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云南主栽核桃与美国山核桃不同品种之间的品质差异,为核桃深加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40个有代表性的云南核桃与美国山核桃品种进行核仁的16种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采用索氏提取仪、凯氏定氮仪、气-质联用仪及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所采核桃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基于16种营养成分的品种相似性分析,将40个品种分为4组。在粗脂肪含量方面,云南主栽核桃与美国山核桃粗脂肪质量分数在52.11%~71.77%之间,最高为38号美国山核桃中的‘密西西比10号'; Ⅰ组和Ⅱ组具有较大优势; 在蛋白质含量方面,质量分数在4.66%~15.9%之间,其中最高为40号‘大麻二号',Ⅱ组和Ⅲ组具有较大优势; 在微量元素方面,锌的含量在0.004 8~0.109 0 mg/g之间; 铁含量在0.009 8~0.192 8 mg/g之间; 钙含量在0.254 8~0.651 7 mg/g之间。Ⅰ组在Zn和Fe指标上占较大优势,而Ⅱ组在Ca指标上占有较大优势; 脂肪酸含量方面,Ⅰ组在豆蔻酸、油酸、花生酸指标上占优势,Ⅱ组在月桂酸、棕榈-烯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烯酸指标上占优势,Ⅲ组在棕榈酸、硬脂酸指标上占优势,Ⅳ组在山嵛酸指标上占优势。【结论】核桃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用油,蛋白含量较高而含油率较低品种在生产加工中可考虑蛋白饮料及蛋白肽的加工方法,‘大理漾泡'‘金华'‘密西西比10号'3个品种可充分利用其中的微量元素,开发具营养保健功能的富Fe、富Zn、富Ca核桃蛋白露或蛋白粉。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5个品种薄壳山核桃的品质差异,对薄壳山核桃中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薄壳山核桃中‘波尼’和‘绿宙一号’的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710.21、710.31 g/kg。其中‘绿宙一号’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7.67%、1.32%; 品种‘莫汉克’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26.14 g/kg,必需氨基酸总量也最高,达到40.97 g/kg; 各品种Ca、K、Mg和P等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主栽核桃品种的功能活性成分差异,为云南核桃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仪、凯氏定氮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及荧光检测仪对云南省32个品种核桃果仁试样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等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较高,为27.597%,其中烟酰胺有较大的特征正向量值,Zn和Fe有较大的负向量值; 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2.562%,其中Ca和粗蛋白含量有较大的正向量值; 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4.192%,其中粗蛋白含量有较大的正向量值,维生素B6有较大的负向量值; 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0.582%,褪黑素含有较大的负向量; 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4.915%,说明前4个主成分基本概括核桃果仁中10个指标的主要信息。【结论】 云南主栽区核桃品种营养成分的综合评价为:‘云新64’>‘漾濞漾泡’>‘云新4-3’>‘鲁甸大麻2号’>‘云新云岭34号’>‘云新303’>‘云新36’>‘华宁大砂壳’>‘华宁大白壳’>‘云新306’>‘鲁甸大麻1号’>‘保山细香’>‘云新301’>‘永11’>‘云南小圆菠萝’>‘云新高原14’>‘云南大圆菠萝’>‘永泡1号’>‘大姚三台’>‘漾濞娘青’。云南不同地区及海拔漾泡核桃营养成分的综合评价为:‘迪庆漾泡’>‘双江漾泡’>‘漾濞’(1 902 m)>‘景东漾泡’>‘漾濞’(1 734 m)>‘漾濞’(2 563 m)>‘大理永平’>‘临沧漾泡’>‘漾濞’(2 300 m)>‘漾濞’(2 162 m)。  相似文献   

4.
