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微观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角激光光散射法测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重均分子量、根均方旋转半径、第二维里系数等微观结构性能参数,发现了常规聚合物微观结构性能参数与粘均分子量的联系,同时比较了超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与常规聚合物微观结构性能参数的差异,指出粘均分子量等指标表征聚合物性能的误差和局限性,建议在现有评价方法中补充微观结构性能参数,以准确衡量HPAM的综合性能,优选高效聚合物品种,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Eyring的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溶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黏度,讨论了聚合物溶液黏性流动活化能与溶液中聚合物质量分数以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关系。最后通过拟合得出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温度,溶液的浓度以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关联式。通过此模型计算出的黏度数值与文献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丙烯酸合成低分子量(1000~2000)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分散剂。以水为溶剂,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用粘度法测得粘均分子量。分析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和链转移剂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得出了各反应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并用FTIR分析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验证聚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漆酚缩甲醛钼高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漆酚缩甲醛聚合物(PUF)与四氯氧化钼合成了漆酚缩甲醛钼高聚物(PUFM),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料验结果表明:四氯氧化钼用量对PUFM的吸光主工,涂膜物理性能以及贮存期都有直接的影响,PUFM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宽度均较漆酚缩甲醛合物的大,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都证明漆酚缩甲醛聚合物与四氯氧化钼发生了配位和交联反应,PUFM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PUFM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若将PUFM制成漆酚缩甲醛钼黑推光漆,可克服黑推光漆粘度大,干燥慢且需荫房等缺点。  相似文献   

5.
聚驱后剩余油潜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经过聚驱开发,地层中仍存在大量剩余油。研究地质与开发因素对剩余油潜力和分布的影响,对于开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室内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渗透率变异系数、聚合物溶液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物溶液浓度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方案总采收率变小,但相差不多;随着聚合物分子量、溶液浓度、注入聚合物溶液段塞尺寸的增大,聚合物驱效果变好,聚合物驱阶段采收率和方案总采收率均增大。阐述的技术与方法对矿场开展聚合物驱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浓度及段塞组合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斌  傅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4):3275-3277
在模拟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条件下,室内实验研究了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浓度、段塞组合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总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高分子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大。采用小段塞,并且不断降低聚合物黏度的方案注入时,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最大,聚驱采收率可达40.12%,最终采收率达80.48%。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还原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丙烯酸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的“还原聚合”,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主要受还原剂用量的影响,在低温下聚合可获得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还原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丙烯酸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的“还原聚合’.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主要受还原剂用量的影响,在低温下聚合可获得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对乙烯基苯磺酰氯作为引发剂进行了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由于对乙烯基苯磺酰氯同时含有可聚合的乙烯基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基团,因此可以得到支化结构的聚苯乙烯。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不同对乙烯基苯磺酰氯浓度下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发现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明显大于按照每个对乙烯基苯磺酰氯分子产生一个聚合物链计算的理论分子量,并且分子量呈多峰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以丙酮/水为溶剂,采用紫外光(UV)引发丙烯酰胺(AM)沉淀聚合,考察了聚合反应的特征以及溶剂、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表面入射光强、液层厚度等参数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引发丙烯酰胺沉淀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都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照80min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0%以上。所得聚合物分子量为105~106,提高单体浓度可使聚合物分子量增加,增加引发剂浓度和提高光强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液层厚度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影响不大。所得聚合物粒子粒径约为200~300nm左右,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溶剂组成对聚合物粒子相貌影响较大,增加水含量可使粒子粒经变大但分散性变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元复合体系黏度及界面张力稳定性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 500万分子量聚合物和3 500万分子量聚合物,在前7天黏度均降低较快,15天之后体系黏度渐趋稳定,但是后者抗老化能力明显比前者强;体系界面张力值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先降低,然后再升高,逐渐平稳的趋势,15天之后体系界面张力渐趋稳定;老化时间和表活剂浓度一定时,聚合物浓度越高,体系黏度越大,体系的界面张力越大;当老化时间和聚合物浓度一定时,二元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黏度略微增大,界面张力值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机理,研究了正丁基-2-苯基烯丙基硫(BPAS)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对苯乙烯乳液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和聚合物数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PAS存在下的苯乙烯乳液聚合速率有所下降,乳胶粒子粒径减小,这是由于乳胶粒子中自由基的解吸附;平均一个乳胶粒子中的自由基个数依赖于BPAS浓度;BPAS在苯乙烯乳液聚合整个过程中能有效调节聚合物分子量,其调节效率与温度无关,同时能与经典的数均分子量数学模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3.
