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字书     
安安静静,随随便便,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一瓶酒,一些凉菜——那天晚上就是这样的。准确点说,是这样开始的。 “天才的个人发明家在小说里很多,比生活里多得多,”梅可夫用叉子叉着一个小蘑菇,说道。“不过,生活里毕竟还是有的。” 我点了点头。的确,如果生活里根本没有这种人,那么小说的形象又从何而来? “有又怎么样?”我问。 “我的舅舅就是一个这样的天才。”梅可夫表情沉郁地斟满了两个酒杯。“我过去没有说起过他吗?对,没说过。他,你猜怎么着,发明了一部时间旅行机,干,为了你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实际上,并不是头脑聪明的人就是天才,而是喜欢学习的普通人经过刻苦学习,取得了非凡成果后,人们才把他们称做天才。这么说来,我们这些普通人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也会成为天才。 “学习”始于“模仿” 天才是能把任何人都具有的学习能力集中地发挥于某个特定专业的人,就是说,天才都是学习的专家。 比如,达·芬奇曾为了画好骑马的画像,在他家附近的桥上往下扔纸片,观察纸片飘落的情景,从中体会马腿在奔跑时的动态。结果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奔马图。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是连梦想都没有的人。没有梦想,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期望,他还会有什么呢?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有了一个好的目标,它可以使人积极、自信、乐观、健康、善良,使人有一个成功人生的起始。当我与高中同学聊起“你想报考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时,许多人会朝我耸耸肩膀,摊开双手对我说:“Idon’tknow.”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你的未来从梦开始”,“你的未来不是梦”。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梦吧! 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情绪放松,静心1分钟,呼吸平稳。“我…  相似文献   

4.
你会成功吗?     
智商、情商、性别以及基因等因素对一个人的个性及能力的形成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科学界众说纷纭。“如果拥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父亲,我就可以因此获得优秀的遗传基因并成为新一代天才吗?”也许你就是这么想的。其实,不仅是你,就连科学家对这个想法都表现出极大的兴  相似文献   

5.
幽默三则     
你认识比尔吗警察拦住了一辆违章行驶的小轿车并取出罚款单。司机傲慢地对警察说:“先生,在你提笔之前,我想,你应该知道,我认识市长怀特先生,他是我爸爸的朋友。”警察没有理他,掏出笔埋头在罚款单上写着。司机又说:“我还认识警察局长约翰逊先生,他也是我朋友的爸爸。”警察继续写着。“你还应该知道,我认识……”警察一边把罚款单递给他,一边礼貌地打断了他的话:“请你告诉我,先生,你认识比尔吗?”“哦,比尔?不认识。我干嘛要认识他?”“我想,你也应该认识一下——比尔。他就是站在你面前给你递罚款单的人。”(王同翠)算命算命先生:你这个…  相似文献   

6.
特 辑学习方法·天才·诺贝尔奖 1_4学习有捷径大脑竟是“势利眼” 知识也需“管家婆”什么是天才世纪之交的宇宙奇观 二14海尔一波普彗星的朝圣之旅 天文奇观——日全食怎样拍好日食照片十年日食、月食早知道一次难忘的日食宣传在泰国看日食打盹儿的学问 3_14人为什么会打盹儿? 打盹儿能控制吗? 怎样打盹儿最科学? 危险的30分警惕嗜眠病神奇的手4-14手的抚摸髓镇痛吗? 触赞对心理和感情的巨大影响 医护上的正确“手法”按摩机器人 .怎样挖掘你的“潜能” 孓16人有七大智能 什么样的智能可使你成为杰出人才最薪智能测试题下一个诺贝尔奖将从…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的目标客观而又现实,你会常常感到轻松愉快,感觉到自己富有创造性,因而充满自信。一位终日消沉的历史学家说:“如果我没有我的完美主义,那我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谁愿空活百岁、碌碌无为呢?”他把完美主义看作是自己为取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他相信实现完美是他达到理想高度的惟一途径。可是实际情况怎样呢?他对失败的恐惧使他做事如履薄冰,工作效率远不如他的同事。完美主义者也可能会获得一些成功,但成功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完美的标准。研究表明,强迫性的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  相似文献   

8.
幽默三则     
较真有位科学家无论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较真。一次,他看到儿子写的作文有这样的句子:太阳爬上了山顶。”他很生气,教训儿子道“:白昼与夜晚的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太阳移动。你不懂这一科学常识吗?”然后他挥笔为儿子修改:早晨,由于地球自转,我所在的位置看到了太阳。”又把“晚上,月亮悄悄地躲到了云彩后面”改成“由于今日晚间刮东北风,四级,迫使浮云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终于挡在了月亮和我的视线之间。”料事如神豆豆“:你说世上真有像诸葛亮一样料事如神的人吗?”华华:怎么没有?我妈妈就是一个!”豆豆:真的?”华华:“你还不…  相似文献   

9.
    
