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齐白石在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对书法的研习和追求丝毫没有放松,且学术脉络清晰,师承有序。他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他的篆书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齐白石篆书风格的形成和他的绘画、篆刻密不可分。他书法线条的古拙苍劲,在绘画中应用得得心应手;他的书印相生,侧锋与冲刀的表现浑然一体,和他真率自然的线条极为统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传统画家的刘海粟,其书法与绘画之间有很多联系,具有较为突出的艺术特点。刘海粟书法学颜、柳、张旭、米芾等,取诸家之长,又有所取舍,求浑厚古拙。其书法中笔法与其绘画中的线条相通,偏重篆书笔法,又受绘画笔墨的影响,在书法表现中具有丰富的墨趣,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齐白石不仅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自成一家,别具特色。他的一生是热爱自然、热爱故土的一生,也是潜心艺术,创新求变的一生。这些在他的题画诗中都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明代画家徐渭的水墨画具有“癫狂”的元气淋漓的创作精神,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清大写意文人画风。他的水墨画的“癫狂”表现在四个方面:将诗文、书法与绘画相贯通;造形笔法草草,不求工整,形象变化无常;线条奔放酣畅,笔意连贯,生动形象;用墨洒脱淋漓,在墨色中渲染情感。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文人书法家,党怀英的交往圈子十分复杂,这一交往圈子大有功于他的书法个性特征的形成。在流传下来的党怀英的书刻作品中,篆书碑刻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楷书、隶书碑刻。这一是由于正统的宋代教育使他接触篆书的机会较多并打下较好的文字学基础;二是由于他对于篆书情有独钟。党怀英篆书的特征之一是笔力遒劲;特征之二是深具独创性,即在秦篆系统之外,独创一种新篆书字体——党氏悬针篆。这一创新启发了后世篆书创作。  相似文献   

6.
马公恩先生是现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因为平日主要从事书法创作,所以不少人对他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这同推崇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一般只注重他的隶书楷行,很少把目光放注到他的篆书艺术成就的情况近似。近几年来,为了纠正“十年书法热潮”中书法篆刻普遍存在浅薄粗授和狂怪躁动的流弊,人们开始较多地注意对老一辈书法家艺术成就的研究,以作借鉴。在这一背景下,马公愚的书法篆刻艺术引起较多同行的关注,不仅在大陆,港台、新加坡一些出版物也作了介绍讨论,还权力搜集他的作品举行展览观摩。笔者是马公恩的侄孙,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疾涩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生命之所在。疾涩线条的节律性使中国书法被称为“时间的艺术”从而别具一格,疾涩线条的韵律感确立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画的最根本之点。疾涩的不同侧重产生了书派风格之差异。疾涩既是技法术语又是艺术审美范畴,它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和运动变化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疾是涩,都是力,势,气三者有机统一并发生变化的结果。“疾势涩笔”“迟中见速”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  相似文献   

8.
付琳 《奇闻怪事》2007,(3):113-114
线条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自古以来,在中外绘画艺术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绘画从发展的初期,在原始绘画、儿童绘画中,线条就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在绘画的成熟阶段写实绘画里,线描也是表现物像的重要手段;现代派画家追求单纯,追求抽象,线条更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在美术课线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个性、自信心和体验成功,对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疾涩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生命之所在,疾涩线条的节律性使中国书法被称为“时间的艺术”从而别具一格,疾涩线条的韵律感确立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画的最根本之点,疾涩的不同侧重产生了书派风格之差异,疾涩既是技法术语又是艺术审美范畴,它是中国古公款宇宙生命和运动变化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疾是涩,都是力、势、气三有机统一并发生变化的结果。“疾势涩笔”和“迟中见速”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  相似文献   

10.
线条是绘画中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丰富的线条艺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作品中,都能折射出不同的情感。因此线条在中西绘画艺术中被奉为最基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侯传冷 《科技信息》2011,(36):I0132-I0132
用线去表现人们的意念,可以说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就已开始。线条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媒介,以线造型是中西绘画共同的起步,但就线条的作用而言,中西并不一样。西方绘画中对线条的理解远不及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因为西画中线条只是作画中的一个形式工具。而要研究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必须从研究线开始。作为中国特定语言的符号体系,线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它讲求功力和象征意义。中国画的线,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它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上,原叟行端作出过重要贡献。绘画能否描绘公案,能否表现禅机?这是禅宗画学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行端认为,公案是可以作为绘画题材的,但它不能真实描绘禅机。他主张绘画创作的创新性。特别强调画像有"诱掖正教之功"。反复申说对绘画作品的品评鉴赏,应从表层的形象的观察剖析,进而从深层的内在意蕴进行解读,再进一步探究画家的主旨所在。他非常强调以书法活动作佛事,因而,在书法品评中,就十分看重书家进行书法创作的价值取向。他在高度评价书法名家时,强调指出其成功之因,在于人品与佛学。  相似文献   

13.
书法美管见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美学原理,书法美表现为:一书法线条本身的力度美;二书法线条组合的和谐美;三书法的意境美;四、书法的自然美、五书法的异趣美。  相似文献   

14.
从线条看中国绘画艺术美的特点孔耘线条在绘画艺术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涛曾说过线条是一切的开始,达·芬奇也说:“太阳照在墙上,映出一个人影,环绕着这个影子的那条线,是世间的第一幅画”。我们说绘画的艺术价值分为色彩价值和形体价值,那么线条对于后者来说是...  相似文献   

15.
疾涩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生命之所在.疾涩线条的节律性使中国书法被称为"时间的艺术"从而别具一格,疾涩线条的韵律感确立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画的最根本之点.疾涩的不同侧重产生了书派风格之差异.疾涩既是技法术语又是艺术审美范畴,它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和运动变化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疾是涩,都是力、势、气三者有机统一并发生变化的结果."疾势涩笔"和"迟中见速"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  相似文献   

16.
现代重彩绘画在以往绘画风格基础上,吸纳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同时又具有东方绘画之神韵,在视觉语言和现代绘画媒材的兼容方面,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当代绘画中它以绚烂的色彩和线条的神韵,构成一种独特的绘画新样式。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不是画家但很喜欢绘画,他更多是借助于色彩性与线条性很强的文字来构图。对于鲁迅文字构图的画面感以及与绘画艺术的相通之处,研究者大多从中国绘画的技艺角度去研究,很少联系北欧的绘画风格,从灵魂和精神的层面上对鲁迅的构图进行研究。在此,本文尝试从鲁迅先生的文字构图中寻找"蒙克的色彩"与"梵高的线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他们精神特质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提按于运笔是特殊的上下运动,最充分地发挥毛笔的性能(笔软),产生线条轻重粗细肥瘦的无穷变化和徒手线条的抒情性和不可重复性;提按作为书法意识觉醒于“隶变”,是书艺由造型美转向线条美的关键内容。提按于书法线条可以说是生命在呼吸,心脏之搏动。  相似文献   

19.
国画大师傅抱石,其实也是学养和造诣都极深的书法家。与他的绘画一样,他的书法已经进入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他的书艺进程、书艺风格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浅谈绘画中线条的表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绘画中,线条是最简单、直接、简练、灵活,最容易掌握的基本造型语言。它的适用范围和表现范围极其广泛。线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塑造形体的要求,因而成为表达作者思想、观念、意念和情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