比较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内多胺的含量及花粉活力,分析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丰产潜力,为核桃丰产机理研究作参考.以‘豫丰’‘香玲’‘彼特罗’‘辽宁1号’4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和花粉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二级质谱法(HPLC-MS/MS)测定4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内多胺含量,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8—10月份‘豫丰’混合芽内的总多胺平均值为4 380.83 ng/g,精胺平均值为73.57 ng/g,亚精胺平均值为42.46 ng/g,腐胺平均值为4 264.80 ng/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早实核桃品种.‘豫丰’的花粉活力在常温和4℃下较其他品种均表现显著.在4个早实核桃品种中‘豫丰’的混合芽内多胺含量及花粉活力均高于其他品种,丰产潜力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2个山核桃优株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筛选出优良的山核桃优株,为山核桃良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宁国和大别山地区22株山核桃优株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其7个主要经济性状和6个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2个优株青果的单果质量、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干仁单仁质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胡乐1号青果单果质量最高,而金寨18号坚果干质量最大;22个优株种仁粗脂肪、蛋白质、主要脂肪酸含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单果质量与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干仁单仁质量及干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山核桃果实品质的主要性状是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和油酸含量,集中反映了果实的经济性状和种仁的品质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将22个优株分为5类:胡乐1号、果子园1号、果子园3号3个优株单独各聚为一类,其余的宁国山核桃优株为一类,大别山山核桃优株为一类。【结论】从分类学看,安徽宁国地区山核桃和大别山地区山核桃之间存在差异。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和油酸含量是山核桃优良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两地山核桃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遗传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青核桃不同品种之间各部含水量、厚度及纵径、横径等基本数据,收集了主栽品种46个,进行各主要部位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青皮含量和青果核桃出干果率差异很大,核桃青皮的质量分数在50.1%~76.8%之间,青果核桃出干果率在11.11%~25.23%之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黟县7株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优株坚果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黟县香榧品质情况,为香榧良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安徽黟县7个香榧种质,测定其表型特征、矿物元素、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等29个物理、化学性质指标,对所测数据进行关联、聚类分析。【结果】香榧的表型性状及内在品质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6.67%~14.69%;粗脂肪质量分数为36.20%~55.5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质量分数最高的是亚油酸47.81%,其次是金松酸12.20%;全钾(TK)质量分数为0.77%~1.39%,不同优株间主要矿物元素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黟县7株香榧优株中,外观偏长圆形的诸暨一号和浙江细榧粗蛋白质含量相比偏圆形的高产木榧、和尚榧、叶里笑、米榧和大圆榧高,而偏圆形的香榧种仁油脂酸价更低,油脂的品质更好;可将酸价、核形指数、油酸含量作为筛选香榧优株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引种栽培于南京的‘奥尼尔’(‘O’Neal’)、‘薄雾’(‘Misty’)和‘莱克西’(‘Legacy’)3个蓝莓品种的生长结果与表现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3个品种蓝莓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成熟期进行观察,对其产量、果实大小、硬度、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蓝莓的生长量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莱克西’的生长量显著高于‘奥尼尔’和‘薄雾’。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蓝莓的花均大于露地栽培,其中‘薄雾’和‘莱克西’的花径差异显著; ‘奥尼尔’和‘薄雾’花的长度差异显著。3个品种果实大小差异不显著,但避雨栽培果实的硬度均大于露地栽培; ‘奥尼尔’品种果熟期最早,其次是‘薄雾’和‘莱克西’。‘莱克西’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其次是‘薄雾’和‘奥尼尔’; ‘莱克西’果实固形物含量最高,含酸量较低,口感最甜,且花色苷含量较高,‘薄雾’含酸量较高,口感最酸,多酚含量较高。避雨栽培条件下各品种果实多酚、花色苷、固形物含量及SOD活性均低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和POD活性高于露地栽培。