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质旅游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合乎现代时尚的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河南省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现象,相应的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河南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地质现象转化为地质旅游资源——即资源化过程;二是把地质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即效益化过程.作者提出了资源化过程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效益化过程的两步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质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西藏自治区的旅游地质资源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在阐述旅游地质资源含义的基础之上,重点对当惹雍措附近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评述,并提出了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质背景形成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对青海省旅游地质资源进行了科学分类,采用态势分析方法,从青海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海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概念分层"结构的旅游地质资源评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概念分层"和改进的"特尔菲算法"为基础,对云南"三江并流带"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和特征化描述,构造了旅游地质资源各评价层因子的星型数据库模式.研制出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以面向对象的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DEL-PHI7.0为开发工具的、以Access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旅游地质资源自动评价系统.完成了资源的定量化评价,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和地质资源的旅游化.  相似文献   

5.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种类全,数量丰富,规模大,景观价值高,科学信息丰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地质资源,形成新型特色旅游产品或提升原有产品的科学文化内涵,改变目前相对单一的观光旅游形式,将是充实"香格里拉"旅游内容,巩固其旅游地位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中,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科学信息转化困难、旅游软硬件支撑不足、区内外旅游竞争压力加剧等限制。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加强旅游合作,积极改善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寻求特色旅游发展模式,以缓解这些限制,应成为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嵩山地区地质构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山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特殊,文章利用褶皱波浪理论研究了嵩山地区地质构造的总特点,并分析了嵩山地区地质构造与其它地质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观赏石是一种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为适应滇西北旅游开发的需要,文章对三江区观赏石资源的成因、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规模及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研究。主要根据形态特征,把三江区观赏石资源划分为狭义观赏石、宝玉石和彩石、观赏石材及观赏矿石矿物四大类,重点研究了金沙江蛇绿岩地质事件石、三江石、宝玉石和彩石的成因、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并新发现了两类造型石——金山石和麻花石。并就观赏石资源的保护、科研评估及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现状是资源分布广、类型多、数量大、档次高、开发不平衡、开发潜力巨大、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社会效益差。对其开发战略是要紧跟发展形势,围绕大桂林和北部湾旅游圈,整合圈内各类景观资源走合作共赢之路。具体建议一是对新兴后进典型地质遗迹的公园、岩洞采取帮、扶、带战术,二是适当增补或调整圈内地质类旅游企业布局,三是转变观念改进宣传促销模式,四是向先进的旅游地质企业学习取经,不断充实提升自身企业形象和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旅游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地学、旅游地质学、岩溶旅游地质,和林柱状地质景观学为学术理论基础,充分吸收这些学科定义的有益部分,创立一门新的旅游地质分支学科——旅游岩石学。旅游岩石学定义为研究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科学研究及普及价值,富有文化内涵的各类像形、造型奇特或组成、颜色独特,质地致密坚实、为数珍稀岩石(石头),及其成因、组成、价值、分类、开发与保护的、为旅游业服务的旅游地质分支学科。旅游岩石学共分为固定和活动两个类型,含4类,12个亚类,28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质演化历史非常复杂,也因此形成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断裂活动等地质条件所保留下的大量的地质现象.作者确定了把地质现象转化为地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方法步骤,指出了地质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区别,以及河南境内五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嵩山地质旅游路线设计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首先讨论了嵩山地质的基本特点,确定了本区地质旅游路线设计的六条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条地质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会展旅游开发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旅游是国际上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国内发展已成蓄意待发之势.笔者从开发石家庄市会展旅游的角度,就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开发的目标定位,并就其今后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拥有比较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是吉林省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利用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采取多种方式使吉林省民俗旅游合理发展。然而,吉林省民俗旅游在一些方面陷入了误区,必须加以引导,使其走出误区。吉林省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诚信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中出现了许多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如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售假欺客,旅游企业的违规经营、诱导游客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诚信的含义出发,阐述了旅游业中诚信缺失的表现及主客观原因,并从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3个方面即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阐释了诚信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诚信体系、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培养旅游者成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加强诚信教育等实施诚信旅游战略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任菊香  张志耀 《太原科技》2006,(3):32-33,36
山西的煤炭能源在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一方面大力支持了山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使山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对煤炭开采环境成本的分析,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可以而且应该成为西部开发的支柱产业,在分析西部旅游业“丰、大、远、贫”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发展中西部旅游业要继续采用“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发展旅游业的经验,通过开展主题促销,以创新精神,结合西部的资源条件,开发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文化遗产考察和修学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探险旅游、会议旅游等项目。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分析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现状 ,探讨广西地质旅游发展思路 ,对于丰富广西旅游产品 ,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兴盛于史的川藏茶马古道,作为潜在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多样性、古老性和民族性、集中性与组合性等独特优势.文章提出开发利用川藏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需整体规划、分段打造,突出重点、树立精品、发掘亮点、酿造绝品;凸显川藏茶马古道旅游资源特色,实现专线旅游和专题旅游良性互动;针对区位资源现状,打好“组合拳”,充分实现川藏茶马古道沿线旅游与周边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有机结合;建立并逐渐完善古道沿线交通、食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域外影响,不断拓展国内、国际“两个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的旅游资源丰富而又奇特,从高原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方面总结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对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和旅游基地条件)作出了初步评价,提出了正确定位客源市场,逐步完善以西宁、格尔木为主的旅游城镇和过境中间站的配套设施及接待条件,集中财力重点建设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综合旅游大区和南部江河源头探险旅游大区及五条旅游线路,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