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鼠害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辅以生物防治,治点保面,调整纯林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增强森林自身的抗鼠害能力;要做到预测预报,调查设计,防治作业,检查验收和经济效益核算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田害鼠防治的微机决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鼠害防治的田间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种群数量测报,作物产量损失,防治措施和残鼠种群恢复的子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利用Basic语言编写了一套具有人机对话方式的咨询系统,供大面积防治鼠害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地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掌握鼠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无公害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对环境安全的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实现对森林害鼠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4.
森林鼠害是我县人工林的一大危害,受害面积遍及全县林业用地,特别是入工樟子松和落叶松林地,自1985年以来,我县陆续开展对森林鼠害发生发展规律的防治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先后采用过毒鼠磷杀鼠药丸、安妥毒饵、磷化锌毒饵,白砒代装毒饵等药物杀灭,并应用了不同配方和投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一、鼠害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我县森林害鼠有棕背肝、沼泽田鼠、东北盼鼠、姬鼠四种。l、棕背吁又名山鼠,外形如一般田鼠喜居于林内干燥处,人工樟子松林中比落叶林为多、阔叶林稍次,晚秋或早春缺乏食物时啃食树皮或种于果实,鼠洞多…  相似文献   

5.
固原市红庄林场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通过对宁夏固原市红庄林场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采用上层灌木和下层草本植物模式栽植地带性本土品种沙棘、冰草等,老龄化林适时做好更新复壮,协同采用灭鼠方法等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营林与森林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对江川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营林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类型、现状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座谈、访问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鼠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鼠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治理的原则和方法.三江源地区共分布有啮齿动物31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黑唇鼠兔和高原鼢鼠;三江源地区鼠害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其次与全球气温变化、天敌的减少、不当灭鼠方式等因素有关.采取以生态防治为主的生态管理措施是进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治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渭县森林鼠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鼠害是危害最严重,损失最大的森林灾害之一。森林害鼠主要危害10a生以下树木,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芽、嫩茎、盗食林木果实及直播造林的种子,影响树木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退耕还林工程区形成了“常栽常吃,常补常缺”的局面。严重制约我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鼠害的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缓和美学与生态可持续价值之间的冲突.通过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应用,将扩展风景游憩林的概念内涵,促进风景游憩林经营美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完善风景游憩林的美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风景游憩林经营实践中,应提高对森林生态美重要性的认识,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应用,通过景观设计提示、风景小道设计、不同森林景观经营模式的选择等途径来提高风景游憩林的生态美学质量,并引导森林游憩者获得良好的生态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青海森林病虫鼠害现状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分析了青海省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现状、发生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森林病虫鼠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董百赟 《甘肃科技》2004,20(9):8-9,30
1996-1999年,经线路踏查、访问、捕捉和查阅有关资料,对子午岭林区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林区害鼠为2目4科16种。动物区系为古北界占优势,占总种数的81.25%,广布种占12.5%.东洋界占6.25%。当前,主要的森林害鼠为中华鼢鼠。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策略.坚持“三结合五同步”灭鼠法。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合理运用生物、营林、器械、药物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幼林地内害鼠种群数量,保护造林封育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防治森林鼠害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改变遗传因子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省牧草病虫鼠害问题日益突出、威胁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山西省病虫鼠害防治预警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内蒙古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网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山西省牧草病虫鼠害防治预警系统建设的构想,旨在为山西省牧草生长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河市爱辉区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的现实要求,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陆地75%是山地丘陵,自然灾害较多。日本为了优化利用国土,把植树造林作为国土整治的基本国策,综合发展林业,森林覆盖率达68%,成为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日本在森林调查、森林规划、造林、育林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大连的造林环境和日本相(?),但是大连林业还很落后,为了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整治国土,应借鉴日本发展林业的经验。查清森林资源现状、林况、地况,制定林业规划并保证实施;调整林业结构,建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造林、育林,精选良种,精心抚育,科学营林,以林养林;重视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快大连林业建设的步伐,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过程中鼠害问题及防治现状.退耕(牧)还林(草)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鼠害始终是困扰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重要问题,截至2004年底,西部12个省(区)的鼠害实际发生面积已达264.3×104hm2,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为最严重的省(区);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的压力、鼠类的天敌减少以及退耕还林(草)中缺少科学观念,仓促实施是鼠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鼠害对植被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巨大,但在治理方法上尚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黄土高原鼠害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1)退耕还林(草)在总体规划中应纳入包括鼠害防治在内的林、草管护措施;(2)加大防治资金投入;(3)加强科学研究;(4)健全预测预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农田鼠害回升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鼠情动态监测,开展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枯死原因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生态环境学和现代森林病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枯死的难题,搞清了樟子松枯死的起因与机理.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技术对策,为经营樟子松人工林、增强林分的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内客,补充了松枯梢病的研究成果,为林间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喀斯特山地生境特点和原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提出 了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阐述人工植被恢复的主要模式,包括陡坡地人工植被恢复、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及林农复合经营恢复等;探讨了人工植被恢复可采用的造林与营林关键技术及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科技支撑、管理与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