在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薄雾’O<sup>-·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论】3个品种蓝莓在南京地区均生长表现良好,其中‘奥尼尔’最早成熟,‘莱克西’口感最好,‘薄雾’单株产量最高; 避雨栽培条件下,植株生长量较大,自由基产生较少,果实的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豌豆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营养成分含量和组成因其品种及基因类型不同有所差异,本文选取CV4、CV9、CV19、CV33、BD1、Hyogo、Alaska 7个豌豆品种分析其营养成分,旨在揭示不同品种豌豆的营养品质及用途,为其加工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种豌豆的蛋白质含量在20.61%~36.37%之间,总灰分含量在2.81%~4.28%之间,粗脂肪含量在3.26%~4.25%之间,CV4品种的蛋白质和总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36.37%和4.28%,适合作为优质畜牧饲料或用于豌豆蛋白的加工生产;CV9品种豌豆的粗纤维含量最高,为9.43%,最适宜作食用纤维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四川盆地3个主栽油橄榄(Olea europaea)品种[‘豆果’(‘Arbeqina’)、‘柯基’(‘Koroneiki’)和‘阿布桑娜’(‘Arbosana’)]持续干旱胁迫时叶片相关生理生化响应特征,为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栽培油橄榄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豆果’‘柯基’‘阿布桑娜’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分数5%、10%、15%、20%和30%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处理模拟为期35 d持续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相应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和评价。【结果】随着渗透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3个油橄榄品种间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出了一定的种间差异性,各油橄榄品种叶片卷曲、失绿,叶绿素(Chl)含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大幅度升高;同时3个品种油橄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品种间相比较,随着渗透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柯基’叶片卷曲、失绿及叶绿素含量减少幅度较小,Pro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叶片POD、SOD酶活性上升幅度较大。【结论】3个油橄榄品种在不同干旱持续胁迫下叶片功能性状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果实表型分析和评价是良种选育的基础,分析核桃(Julans regia)坚果表型多样性并开展性状综合评价,可筛选出具有优良坚果性状的核桃品系。【方法】以北京农林科学院核桃选种圃109份丰产性较好的核桃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8个坚果表型性状,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并进行方差、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1)109份核桃坚果的18个表型性状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范围为4.70%~25.0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849~3.023,表征坚果大小和干质量的指标在个体间具有较高的离散程度,而坚果形状指标的个体间变异较小;(2)坚果各部分的干质量指标与反映坚果大小的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坚果形状指标与坚果三径关系密切,种壳厚度和种壳干质量会显著影响坚果出仁率;(3)坚果大小、形状和外在品质指标能反映坚果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这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1.596%,以这3个主成分共筛选出几何平均直径、坚果体积、单果干质量、核仁干质量、球形度、壳厚、出仁率和体积出仁率等8个重要性状;(4)在欧氏距离9.0处将109份种质资源聚为4大类群,可用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稻米品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特别是在水稻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亚太地区,生产和消费的稻米占世界9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故在选育高产品种中,提高稻米品质已古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对水稻品种“优质”评价不一。品质包括范围很广,如市场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食用品质等。一般来说,国际市场要求米粒形状、胚乳外观及食用品质。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我们全要对几个杂交品种进行了米粒外观性状的初步探讨,对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蒸煮品质作了测定,以鉴别各品种间的差异、优劣,从而为育种工作提供优良材料,选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干燥方法对核桃品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货架期核桃坚果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恒温热风干燥方法为对照,采用变温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方法对采后鲜核桃进行干燥,室温(24℃)存放,分析比较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及品质稳定性。结果表明,远红外干燥至大约4%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为对照组的一半。贮藏6个月后,变温热风干燥组核桃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降低了9.59%,10.58%和12.71%;远红外干燥组分别降低了7.49%,7.34%和6.77%;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4.44%,11.79%和15.50%。3组核桃的过氧化值和羰基价依次分别是0.88,2.94,0.60,2.08,0.98,3.52 meq/kg。远红外干燥不仅能缩短干燥时间,而且能延缓核桃的氧化酸败,更好的保持核桃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标法测定蓖麻种子中粗脂肪含量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方法对通辽地区的12种蓖麻材料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蓖麻高油品质育种研究及化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数据.实验结果如下:12种材料中,百粒重在25g-34g之间,4019的值最大.种仁率在69%-78%之间,通蓖7号最高.种子中粗脂肪比率在46%-54%之间,2129值最大;种仁中粗脂肪比率在63%-71%之间,2129值最大;以种子中粗脂肪含量比率大小和以种仁中粗脂肪含量比率大小为指标对12种蓖麻材料进行排序的结果是不同的.以种子中粗脂肪含量比率为指标来衡量不同品种或品系蓖麻的品质,比用种仁中粗脂肪含量比率作为指标更直观.  相似文献   

16.
