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璐 《科技信息》2009,(17):174-174
1.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可以用“两旺两难”来形容。“两旺”.郎毕业生的供应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旺盛。“两难”,一是用人单位找毕业生难,特别是找到理想的人选特别难;二是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难,特别是想找到一个好工作或理想的工作就更难。也就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就业鸿沟”逐渐形成。专家认为,要跨越这个“就业鸿沟”,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董小亚 《科技信息》2009,(12):180-180
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紧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同时又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本文从传统高校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概况出发,加之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之后的就业概况,重点论述了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紧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同时又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本文从传统高校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概况出发,加之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之后的就业概况,重点论述了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4.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度势。据权威部门统计,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有可能达到38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企事业难寻合适人才现象并存。如何使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是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调查分析,结合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特点,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6.
陈绍炜 《科技信息》2012,(14):56-56
自1999年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人才的供大于求已经不是新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好企业找不到优秀员工已经屡见不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内容来抓,需要各个层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社会就业压力随之剧增。究本溯源,就业政策法规不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不合理、就业指导课程不完善、大学生自身素质较低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宏观保障;市场应构建公平人才竞争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大学生应提升自身整体就业素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四方共同参与,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这种方式还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这一供求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配合"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还是"企业本位"型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为本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增强高等学校理工科院系学生的就业能力着手,在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构建和研究"三选拔、三阶段、三培养"的"三三三预就业"模式,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深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契合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大众化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达不到企业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困难的原因,反过来指导高校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进,培养出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