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是在抗战形势下发展起来的。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目标明确,发展迅速,在办学策略、教育教学原则、条件保障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吸取陕甘宁边区义务教育的经验,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活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职业学校发展面临着各种困境,信息技术教学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无疑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而根据工业职业集团颁布的指导文件,信息技术教学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能够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凸显专业特色。信息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案融合必将是职业院校蓬勃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3.
在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情况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成为重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金钥匙”。结合重庆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在分析统筹城乡背景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要性,并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潘文良 《科技资讯》2012,(26):220-220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是"执政为民"的具体工作,是幸福新云南的建设目标。要继续实践科教兴滇战略,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维护教育发展良好环境;并全面推行国民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培训均衡发展,以创造并维护好事关幸福新云南的教育公平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曹珂瑶 《科技资讯》2008,(30):204-204
本文试图以西安市蓝田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调查为例,找出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而提出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分级承担的保障机制,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农村小学、初中办学规模逐步缩小。小学、初中接近退休的老教师居多。小学教师高职称人数居多,但学历层次偏低。县镇教师的工资待遇较好,而农村边远教师偏差。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积极充实师资力量,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受教育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冯龙飞 《科技信息》2010,(31):I0020-I0020,I0022
教育部长袁贵仁说:"2012年义务教育实现初步均衡"。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显然已是刻不容缓。本文认真探讨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是落实城乡公平教育的重要步骤,是实现城乡教育发展均衡的根本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导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提出通过促进农村发展、转变错误观念、加强决策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教育公平的问题引发的矛盾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均衡发展,也是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进一步解决不同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教学水平、办学水平和发展不均衡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制度政策的价值基础即是均衡发展,对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实际面临的困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将系统、重点、渐进等策略有效的综合实施、结合实施,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公平性、维护个体人权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该文针对我国义务教育现状的实际问题进行浅析,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4,(3):108-109
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工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正义,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潍坊市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研究,努力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地区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6,(3):108-11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向。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促进城乡教师流动,均衡城乡教师资源是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礼泽 《科技信息》2008,(32):325-325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注重教育立法和教育体制改革,但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教育不公平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对教育政策和机制进行调整,改革完善教育机制本身的缺陷,最大限度地维护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实现国家社会意义层面上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特征,义务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凸现出一些新进展情况,主要是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的解说,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相似文献   

13.
校企联合型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功能包括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技研发、资源整合等,目前办学存在着没有充分认识到职教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不够、职教集团组建模式过于松散、行业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积极性程度不高、职教集团的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建设思路、优化成员结构、加强集团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平台建设等措施加快推进校企联合型职教集团化办学.  相似文献   

14.
双周要闻     
正40%美国两家主流媒体6日联合发布的民调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份的支持率仅为40%,创其执政以来的新低。1《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印发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日前,教育部制定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要求: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学校需主动联系辍学学生家长,积极帮助学生返校。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关心教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已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的基础条件之一。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成败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其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保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国际化教育模式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运而生,但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对于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该文旨在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建立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或焦虑,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任务,它可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及时有效地保证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常德为个案,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享、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机制。而现有的高校附属中小学能够借助隶属高校的资源和声誉优势,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办学环境等方面都比普通学校占据更多的公共资源,从而影响了一个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有必要改变这些学校的管理体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使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得以均衡配置与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19.
对“官本位”文化与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科技信息》2010,(24):76-77
"官本位"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居主导地位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当"官"为衡量个人价值的社会价值观念造成唯上级是从、滥用公权力以谋求个人私利的普遍社会现象。因此,只有从根除"官本位"文化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促进个人、社会与国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实现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需要提升区域资源配置实力,厘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拓展农村教育投融资新思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