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胜寒 《世界科学》1993,(10):40-40,39
朋友,也许你不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在附近的商店买到由人工合成的生物食品,作为家庭主妇,也不用再为单调的一日三餐而烦恼了,当然,这些食品的花样则也使人们瞠目结舌的,有含人体基因的猪肉,玉米面包中滴进了萤火虫的基因,可口的布丁中具有蚕豆虫的基因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为了发明如此丰盛的新型食品,生物工程学家们会同著名的厄普约翰医药公司,坎贝尔的弗里托一莱食品公司和其它一些生产食品的大公司一起,把动物  相似文献   

2.
老诚 《科学之友》2007,(11A):64-65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也许是人们最经常说的饮食箴言。但是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比起其他食品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更让消费者担心,那就是农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农药残留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从小我们就知道要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不然会滋生细菌,容易生病。知道吗?很多动物也都懂得这个道理,而且,它们洗澡的方式多种多样,妙趣无限!有和我们人类一样的水浴,还有像口水浴、泥浴、蚂蚁浴等千奇百怪的洗澡方式。对动物来说,洗澡不仅能够保持清洁,还能够增进它们彼此的感情,有时甚至能彰显它们在族群中的地位。水浴如果你养过猫,就会发现猫会不时地伸出舌头,轻轻地舔自己的爪子,然后再用湿漉漉的爪子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优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Yi兰 《自然杂志》1997,19(1):27-32
近年来,环境与优生已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因为这是关系到几代人乃至未来民族素质,甚至整个人类前景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阐述环境与优生的关系及环境对生殖系统影响的作用机制。然后就环境对优生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包括社会心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药物、生活习惯、营养与食品及生物因素对优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楚杰 《科学之友》2006,(6):70-71
牛奶是不是酸了?生肉片是不是变了颜色、散发异味?草莓上是不是长了灰色的绒毛?面包上是不是有蓝色的霉斑?当我们挑选食物的时候,一般会仔细检查它们,如果这些食物看上去、闻起来或是品尝起来不新鲜,我们就不会购买。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一系列会污染食品的有机物质,但食品污染仍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科学家正研制一种新设备,这种设备是微生物、化学、物理以及工程学的综合产物,可以更迅速地发现食物中的微生物以及化学污染。给鸡肉拍照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一些实验室已经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快速检验大批量食品原料的自动化设备。在美国农业部…  相似文献   

6.
<正>时下,在谈到食品问题时,"化学"在有些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贬义词。其实,化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科学基础。众所周知,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本身就是化学物质,其名称也是典型的化学名词。我们熟悉的食品和食品配料,如氯化钠(食盐)、蔗糖、葡萄糖、果糖、木糖醇、碳酸氢钠(小苏打)、谷氨酸钠(味精)、氯化镁(卤水的主要成分)等都是典型的化学物质。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是食品之本。食品的营养离不开化学。各种营养物  相似文献   

7.
正口香糖就像多年前的泡泡糖一样,是时下非常大众化的食品。不过,每次嚼的时候,家长总会提醒:"小心咽到肚子里,咽下去会黏坏肠子的!"就像黏在马路或者衣服上的口香糖,不费一番工夫真的很难清除干净。那么口香糖要是进了肚子,究竟会怎么样?首先,我们来看看口香糖的组成成分。口香糖主要是由食品添加剂和胶基组成,食品添加剂包括调味剂、软化剂等,这些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小分子物质,不止口香糖有,很多食品都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化学除了在化学计算中要用到一些算术和初等代数外,它与数学几乎是绝缘的。化学动力学倒是用得着微分计算,然而动力学是化学物理……。但现在数学方法已深入到纯化学领域之中,并在很多方面已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应用:如图论有  相似文献   

9.
老诚 《科学之友》2007,(21):64-65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也许是人们最经常说的饮食箴言.但是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比起其他食品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更让消费者担心,那就是农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农药残留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甘肃金塔县的一起手机电池爆炸致人死亡事件,轰动全国。手机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手机对人的损害还有很多方面,爆炸还仅是个案而已。它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头绪很多,影响不小,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有害物质的发威需要较长的时间,到它们累加成患时,我们将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1.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每年这个时候,保护动物的话题总会被重新提起。尽管我们总在宣传保护动物,但不能否认的是,马戏团里、动物园里甚至保护区里都有不断的动物死亡的悲剧上演。更可悲的还有,很多珍稀的野生动物逃过了自然界的酷暑严寒,最后竟被同为动物的人类大卸八块,然后装盘上了餐桌……这就是动物现在的生存状况,还要继续下去吗?我们问自己。  相似文献   

