张志成 《广东科技》2012,(21):28-29
击剑运动是一项十分讲究战术技巧的运动项目,比赛中贯穿着制约与反制约、发挥与反发挥的抗争,运动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抓住一切进攻的机会来得分,对赛场上的每一次机会都不能错过,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好的个人技术及全面的战术思想,与此同时,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近些年花剑运动的发展,在进攻技战术运用、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抢攻技战术运用及反攻技战术运用及其成功率的统计上对花剑运动得分的规律进行摸索,使的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能够更有成效,保证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劳剑峰三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明显拉大.尽管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技术是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某些同类参数和相关数据,运用运动学原理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某些有启发性的因素,以对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比赛的9支球队在进攻和防守保护2个方面的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师范大学男排在接发球、二传、防守3项技术上明显优于其他队的平均水平,在发球、扣球和拦网技术上也有优势但是不明显,特别是和传统强队——浙江大学男排相比在进攻技术、战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接发球是网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接发球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业余运动员注意力因素对网球接发球技术的影响,认为运动员的注意力是影响接发球效果的重要因素。并相应提出对提高接发球注意力的理论与方法。本文阐述了影响接发球注意力的几大因素,包括网球比赛的特点和规律,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运动员的个体因素。同时探讨了常见的接发球心理障碍的表现以及克服心理障碍的途径。最后提出了提高接发球注意力的方法,包括扎实的基本功,针对性的模拟训练以及提高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时的发球、发球抢攻后接发球后第三拍技术效果进行分析。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发球质量好则能先发制人。结果表明:发球是基础,抢攻是关键,发球方很难利用发球直接得分,但其主要目的是限制对手进攻,并为己方创造机会,争取前几拍的主动进攻。  相似文献   

20.
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的8支参赛球队共计20场比赛进行了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和统计.研究表明:1在8支球队的1~4名与5~8名各技战术指标的比较中,除射门场均次数(进攻)、定位球进攻配合成功率(进攻)和进弧场均次数(进攻)、前场紧逼成功率(防守)等4项指标外,其余各指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2射门和造短角球是曲棍球比赛中最为核心的进攻技战术指标,在防守方面的前场紧逼,进攻方面的定位球进攻抢发、配合进攻、个人带球摆脱、快速反击以及进弧等能力的提高与这2项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