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诚信与否影响企业的兴衰成败,诚信是企业最好的竞争手段,诚信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我国的企业诚信。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协调和监督者。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通行证,是市场经济运行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分析企业诚信建设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性,提出促进和完善企业诚信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素质和指标。尤其是企业,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诚信,需要真诚全面地建设;诚信,需要科学有效地推进。当今,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能不重视诚信建设,不能不解决好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企业立业之本、发展之道。本文阐述了诚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施工企业做到诚信经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企业信誉的含义和企业进行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树立诚信意识、创建企业诚信文化、树立诚信的企业形象、构建诚信和谐的合作关系及肯为诚信付出代价等方面提出了企业进行诚信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江涛 《甘肃科技》2010,26(11):79-81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市场规则,按照契约履行承诺。企业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全的必要基石。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对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从社会层面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上提出了治理企业诚信缺失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受利益的驱使,社会上出现了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秩序和企业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它是否能够诚信经营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水准。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成为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道德、法律和经济学方面的价值。文章就目前企业的诚信缺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守信意识,建立信用档案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职业诚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职业诚信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加强职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指出建立和健全良好的企业信用制度是企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企业信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秩序失范现象,阐述了我国企业要快速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首先探讨了信用本质的内涵,具体从金融信贷层面的信用、社会经济层面的信用和道德伦理层面的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信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信用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文章强调,信用制度是对信用现象的规范和制约,它的演进经历了人伦信用制度阶段、契约信用制度阶段和社会契约信用制度阶段三个逐渐递进的阶段.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信用制度建设的区域性;把信用与信用制度演变的阶段性与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特征相结合,导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构成中滞后模式、跨越式模式和平行模式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暴发诚信危机,重建诚信成为企业界的当务之急。经济全球化带动企业文化向着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和人性化方面发展,中华文化必将对全球企业文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混合产生的,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消费信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消费信用尚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存在着信用缺失等多种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信用不足问题分析了其成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缓解消费信用不足问题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迅猛发展,但在信用文化建设方面严重缺失,由此导致了经济秩序失范现象。本文阐述了民营企业失信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危害,探讨了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文化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信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的开发势在必行。论述了企业信用信息的信息源、采集机构以及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