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控矿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岩性、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等方面介绍了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区铅锌矿断裂构造控矿明显,岩石晶洞构造和围岩的硅化对铅锌矿的富集成矿有利。通过镜下对矿床中物质成分、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研究表明,矿床中物质成分简单,成矿方式以充填和交代为主,矿石构造反映出热液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地质钻探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该文主要介绍了在煤下铝地质特征情况下,钻探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以及在煤下铝地质钻探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钻探技术分析与浅谈。  相似文献   

3.
鹅公山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鹩公山火山盆地是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产较丰富的火山盆地.在整理前人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铀、金、银成矿地质特征,从火山盆地成矿元素聚集、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隐爆作用及幔源物质等方面对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及其作用,为火山盆地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文章建议加强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及幔源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两当县金厂沟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阐明了研究区的金矿化特征和伴生元素特征,进而从地层、岩性、构造、成矿热液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金成矿地质条件。最后初步探讨了金矿成因,提出了金的成矿模式,指出了金厂沟金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并总结了本区的找金标志。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东昆仑西段地区金矿成矿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小干沟金矿床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小干沟金矿床是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区内早期发育韧性变形,后期叠加脆性变形,强烈的构造活动为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提供了基础。三道湾北断裂是控矿构造,其次级断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和构造裂隙是主要的储矿构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建军 《甘肃科技》2011,27(12):30-33
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温度、成矿流体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构造地球化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论述了它在研究各种地质建造和构造的物质组成特征、所经历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及其过程、规律和动力学机制.在对多个地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构造地球化学与构造成矿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研究得出了在一定的构造背景下,在以构造动力为主导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物质的分异、运移、富集成矿的特征、机理、影响因素和特殊规律,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机理和实际工作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洪栋栋 《甘肃科技》2023,(11):48-52
金湾子金矿位于华北板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北祁连褶皱带西段北缘,阿尔金走滑大断裂的南侧。为了研究金湾子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地质工作,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多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区内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a)为金湾子金矿主要赋矿地层;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与矿化蚀变关系密切,矿体分布在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金湾子金矿受多因素控制,具有物质来源多、成矿多阶段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蒋村铀钼矿成矿地质特征、火山角砾岩筒的形成及地质特征,该矿的下坑火山角砾岩筒是一个早、晚两期叠加的复式岩筒,早期为开启式爆发,晚期为封闭式隐爆,对成矿十分有利.分析了铀钼矿化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认为铀钼矿化与断裂构造及火山角砾岩筒关系极其密切,断裂构造及火山角砾岩筒对铀钼矿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羊石坑汞矿床位于四川省秀山县境内,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特大型单汞矿床。矿床严格受构遣和地层层位、岩性的综合控制。在此,通过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阐明了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地质背景、构造环境的关系,从另一方面探讨了矿床成矿的物质来源、构造改造成矿特征、热液的形成演化,成矿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盆沟地区位于石泉-旬阳金成矿带,志留系下统梅子垭组广泛分布,以富含炭硅质为特征,素有"黑色岩系"之称,为区内主要含金岩系和赋矿层位。从地层条件、热源条件、构造条件、围岩蚀变等方面简述金盆沟地区金成矿地质背景,对金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与黄龙金矿床成矿特征类比,认为二者在成矿地质环境、含矿层位、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等方面基本相同,同属热液改造型金矿床,且具有有利的金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余铁矿田含铁岩系地层物质系统沉积的地球化学环境是一个氧化相—弱氧化相—弱还原相—还原相的演变过程。矿田经历了澄江—加里东构造旋回的多期次、多方向、多型式褶皱构造改造。新余铁矿田矿层和含铁岩系的各种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是铁矿的沉积成岩作用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的物质反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分析矿田成矿地质系统的内在规律,总结新余铁矿田矿层和含铁岩系变化特征,矿层顶板、底板和含铁岩系标志层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解释新余铁矿田单层矿"红绸舞式"褶皱的成因,为铁矿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下达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划分了成矿期、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测定了成金阶段部分样品矿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及成矿温度,并阐明了构造对含金石英脉富矿的控制作用,根据地质事实,提出了成矿模式并指明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亮玉 《太原科技》2010,(2):66-67,69
以野外地质、地球物理调研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灵丘苟庄一带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总结了苟庄矿区矿床成矿规律和矿床评价标志,指出了苟庄矿区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对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勐腊县曼洒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曼洒铁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黔东地区位于华南成矿区的天柱-黎平成矿亚带,是贵州重要的黄金产出地。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相关理论,对研究区构造与脉体的关系、构造与金成矿作用、流体与金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构造和流体耦合作用与金成矿作用在时空分布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小冰沟铅锌矿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小冰沟铅锌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铅、锌矿体均位于青白口系窑洞沟组一岩段碎裂灰岩及鲕粒灰岩中。系统总结了小冰沟铅锌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18.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滇西锡矿带地质特征与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滇西锡矿带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区域地质演化、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物质来源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探讨滇西锡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与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并浅析其找矿前景。结果表明滇西主要锡矿床类型为云英岩型、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花岗岩体与锡矿关系最为密切;含锡岩浆岩主要是富硅、富碱、基性组分低及高分异的深层重熔型花岗岩;同位素年龄资料显示,锡矿床主要形成于110~50Ma B.P.,与中—新特提斯封闭碰撞时期吻合。结合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构造演化分析,认为滇西地区锡矿床及成矿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陆-陆碰撞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