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洁 《科技信息》2012,(35):I0292-I0292,I0305
受母语影响二语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会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体系,即中介语,中式英语即是其中广为英语学习者熟知的一种。中介语理论为依据,本文浅析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中式英语的必然性.并指出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一种中介语现象。文章在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式英语的表现,并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提出了避免中式英语产生和中介语石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庞倩 《科技信息》2010,(2):179-181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常见现象,也是困扰学习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中式英语是中介语僵化的表现之一,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本文拟从我国本科生英语学习者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在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的分析,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中式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李牧时 《科技信息》2008,(3):117-119
本文通过对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常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及中介语僵化,并对如何应对中介语僵化现象,减少及避免中式英语产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常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及中介语僵化,并对如何应对中介语僵化现象,减少及避免中式英语产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词汇的表征、发展看中式英语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中成人二语词汇习得三阶段模型入手,进行先导实验,对“伪友词”、搭配错误、“隐形不地道现象”这三个典型现象展开研究,探析中式英语的成因。认为母语词目中介使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带上了明显或隐含的中国味,促使中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而母语负迁移则对英语写作产生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它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3个层面直接导致了"中式英语"写作。努力规避"中式英语"写作有助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英语学习者的基础和纯度也随着跨文化交际的频繁而提高的情况下,对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存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有效利用中介语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学习者掌握目标语的困难和时间,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又能有效利用中国英语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语用意识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对英语产生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两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以此可以深入探讨"怎样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原语所承载的文化"这一译界长期命题提供新的视角。文章指出,中国英语也罢,中式英语也罢,它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及表达方式在中国人潜意识中的存在有密切联系。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地、同时又不易觉察地使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使用时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排斥和异化。中国英语之所以不是中式英语最重要的一个指数在于它克服了汉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很多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起着负面影响,尤其是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受到母语的干扰。随着对外语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母语被认为是一种学习策略。对20份作文采取文本分析,并探讨英汉语篇组织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增强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两种语言语篇结构差异的意识,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1.
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式英语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中国语言与文化干扰而形成的中国式英语广泛存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写作及会话中,严重妨碍了中国学生学习有纯正地道的英语并且有损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根据在教学实践中收集的学生在写作、翻译及会话中的实例,从词汇、句法及语用方面详细剖析了中国式英语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并就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进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3):102-103
英语被动句实际上就是根据说话者意图将施事和受事位置进行互换,也就是将图形和背景位置进行互换,以达到焦点信息更加突显的一种句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对被动句进行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被动句的本质特征,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水平一直提高不大,原因很多。其中汉化现象是制约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就汉化现象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进行剖析并力求找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侧重对英语句子的内在生成进行分析。该理论的相关原理如运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则可解释一些传统语法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的句法结构认知能力,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深入,中式英语现象到处可见。与此同时,它对人们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影响力日渐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基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英语变体——中式英语的干扰。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产生的客观性,使其在学习中尽量避免受到中式英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英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在中文与英文的碰撞当中,中文的句法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文的句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后起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句法特征上。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句法为出发点,分析中文句法对英文句法的影响,总结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更好地服务于英语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7.
车艳云 《科技信息》2013,(25):251-251,294
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体现在能否在特定的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话语。本文在对学生的语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语用知识、英语文化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观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支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架教学模式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5个环节组成。在语言教学领域中运用支架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英语口语学习的支架,促进口语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从根本上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