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思想发展历程中,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的和谐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的和谐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吸收苏俄革命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的思想理念,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而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理论创新。毛泽东的和谐思想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这些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仍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大鹏 《科技信息》2010,(25):365-365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包括四层含意,今天我就四个方面结合工程处实际谈谈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倡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航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势的演变催生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本思想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庆"唱读讲传"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模式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的旨归,及其时代化的内在本质诉求,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的最新实践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以蔡元培、胡适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该方案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政府"身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范畴。同列签名序列之中的李大钊,则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他与前者之间似乎不应发生关联。李之签名,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其联盟思想应是导致他签名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的设想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方孔先生在"传统中国法分析"中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传统进行相当深入的批评。指出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存在着"不客观、不实在、不合群、乱伦"等一系列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特点,人治传统浓厚而法治传统阙如。但是"中华法系"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核的,儒道法诸子百家各种学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具有本土化、原生性、开放性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史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一部分,始终是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他对于中国史学史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的史学理论对当代历史研究者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本文将从李大钊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史学内容以及史学方法这几方面分别论述李大钊对史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李大钊对辛亥革命、孙中山等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贡献、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与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比较,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过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我们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各种思想偏向,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其特定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基础,没有把握"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张力。对两者"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实践把握与辩证理解,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为了在阶级斗争的决定性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组成自觉的无产阶级政党。当前推进发展"自觉的党"的理论与实践应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充分吸收运用现代社科理论的新成果,充分吸收历史的智慧、世界各国的经验及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结论,充分适应和利用现代通讯、传媒、办公技术以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网络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场域回应时代需求、引领时代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实践而产生的既与时俱进又开拓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空具有不同的内涵和阐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相结合,赋予其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不断开辟理论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基,继承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迹,以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本,群策群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文本中关注民生的思想是一个走向当代的热点话题。"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的高度体现。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中,切实解决目前突出的几大民生问题,有一些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符浩 《科技信息》2010,(12):48-48
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重要理论命题。回顾70多年来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两大理论体系,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其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法律观"以及系统的自由学说,阐明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本文从:"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自由思想"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洛克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规则需要法制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难点,我们必须加紧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大胆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理论部门与实践部门配合,加强执法和监督工作,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产生了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改造中国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李大钊是突出的代表之一。本文不准备评述李大钊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谨就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的早期的唯物史观作一评述。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父母早亡,由年迈的祖父抚养成人。1907年考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这是他的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后来回忆说:“我到天津进入北洋政法学校,六年的时间,深入调查研究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科学”。这使他的政治见识迅速增长。 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从事爱国活动,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1916年回国,作为《新青年》派的重要成员,立即参加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对于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最重视并首先接受的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指导他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唯物史观则为他探讨文化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一派唯物史观的要旨,就是说: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先生在《政道与治道》中是以民主观察政道,从而否定了古典中国的政道。实际上,古典中国关于政道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客观的历史实践。但它是不同于西方民主政道的政道,是专制的政道。当代中国法律之治道的移植和构建应该借鉴古典中国政道与治道完美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构筑适宜于国族人生与人心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7.
谭军 《科技信息》2010,(9):148-149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中国社会思潮发展的必然趋势。五四时期,戴季陶曾发表过许多宣传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言论,以研究社会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而著称。但是,他是有条件地同情、赞赏社会主义思想的。他常认为,社会主义宜在产业资本发达的欧美各国中提倡,而不宜在资本主义刚萌芽的中国实行。他对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既赞赏又排斥的矛盾态度,正是这种矛盾导致日后他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8.
荀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很多治国思想都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更是影响深远。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又有利于通过法律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可见今天探讨荀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问题。早在建党前夕和初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大钊同志就对此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的予见。学习、研究李大钊同志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予见性理论,对于我们振兴中华,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笔者从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思想入手,对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在新世纪重新学习和审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大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