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临界基体层厚度理论研究了基体分子量对PP/POE共混体系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基体分子量下,脆韧转变温度随基体层厚度增大而增大.PP/POE共混体系的临界基体层厚度(IDc)随基体分子量地增加而减小.PP/POE共混体的脆韧转变既可以在较小的基体层厚度,较低的温度下获得;也可以在较大的基体层厚度,较高的温度下获得.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EPDM混炼胶增韧聚丙烯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粉煤灰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炼后与聚丙烯树脂熔融共混进行增韧改性。根据共混聚丙烯体系的相态结构、结晶形态、试样断口形态等的变化,探讨了粉煤灰/EPDM混炼胶增韧PP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粉煤灰/EPDM后聚丙烯球晶细化,加入的橡胶相材料容易发生屈服形变以及材料中多相界面导致的不均匀性使其在受力时更容易产生大量的银纹,多种因素共同起到了增韧效果。而且在受力时产生大量银纹,起到了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扫描电子显微方法研究了核壳胶粒与聚丙烯 ( PP)反应共混物试样的冲击断裂行为 .通过对冲击断裂表面分区显微分析 ,揭示了冲击断裂的断面形态和形变特征 .结合冲击测试实验数据和断面显微分析结果 ,对核壳胶粒增韧改性 PP的增韧机理作了探讨 .结果表明 ,PP断面上可以区别出以银纹化机理为主的脆性断裂特征和以剪切屈服为主的韧性断裂特征 ,提高试样冲击断裂韧性主要是基体聚合物的剪切屈服 ,同一断面上可以同时出现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的断裂特征 ;核壳胶粒改性 PP共混物的增韧机理是核壳橡胶粒子的空穴化和 PP基体的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4.
塑料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低胶ABS树脂与PVC树脂共混,制得了增韧PVC。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增韧机理,发现冲击断面周围应力发白区域内发生了空洞化,由此提出PVC的增韧机理是橡胶粒子的空洞化引发塑料基体的剪切屈服。这种增韧机理可以用Ludwik Davidenkov Orowan脆韧转变假说和Orowan的刻痕效应理论来解释。这种增韧机理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用于大多数塑料品种的增韧。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酸为改性剂对滑石粉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滑石粉与聚丙烯(PP)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出系列改性滑石粉/PP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冲击、拉伸性能实验等方法研究改性滑石粉对复合材料的内部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以及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滑石粉经柠檬酸改性后能够明显改善与PP的相容性,促进滑石粉颗粒在PP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从而实现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能和冲击韧性、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全面提高,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青松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4):36-40,29
探讨了PP/UHMWPE/LLDPE(聚丙烯偬高分子量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与UHMWPE及LLDPE种类及含量的关系.发现UHMWPE对含有乙烯链节的共聚型PP有显著的增强增韧效果,UHMWPE的适当加入不但使基体的韧性得以提高,同时也可使其强度、模量、加工性能等得到改善.在PP/UHMWPE二元体系中加入适量的LLDPE,可改善二者的相容性,使体系韧性得到进一步提高.PP/UHMWPE合金的力学性能与二者间的熔体流动速率比(RM)存在一定规律性关系.在一定熔体流动速率(MFR)比值范围内,共混体系呈现脆一韧转变行为.当5〈RM〈15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丁苯橡胶接枝聚苯乙烯(SBR-g-PS)共聚物,将其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结果发现,SBR-g-PS共聚物能均匀地分散于HIPS基体中,其粒径尺寸约为0.05-0.015μm,HIPS中原有的尺寸为1-4μm的大橡胶子未受破坏,形成了大小两种橡胶粒子共存的结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较HIPS进一步提高,而屈服强度未表现出明显下降,获得了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这表明大小两种橡胶粒子具有显著的协同增韧作用。提出了HIPS的脆-韧转变模型和聚苯乙烯(PS)增韧的新机理,即HIPS中的大橡胶颗粒引发了大量的银纹,使相邻银纹间的“基体层”变得很薄,分散于HIPS基体中的SSBR-g-PS橡胶小粒子促进了这些很薄的基体层发生屈服形变,从而吸收了大量的断裂应变能,有效地实现了对HIPS的进一步增韧。  相似文献   

8.