12.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5,(9):76-77
问:我非常热爱动物,但我的志向是当医生,听说医科大学生都要做一些动物实验,我想知道,动物实验是必需的吗?医科大学要进行一定的动物实验教学,只有这样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一些理论与实际技能。如果医学生在学校里不进行一些动物手术(如施行狗的胃部分切除或其他类似手术),他就无法掌握这些普通手术的操作步骤,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实际上,动物实验并不仅仅存在于医学院校,许多  相似文献   

13.
农药残留带来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也许是人们最经常说的饮食箴言。但是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比起其他食品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更让消费者担心,那就是农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农药残留对我们的影响。农药包括用于杀虫、除草、灭菌以及控制可能毁坏农作物的鸟兽的一系列药品。现代农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一只动物在觅食过程中,不小心从树顶上掉了下来,它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地球引力在作祟。不过,理论的不足,并不意味着这些动物不会利用艰深的物理规律来实践。当我们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后,就可以理解一些让人类觉得不可思议的动物"神技"和生活习性。这种动物会"轻功"水面上,一只动物在悠然行走,它身材纤细,六条腿平稳地踩在水面上,丝毫不会害怕身体被打湿,或者担心自己沉到水里,它就是水黾。为什么水黾不会像大多数动物一样,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呢?  相似文献   

15.
岳宗 《科学通报》1959,4(1):32-32
在1958年全国农業生产大跃进中,各地党委根据“土洋并举”的方針,领导羣众大搞土农药。一年来各地发掘利用的土农药有500多种,兴办土农药工厂240余万个,使用数量达1,700万吨,对农業的空前大丰产发揮了重大作用,并为除四害講卫生运动开辟了新的药源。广大羣众对土农药的发掘、采集、配制、使用、貯存等各方面,都已摸索和創造出了丰富的經驗,为今后大搞土农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在这一偉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开展土农药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央方面,由商业部生产资料局,农业部植物保护局,化学工业部技术司,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泥鳅成熟卵受精孔涡旋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坤明 《科学通报》1991,36(15):1175-1175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等硬骨鱼类成熟卵的受精孔是位于动物极的卵膜中,对于精子为何能定向进入受精孔,从事鱼类受精细胞学的很多学者认为:在卵膜或卵子皮层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有吸引精子的作用——精子的趋化性。泥鳅精子入孔除化学因素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这就启示我们需对其受精孔的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我们都有过面对压力时产生的这类身体反应。但是,压力并非全然是坏事,新的研究揭示,压力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都知道压力太大对身体不好,耳濡目染的一些忠告让我们知道,压力不利于健康,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尽力避免和消除生活中引发压力的因素。但新的研究让心理学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一些新的证据表明,如果我们能以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压力,压力其实并非一无是处,无论我们信还是不信,压力甚至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长期持续且得不到释放的压力是有害的。当我们感到有  相似文献   

18.
当DDT发明之后并被广泛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有机氯农药成为杀虫特效药时,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类合成的有毒农药一方面杀灭了农业害虫,另一方面却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污染。尤其是DDT,残留在土壤里不被分解,被农作物吸收。农作物的茎叶、牧草成了牛羊马的饲料,Dgr进人动物体内。同样,动物体内也不能分解Dgr,他们的肉和乳汁被人们食用,Dgr通过食物链最后进人人体内。人,同样无法分解DW,最后积累在人体内。当Dot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就会危害人体健康。对于Dgr造成的这一严重后果,人们越来越清楚了。因为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郭力 《世界科学》2004,(6):22-22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药物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愉悦,也有一些血清素类药物可“通过控制我们大脑内部物质的化学水平来抵抗抑郁症。尽管这些药物的初衷是为了治疗抑郁症,但是现在许多人也服用它们以此调节一些心理问题,如羞涩、紧张等情绪,这其中甚至包括很多健康的人群。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几乎人手一部,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而是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人说现代社会人出门必带三样东西:手机、钱包和钥匙,据说很多人上厕所也要带上手机,由此可见手机的魔力非同一般了。作为我们的亲密伙伴,手机里面存放了大量的私密信息,这些信息如果无意中流失出去,岂不是很尴尬?更坏的情况是,如果手机里面有一些账户信息,那岂不是很容易被坏人利用?不过幸好我们可以设定密码,这样即使无意中手机落入坏人手中也不怕隐私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