李振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7064-7067
针对喇嘛甸油田高浓度聚合物驱所用聚合物,利用PHYSICA MCR300型流变仪研究了其浓度、分子量及矿化度对溶液流变性和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性。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大时,溶液的表观黏度、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增大;相应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曲线都有一个交点。所对应的角频率随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大而减小。水质对聚合物溶液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矿化度的增大,溶液的表观黏度、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减小,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角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桥联双金属稀土配合物[( Ar O)2( D M E) Sm ]2[μη4( Ph N) O C C O( N Ph)](其中 Ar O= 2,6二叔丁基4甲基酚基)对丙交酯的催化聚合性能,讨论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及单体浓度的影响,还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实验表明,聚合物粘均分子量可达10.0×104 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采用聚乙二醇400和二氯甲烷为主要原材料合成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亚甲基 连接聚氧化乙烯,所得的聚合物重均分子量大于10~5g/mol,室温下呈固态弹性体.DSC实验表 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61.2℃,结晶熔融温度Tm=9℃.AC阻抗谱测得聚合物经 LiCF3SO3掺杂后在室温下的电导率σ=6×10~-5S/cm,与 PEO-盐电解质相比较,提高了三个 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氯化聚丙烯超声降解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不同浓度氯化聚丙烯(CPP)甲苯溶液超声降解的分子量,并用数据拟合法求出了聚合物超声降解极限分子量。由于常用的超声降解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拟合的精度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准确建立CPP在甲苯溶液中的超声降解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动力学方程式:1Mt-Mlim-M0-1Mlim=kt。它能准确地描述CPP超声降解过程。用该方程拟合的聚合物超声降解数据,效果比文献提供的方程好。在超声降解过程中,随CPP浓度的增大极限分子量增大而降解速率常数则减小。  相似文献   

17.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98.15K时乙酸正丁酯与三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系统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以相对蒸汽压对液相质量分数w_1作图,所得汽液平衡曲线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无关。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主要依赖于溶液浓度,聚合物摩尔质量也有轻微影响。用修正的Freed模里关联实验数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聚合物相对质量和水解度、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油田污水中一价、二价阳离子浓度、pH值、剪切程度及温度等因素对关联聚合物体系的影响。实验发现敏感性影响因素是聚合物、交联剂浓度、二价阳离子浓度和温度。通过添加加稳定剂EOC-1可以降低二价阳离子对体系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方法,利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分子量、浓度的聚合物溶液通过不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流变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多孔介质中呈现剪切变稀主剪切增稠的双重流变特性,其临界流速随分子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渗透率增大而增大。在剪切增稠区,流变性满足幂律模型,而且流变行为指数仅仅是聚合物本身性质参数的函数,而与渗透率无关。这一结果认为在聚合物驱的注入井附近地带将导致附加压降,影响聚合物的注入性能。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老化降解是影响油藏中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因素.聚合老化降解表观上是其特征黏度和黏度降低的过程,实质是聚合物分子量断裂引起的大分子向小分子降解的过程,聚合物降解过程中分子量分布发生变化,但其总质量浓度不变.假设聚合物由多个不同分子量的纯组分构成,建立的多组分模型可以描述聚合物老化降解过程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变化的过程.基于组分模型的构建思想,将多组分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构建了聚合物降解的两组分模型.假设聚合物老化降解发生在两组分之间,平均分子量较大的高组分聚合物向分子量较小的低组分聚合物降解.通过拟合具体的实验数据得到两组分模型的两个参数:低组分聚合物特征黏度和降解系数,进而通过两组分模型描述聚合物降解过程中特征黏度的变化过程,再结合特征黏度与黏度的半经验公式表征聚合物降解过程中黏度的变化.相对于多组分模型,两组分模型的参数更易获取,也不失对聚合物降解机制的体现,可以通过两组分模型描述聚合物的老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