以废旧聚丙烯为基体材料,加入不同比例的PP和PE进行增强和增韧改性,形成新的复合材料。研究了PP和PE的不同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各种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废塑料/PP/PE为100/20/10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未经改性的PP材料的8倍;用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PP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未经改性的PP材料基本一致;在相似的工艺条件下,共混法对PP的增韧效果较聚合法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红磷/氢氧化镁为协同阻燃剂,以POE为高分子材料增韧改性剂,以聚丙烯PP为基体,通过采用熔融混合挤出制得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材料。对该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性能测试,讨论了红磷/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实验研究表明:红磷/Mg(OH)2阻燃体系在PP中有良好的阻燃协同效应;阻燃剂用量对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研制的阻燃PP有产业化化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A6/POE和PA6/POEgMAH共混合金,借助于力学试验机、TEM、SEM、Molau实验和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冲击断口形貌和流变性能,系统地研究了POEgMAH对PA6的增容增韧作用。结果表明,POE与PA6是不相容体系,经MAH接枝改性后的POE与PA6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POEgPA6共聚物起到了原位增容作用,细化了分散相尺寸,有效地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PA6/POEgMAH共混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是PA6的12倍。  相似文献   

12.
在转矩流变仪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DM-g-GMA,将其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用化学滴定法测定EPDM—g—GMA的接枝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表征,用SEM观察共混物的形态,通过对PP/EPDM-g-GM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随着EPDM—g—GMA的含量或温度的增加,PP/EPDM-g-GMA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相应提高,而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装有在线小角激光散射装置的密炼机中研究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在聚丙烯(PP)中的相分散过程.利用表征相结构的光散射参数,即积分不变量,表征了体系的分散均匀性与剪切速率的关系,表明在PP/POE体系相分散过程中明显存在体系均匀性剧烈波动阶段、均匀性迅速提高阶段和均匀性稳定阶段.不同剪切速率影响3个阶段所对应的时间分布.剪切速率为80s。时,POE在PP中达到良好的分散,与扫描电镜照片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核/壳结构弹性体粒子对HIPS的增韧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增韧机理。实验发现,这种弹性体位子能够很好地分散在HIPS中。当HIPS受到冲击时,它能够在HIPS产生银纹的同时,引发基体层的剪切屈服,抑制基体层的脆性断裂,从而使HIPS的抗冲强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两种有机蒙脱土(TJ-2型和KH-V6型),采用熔体插层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出PP/OMMT纳米复合材料,并运用XRD和FTIR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OMMT片层都在PP基体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相对PP而言,两种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分别提高了11%和19%,抗冲击性能分别提高了18%和20%,且随着蒙脱土添加量的增加,冲击性能的变化符合逾渗脆韧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使用旋转流变仪系统分析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熔体黏弹性能对外部条件如剪切、温度和动态剪切频率的响应情况并分析PP/POE共混物的熔体相容性.随POE含量的增加(基体相由PP改为POE),PP/PO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出现分界.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曲线形状类似,非牛顿性指数n基本保持不变.PP/POE共混体系的零剪切黏度呈现负偏差,符合广义对数加和法则.在末端区(0.005~0.050Hz),共混物的Ig G'-lgω斜率明显与PP的有偏差且Han曲线在高频下出现了随温度变化的情形,表明PP/POE熔体不相容.在密炼机加工过程,即温度在190~250℃,PP质量分数在50%~95%之间时,共混体系处于相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PPO/PA6/POE多相共混体系各组份之间的相容性和POE-g-MA的接枝率及其用量PPO/PA6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EVA-g-MAH和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C/ABS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将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EVA-g-MAH)和改性纳米碳酸钙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制备了PC/ABS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添加3份EVA-g-MAH增韧的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到最大值50.3kJ/m2,增幅达43%。添加7份双单体聚合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微粒将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到41.3kJ/m2。主要以银纹化增韧的弹性体EVA-g-MAH的增韧效果优于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剪切流动增韧效果,增韧过程均是将点应力分散为整个颗粒表面的面应力。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弥补了弹性体增韧对合金拉伸强度降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PP-g-(MAH-co-St)对PP/SMA相容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接枝物PP-g-(MAH-co-St)对PP/SMA共混物增容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法在COMPASS力场下对PP、SMA、PP/SMA和PP/SMA/PP-g-(MAH-co-St)的玻璃化温度、聚合物结合能、聚合物均方位移和力学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同时采用实验方法测定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水接触角以及缺口断裂形貌。通过比较共混体系加入增容剂前后的玻璃化温度、聚合物结合能和均方位移的变化预测其增容效果,比较拉伸模量和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的变化预测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co-St)可作为PP/SMA很好的增容剂且可明显提高其韧性和断裂强度,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