油茶熊蜂授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从欧州引种、在中国繁殖生产的熊蜂,为几个品种的油茶进行授粉试验,探索熊蜂为油茶授粉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在油茶花期试验地释放熊蜂,并给不同品种的油茶授粉。【结果】(1)熊蜂为油茶授粉后,不同品种之间坐果率差异较大,其中‘湘林210号’和‘长林4号’的坐果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2)熊蜂为油茶授粉的效果受蜂巢与树之间的方向影响较大,蜂巢东南方向的坐果率分别明显高于西北方向;在设置的范围内不同距离上熊蜂为‘湘林210号’和‘长林4号’授粉后坐果率大多差异不显著,仅‘湘林210号’在5 m处的坐果率显著高于30 m处的坐果率。(3)熊蜂为‘长林系’(多种长林品种混合)、‘湘林210号’和‘长林4号’油茶林授粉后,果实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72.39%、61.20%和28.39%。【结论】熊蜂不仅可以为油茶授粉,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一些品种的坐果率和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叶片功能性状特征,筛选出研究区域的优良品种,为四川盆地油橄榄的推广和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盆地相同生境中的9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及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和评价。【结果】9个油橄榄品种间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出了一定的种间差异性,‘阿桑贝拉’(‘Assanbella’)、‘颚植8号’(‘Ezhi-8’)、‘莱星’(‘Leccino’)、‘豆果’(‘Arbequina’)、‘克罗莱卡’(‘Koroneiki’)和‘皮瓜尔’(‘Picual’)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较优,其中‘阿桑贝拉’最优;‘柯拉蒂’(‘Coratina’)、‘小苹果’(‘Manzanillo’)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较差,‘格洛桑’(‘Grossane’)最差。9个油橄榄品种叶片厚度、叶干质量和营养元素含量两两间变化趋势相同,光合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结论】9个油橄榄品种在相同生境下叶片功能性状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性。9个品种中以‘阿桑贝拉’、‘颚植8号’、‘莱星’、‘豆果’、‘克罗莱卡’和‘皮瓜尔’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较优,可在川中盆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凤丹’为对照,研究了20个紫斑牡丹品种的单株籽产量、籽基础营养成分、籽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成分,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资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灰蝶’的单株籽产量(114.86 g)显著高于‘凤丹’(103.49 g)(P0.05)。‘蓝冠玉带’的籽含油率(32.11%)高于‘凤丹’(31.92%),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古城相会’和‘油朱砂’的籽油α-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3.68%和42.87%,显著高于‘凤丹’(41.03%)。‘灰蝶’的累积隶属函数值仅次于‘凤丹’,排名第2,在参试紫斑牡丹品种中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宜于油用的牡丹种质资源,且其单株籽产量隶属函数值排名第1,可作为高产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资源。另外,‘蓝冠玉带’适宜用于高油质量分数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古城相会’、‘油朱砂’和‘红宝石’可作为高品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7,(8):1336-1340
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不同月季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体系,观测统计20个不同月季品种的12个植物学性状指标,从生长势、观赏性、抗性3个方面对不同月季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划分耐热等级,筛选耐热月季品种.结果表明,根据各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20个月季品种划分为优秀、优良、一般、较差4个等级,每个等级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了4个耐热性优秀月季品种‘金凤凰’、‘圆舞曲’、‘红帽子’、‘梅郎珍珠’,这4个品种在夏季高温天气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观赏性,适宜在郑州地区注重月季高温天气观赏性的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切花应用的观赏海棠品种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掘观赏海棠切花应用价值,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74个观赏海棠品种与1种的切花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绘制频率直方分布图进行切花品质性状稀缺性分析。【结果】花色、花型、着花密度、花径、瓶插寿命及开花率为海棠切花综合评价主要权重指标; 而重瓣、浓香、枝型优美为最稀缺的性状表现,可作为品种特异性判断依据。 ‘玛丽波特’、‘唐纳德’、湖北海棠等14个品种/种综合得分排序列前20%,为优良的观赏海棠切花品种/种,且其中‘当娜’、‘凯尔斯’、‘俏佳人’等6个品种还具有稀缺性状。此外,‘俏佳人’、‘芙蓉’、‘大卫’综合分值略低,但其个别性状表现突出,单列为观赏海棠特异品种。【结论】切花的综合应用价值是品种评价的基础,此外还应对特异性状有所考量,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