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深圳早期小说在艺术地观照特区社会变革的同时,关注人的命运及心灵变异,追踪特区文化现代性嬗变的历史轨迹。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圳早期小说展现了独特的特区文化内涵,是深圳文化精神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构成了当代中国精英学创作与阐释的无边视域,从“启蒙现代性”的中心幻像到“审美现代性”的突围与“后现代性”的反抗,再到“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反思,当代中国在“现代性”价值述求过程中的分裂与蜕变构成了当代精英学在总体价值定位上流徙变迁的深层动因,对语言和人的尊重是精英学的价值“底线”。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构成了当代中国精英学创作与阐释的无边视域。本阐述了从“启蒙现代性”的中心幻像到“审美现代性”的突围与“后现代性”的反抗,再到“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反思,进而分析了当代中国在“现代性”价值追求过程中的分裂与蜕变构成了当代精英学在总体价值定位上流徒变迁的深层动因。同时,作认为对语言和人的尊重是精英学的价值“底线”。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性的理解、反省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毕生的理论主题。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全球化社会的反思性批判中,使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出场。对启蒙现代性两大基石——抽象的人和绝对理性的批判与反省,造就马克思现代性视域的核心层面。我们要以马克思反思现代性的思想为指导,借鉴西方哲学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的思想资源,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引导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性为视角,在本质上可以看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引进、传播与中国现代性历史语境的生成、曲折演进构成了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起点,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的复归与拓进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现实支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实现的是文学的“文学化”转向,体现的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自己已经构成现代文明的本体内容,成为现代文明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题材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由乡村进入城市这一流动群体的生存境遇和心路历程,而且他们的流动使得农民工题材小说深层触及了乡土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困惑,准确地把握了乡土中国的现代性脉动。身份意识和性遭遇成为作者创作农民工题材小说有效的切入点,此种想象方式又表明着故事被叙述的逻辑起点——基于"向城求生"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7.
刘伟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153-153
在当今的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现代性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学术关键词。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时代条件下,任何话题或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和“现代性”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或牵扯。“现代性”与宗教问题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基督)宗教促成了“现代性”的生成(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多种宗教并存而且正在发生“现代性”的国家,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坛对沈从文等京派作家曾经一度忽视甚至批判,很大程度是因为以历史现代性解释文学现代性.对二者进行了同构性理解。实际上,二者呈逆向结构,于现代性内部形成一种张力。京派作家描写健康优美人性人情的同时,面对物质文明的进步与道德伦理的退化作出反向思考,表现出对物质化的对峙与质疑,具有文化反省的内容。这也正是文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由此使中国新文学获得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和西方殖民扩张,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美学现代化的进程,使它沿着两具个方面展开,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功利主久美观构成了时代的主潮,而以个体为本位,坚持艺术和审美独立性的理论也作为潜流在运行。今天,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剧,我们反思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必须以此为借鉴,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现实,追求人类普遍具有的精神价值,处理好现代性与传统的关系,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以把中国美学的发展纳入合理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大文学的背景下审视中国新诗的构建与发展,它在主动接受世界文学现代性的同时,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呈现出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独特风格。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现代性建构最初时的突破与传承,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诗现代性重建过程中的回归与寻根意识,中国新诗在努力寻找个性的自我和未来,构筑诗歌的心灵之城,形成20世纪中国新诗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收集以往的勘查资料,实地调查矿山开采的历史与现状,认真了解拟开采布局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当年动用(采出和损失)资源储量等,将矿山地质测量中所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才能编制出质量和可信度较高并切合实际的矿山储量年报。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小妇人》的主人公乔独立、坚强、执着,最终如愿成为了名利双收的作家。但是,乔的婚姻选择令万千读者感到费解:一再拒绝和她青梅竹马、年轻又多金的劳里的追求,多年后,选择了半路结识、年长又贫穷的巴尔。用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者的爱情理论重新分析乔的婚姻选择,即从需求认同和爱的力量与被爱的能力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乔和劳里的需求截然不同,难以从内心深处理解和体谅对方,同时,他俩相遇时不具备爱的力量与被爱的能力。而巴尔和乔需求相似,能够感同身受,而且巴尔出现时,乔已相对成熟,双方拥有了爱的力量与被爱的能力,因此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少儿社会教育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关键在于组织好少儿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14.
报纸作为后人观察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窗口,报纸广告是其中极具社会学研究价值的一个视角。以旧上海时期的中国名报《申报》的副刊《申报自由谈》1933年所登载的广告为个案进行分析,剖析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交融汇合时期中国人的心态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少儿图书采购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现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如何做好少儿图书采购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1921年田汉首译《哈姆雷特》至今,中国莎译已有了将近80年的历史,其中朱生豪的译本最为脍炙人口。朱生豪所译莎剧是中国莎士比亚翻译史上的杰作,但是朱译本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两大不足。从朱译莎剧的得失入手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强调人民拥有主权,拥有国家权力——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可以说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民主思想。他的思想中,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不可被代表、不可分割,应该属于人民,并且人民拥有反抗权。他的人民主权学说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鼓舞了美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动员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时也未能超出时代的局限性,具有乌托邦色彩,是专制主义的温床。在高调践行人民民主的今天,了解卢梭人民主权论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内涵以及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其理论正反两方面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兹华斯和李白,作为中外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在诗歌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回归自然,情感的自然流露,丰富的想象力,同情劳动人民,具有抑郁和孤独感,叛逆精神。本文通过对这些相似点的比较,试图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者诗歌的精髓,探索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及发展现状,探讨了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指出应全面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模式,不断提升电视行业的综合实力,以适应传媒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它有四个主要特点。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