“年轻人,坐下吧。”上校说。 “谢谢您。”进来的人说。 “我知道一些你的情况。”上校用和蔼的语调说。“说实在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们说,你心情烦躁,什么事也做不成。我听说已有几个月了,今天决定同你谈谈。我考虑过,你要不要换个服役地点。也许,你想去海外,到一个遥远的战区去?办公室你呆厌了吧?或许,你要上前线去?” “不,我不想去。” “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中士耸了耸肩,看了一眼自己的双手。 “我想要没有战争的生活。我想在一夜之后,全世界所有的大炮都变成废铁,细菌炸弹都变成无害的,坦克全掉进公路上的大坑里,像是沥青中的史前怪物。这就是我的愿望。”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自然愿  相似文献   

10.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11.
八 “我想通了。”我对“聊天”开口时,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女孩娇好的面容。 “想通了?那太好了。”他感到十分兴奋。“你决定怎么办?” “听将令。”我简单地冷静补充。 “我不是什么‘将’,也谈不上什么‘将令’,大家一起商量。”但从后来他对我说的话来看,显然证明了他早有计划。“先说说你的想法。” “我还没来得及有什么想法。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抢他的‘网兜’,既然你说他没能耐自己研究。” “不错,但是我们必须出其不意。”他说。“我们不可能接近他,一旦他发现我们的企图,就会使用那东西而逃跑——再说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晚上也很少出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还不敢吧。”  相似文献   

12.
杨德明  郭盛 《科学之友》2009,(12):28-29
“懒骨头”、“懒肉”、“懒鬼”,这些词汇都是形容懒惰的人。我们大部分人认为,懒惰是一种后天的行为,也就是说是人在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在后天才形成了懒惰,所以根本就是人自己不想去做什么,或者怕自己做不好,不敢去做才造成一种懒惰的心理。但是,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懒惰似乎已经编入了你的基因中。正是这种基因,导致你对运动提不起兴趣,尽管你花了很多钱成为健身馆会员,尽管医生对你最近的体检结果提出了加强锻炼的建议,尽管你在前一刻刚下决心要坚持锻炼……你还会寻找种种借口逃避运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林业科学家的队伍 中,有着一位33岁的“世 界级名人”,他的名字叫范少辉。 范少辉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杉木博士,他曾荣获中国林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而且还分别被美国名人传记研究中心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研究中心收入《国际杰出人物录》和《世界名人录》。 面对这位名人,我问:“你真的很喜欢林业吗?”范少辉只是笑了笑。我又问:“与树林打交道,需要很有耐心吧?小树成林,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吧?”他还是笑了笑,然后简单地回答:“不会的。”“你在哪国读得博士?”“中国。”“你会出国搞科研吗?”此时,范少辉才真正说出他的心里话:“到外国去读博士,就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研究人家的树种,解决人家的问题。要解决中  相似文献   

14.
学与玩     
试试你的组合能力 向来数学成绩不错的阿华,这次却被从来不用功,但很会耍小聪明的阿强给难住了。这也是阿强动了几天的鬼脑筋才想出来的。阿强这样说:“我有4组数字,第一组是:1 1 1;第二组是:2 2 2;第三组是:3 3 3;第四组是:4 4 4;你怎么把这四组12个数字组合相加后,结果刚好是12。如何,数学天才,这道题对你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吧?”阿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其实这道题并不需要你是数学天才,但如果你能答出此题,你会比数  相似文献   

15.
六 “你知道我第一次来火星是什么时候? “比我早了两年?我记不清楚了,我连自已是什么时候来的火星都记不清了。老啦,老啦。” “整整二十年” “那我就是十八年了。姑娘十八一只花,你说该摘不该摘,哈哈。” “行啦,就你老的那样,还想着姑娘呢。哪个姑娘会看上你这个糟老头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柯云路,据说还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因此,他应该称得上是“科学家”了。又因为他出版了《柯云路新疾病学》,我想称他为“医学家”也是不会错的。我这个人就有点不信邪——你信,我不信。对于柯云路先生的许多著作拿来读一读,就会发现,他的所谓“破译”,不过是伪科学而已。说得不客气些,柯云路在科学的殿堂内,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伪科学的鼓吹者。别的不说,就说他的新疾病学。尽管他写了洋洋十几万字,归根到底他总结为一句话叫:“你想病,你就生病”,或者叫“疾病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制造的”。这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7.
丁喜 《科学24小时》2021,(10):52-53
秋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秋游……每当有团体活动时,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烦恼:虽然平时人缘不错,此时却没有特别想做搭档的同学;跟班里的同学关系都还可以,但他们却很少主动邀请你组队……明明自己是个看起来外向活泼的人,却屡屡遇到这样的事,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孤独呢?这难道就是"外向孤独症"的表现吗?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牙医的解释小杰克的妈妈打电话给孩子的牙科医生:“我不明白你是怎么收费的?”她抱怨说:“我认为他的治疗费只要10美元就可以了,而你却收了40美元。”“太太,一般是收10美元。”他赞同地说,“但是,杰克大声地喊叫了三声,把我的三位病人都吓跑了。”  相似文献   

19.
蔡天新 《自然杂志》2007,29(1):59-59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其晚期的代表作《科学和现代世界》(1925)中,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并以此来为其中的第三章命名。大概正是因为“天才的世纪”这个词的诱惑力,驱使我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3篇科学随笔,即《费尔马最后的定理》(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载《书城》,2003年第6期)和《隐居的法国人:帕斯卡尔与笛卡尔》(载《读书》,2006年第5期)。也就是说,我已经谈论了17世纪的4位科学天才——3个法国人和1个英国人,现在我必须要说到的是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那个世纪里最为博学的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语,《西方哲学史》),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满意“你的女老师满意你吗?”父亲问。“啊,是的,爸爸,十分满意。”“你怎么知道?是她亲口对你说的?”“当然,爸爸。前天她对我说:‘要是所有的学生都像你这样,我马上就离开学校!’这说明,我已经全学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