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网络使用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阳性率为16.6%,男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P〈0.05);大学四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5),一年级学生相对较低;网络成瘾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23±2.31、12.38±2.30、12.99±3.58和12.10±2.58,均低于网络正常使用组;网络成瘾组和网络正常使用组在生理和心理两个领域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翟成蹊  陈舒音 《科技信息》2007,(23):314-315
目的:验证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信效度,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现状及网络成瘾发生的特点。方法:在武汉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374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由周治金、杨文娇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74名被试中,网络游戏成瘾者有36名,占9.6%,网络信息成瘾者有32名,占8.6%,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有39名,占10.4%。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性别、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了解南京市某医学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探索其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28名医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41%,网络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在上网目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成瘾及其倾向与家庭来源、与父母的沟通、缺课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有关联.结论为医学生中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必须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对社交成功倾向于外控性归因,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网络娱乐活动使用上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和谐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人性信任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赵辉 《科技信息》2010,(31):I0124-I0125
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新型的社会问题,其中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不但能影响其在校学习过程,而且会造成学生的身心损害,进而影响到家庭和社会。为了探索出一套将体育运动应用于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治疗的方法,对经筛选确认的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从不同运动项目的干预效果、运动干预模式的设计及验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和预防是有效的,不同的运动项目的效果有显著差异,因根据具体的成瘾原因选择合适的干预模式和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对社交成功倾向于外控性归因,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网络娱乐活动使用上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和谐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人性信任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青少年网络成瘾比率为11.08%;(2)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在人口变量学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在网络成瘾的各因素得分均高于女生,大学阶段的青年网络成瘾率最高;(3)在SCL-90的得分上网络成瘾组和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群体。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急需重视,作为引导主体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分析及正确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在图书馆上网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分析研究大学生上网目的及其行为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和网络之间的基本关系及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心理需求、信息需求及信息取向。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更加明确如何合理运用人员、设备、网络技术等条件,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有利引导,培养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及有用信息的顺利获取,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网络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9.
柴永红  卫涛 《科技信息》2010,(18):40-4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针对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环节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西省四所高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中网瘾大学生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生网络成瘾者,高年级的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低年级;网瘾者和非网瘾者在网络消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瘾者更倾向于网络游戏,而非网瘾者更倾向于获取学习资料和即时通讯。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2015-2018级的1 81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体质健康状况的测量,通过数理分析法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1)不同性别学生间的网络成瘾具有显著差异,且女生网络成瘾较男生严重(x~2=13.174,P0.01).2)不同网瘾群体间的体测综合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网瘾群体间的BMI与800 m(女)/1 000 m(男)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0 m跑、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4)体测总分与性别、年级无关(P0.05),与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反应、耐受性、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和网瘾程度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较为普遍,女生较男生问题突出;网络成瘾与体质健康综合成绩具有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网络成瘾与呼吸机能、柔韧性、速度、爆发力和肌耐力等身体素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高校在校大学生职业兴趣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调查表测查贵州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和特点,以性别、年龄、专业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顺序排名为:现实型、研究型、常规型、艺术型、经营型、社会型;性别和专业因素主效应均对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职业兴趣有极显著影响;年级因素主效应在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经营型E上作用极其显著;性别和专业、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马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374-1377
用Brennan编制ECR问卷和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43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的测评,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依恋类型的各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惧怕型依恋和冷淡型依恋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家庭教养方式特点,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从选取300名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实测。结果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6.3%;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并对学生进行网络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效果。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7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网络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网络成瘾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是,健康教育前,网络成瘾者占到调查人数的9.77%。健康教育后,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下降到6.76%,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者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42),轻度、中度和重度成瘾者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均有所下降。表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较高,但积极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正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的现状,综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干预策略等,思考与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心理问题。研究成果将对高校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校大学生网瘾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丝佳  张继红  张艺馨 《科技信息》2011,(15):146-146,100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渐突出,并成为影响不少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难题。网络自身的诱惑力,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心理特征,家庭、学校及社会工作滞后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化解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应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在校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引导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类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在武汉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374名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其维度的高低分组,比较高低分组的网络成瘾检出率。结果:除了家庭外支持低分组的网络信息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高分组外,社会支持的其他分组对网络成瘾类型的检出率影响都不显著。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社会支持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并不只是简单的负相关和线性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其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吉林某高校180名学生,采用CIAS和EMBU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严父慈母型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显著;父母对应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显著高于父亲,而父亲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则显著高于母亲;父母对应的教养方式之间除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为低强度的正相关外,其余因子均为高强度的正相关.结论:传统的严父慈母型教养方式不能有效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父亲过分干涉与保护会提高网络成瘾倾向;父母的教养方式侧重点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校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已成为目前高校和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它给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健康带来了诸多问题。针对目前严重的"网瘾"这一网络文化异质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综合治理,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类型、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