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门讲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计算机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创新,找到一条更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捷径。本文先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纵向深度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能力的高低是学生适应社会、更好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专业教学科研结合是关键,而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便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素质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针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和从未学习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是机电专业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作了如下探讨: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建立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推进案例教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实行多元化考核,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都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方法、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结果评价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形成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关键.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力求激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殷越 《科技资讯》2011,(13):207-207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涌现了不少新兴学科和新技术。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至于更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文章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义、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推动作用入手,阐述如何协调好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等级考试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计算机应用大赛紧密联系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培养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大赛这一契机,在开展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化学本科生开设《化工计算》课程,增加了学生对化工课程的理解和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计算机教学应贯穿在化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中.重在应用,重在实用,重在对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本专业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利用项目教学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借助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浅议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5):141-142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非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起点低,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运用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好基础.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一直是中职教师努力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阐述如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冯淑珍 《甘肃科技》2008,24(5):164-165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意识为教学目标。文章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些局限,提出了通过创设环境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理念。在创设的计算机环境当中,计算机文化将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赵雪梅  徐秀芳 《科技信息》2008,(17):179-180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门,是将来专业学习和计算机联系的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日后在计算机发展道路和专业应用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文章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义、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推动作用入手,阐述如何协调好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等级考试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更多地依赖多功能手机,很少触及计算机,造成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而真正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利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的时间有限,课外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做不到实时答疑,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专业素养,因而计算机技术教育成为了一种基础教育。中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中职院校要致力于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将针对当下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状况,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育华 《科技信息》2010,(36):266-267
以培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从本专业的课程规划、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就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加强和改进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达到提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满足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9.
《C程序设计》作为高职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注重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出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并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达到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