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字形、字义本是文字学、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美学研究者希望从“美”字的起源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的情况,把一个单纯的字源问题引入了美学领域。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  相似文献   

2.
我们不妨作这样的猜想或构思:侗族古代有过自己的显赫一时的部族王国。作这样的猜想或构想时,想象是我们的向导。想象不难给我们描绘出曾经显赫过的这个部族王国的童话般的景观:“国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相似文献   

3.
野性是指大、中型野生禽兽,它们大部分是狩猎的对象.牲,现在习惯上指兽类,但这一概念在古代是包括禽类的.《周礼·天官·膳夫》中有“膳用六牲”的话,注谓“马、牛、羊、豕、犬、鸡也”;又《明史·职官志三》有“牲口房”,注谓“牧养异兽珍禽”.可见直到明朝,“牲”的含义中仍包括禽类.  相似文献   

4.
古代东方术士的“点金术”,只不过是一场诱人的梦幻,但艺术创作中的“点金术”确实是存在的。法国的大艺术家罗丹就曾说过:“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接触一下,‘丑’就变成美了。” (《罗丹艺术论》)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把现实中的丑变为艺术中的美,而在拙劣作者的手下,美甚至可以变为丑。那么,这个能化丑为美的“魔杖”是什么呢?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绝对的美与丑,它们是与人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一只老虎,孤立地看很难说出它的美或丑;当人们在深山中与猛虎猝然相遇时,它是凶的、恶的、丑  相似文献   

5.
“义(羲)”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义(羲)”的基本内涵是“善或美”.《说文》:“羲,从我从羊”,这是从字形上给它下的定义.段玉裁注:“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意.”晋代王弼注《老子》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时说:“仁义,人之善也.”由此可见,“义”和“仁”是不能分割的,是“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是仁德的一种表现.由于人具有仁德和善行,这个人就具有内在的美.“义”的其他一些含义均是从“善”这个内涵中引伸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御厨俱乐部     
正欧盟各国走得近,国家领导经常互访,留客人吃顿饭也在情理之中。御厨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可也得小心翼翼。大清朝的“御茶膳房”归内务府管理,专门给皇帝做饭,其他人档次不够,还没资格吃这些御膳,所以御厨手艺如何?只有皇帝知道。当御厨这种差使并不容易,大清朝皇帝都习惯早起,辰时(大约早上5点)就用早膳,那这些御厨得几点起床?皇帝晚膳多半是未时(下午1点多),用过膳,御厨便可下班,也能得些清闲。另一个好处是大清朝皇帝不请客吃饭,只有赏饭,多半是外厨房准备,不归御厨打理。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圈有着丰富的太阳母题神话。多日神话乃其中之经典篇章。完整的多日神话包括生日、多日和征日三部分。古代典籍中均仅存片断,各民族传说中保存得相对完整。对于多日神话原型和寓意的阐释,“酷热干旱说”、“十干历法说”、“诸日部族称王说”等都不够圆满。其实,这个神话保存了古代先民的原始记忆,是对远古时代“幻日”这种自然天象的一种幻想性解释。最新的“多日并出”现象为之提供有力的证据。这个神话的深刻寓意则与原始宗教有关,它折射出我国古代先民自然崇拜中的日神信仰。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高原(即河套高原)是一个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的区域,属中国西北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从西、北、东三面将其环绕,南以白于山、大罗山一线为界,地理位置特殊,区域边界分明。这里处于中国农牧交错地带,长城横贯其南部边缘,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农耕民族反复交流的重点地域。正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秦汉至隋唐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被称为“河南地”“河南”“河曲”或“河西”,明清时期定名为“河套”,因而亦称作“河套高原”。  相似文献   

9.
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了一个新的“援助”拉丁美洲的计划。他赋予这个计划以一个十分动听的名词:“争取进步联盟”。同年8月,在岛拉圭埃斯特角举行的美洲国家会议通过了达个计划。从这个计划诞生以来的两年多的时间内,它到底为拉丁美洲争取到了多大的“进步”昵?或者说它到底搞了些什么名堂昵?这个计划的实质又是  相似文献   

10.
说“情趣”     
我国古代文论对“情趣”的标树较晚 ,明清时期出现将“情”与“趣”纳入到诗歌审美质性要素系统或创作主体要素系统中的立论。但实际上 ,早从唐代开始 ,不少文论家就已经将“情趣”视为了“趣”的审美表现形态之一 ,对“情”与“趣”相互间的关系予以了多方面的考察。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趣”的称名 ,其中 ,不少都可归入“情趣”这一审美形态中。  相似文献   

11.
“羊”是最早与人类各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畜类之一。各民族语言文化充分反映了“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今年是“羊年”,“羊”成了各种场合的明星。特别是商家和娱乐团体,把“羊”炒得神乎其神。把“羊”与“吉祥”联结起来,只是人们的一种善良“愿望”。正确地认识“羊”,把“羊文化”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是继承、发扬各民族先进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经典梦意象当中,彩笔梦是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自从江淹梦得彩笔文思大涨之后,历代文人常有此梦载录,并衍生出诸如“彩色笔梦”、“砚梦”等同一性质的梦意象来。彩笔梦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与文章、功名的密切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彩笔梦蕴藏着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身文学成就的渴望。“彩笔梦”中的彩笔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神性,与弗雷泽所描述的“金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触染率”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3.
借书风波     
慢羊羊村长家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这天早上,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为了收集科普小知识,相约到村长家借书,来到门口,慢羊羊村长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喜羊羊说明来意后,村长眯着眼睛,说:“想借书,可以呀!不过我是有条件的。”喜羊羊自信地说:“村长有什么条件尽管说  相似文献   

14.
审丑并不隶属于审美,而是和审美共同构成感性学范畴。由此来观照西方文学史就会发现,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始终徘徊于审美和审丑之间,而不是像“和谐派”美学家们所认为的那样,把西方文学史分成“古代朴素的和谐美、近代对立的崇高(或反和谐的丑)、现代辩证的和谐美”。同时,这种从感性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学史的方法,也避免了人们在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后,又陷入了把文学史等同于关于主体自由的哲学史误区。  相似文献   

15.
《青楼集》是一部记述元代戏曲演员的生平事迹、演出情况及表演风格特点的专著。书中载录的演员特别是女性演员的身上,亦寄寓着夏庭芝丰厚的戏曲美学观,其主要表现为容之“妍”美、学之“实”美、品之“雅”美、唱之“音”美、舞之“韵”美、白之“谑”美等。夏庭芝的戏曲美学观丰富了我国古代戏曲的表演及美学蕴涵,在中国古代戏曲美学史中产生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后记     
这一期登载了两篇論述最近期间侵略性军事集团的动向的文章:邵新生同志的“从曼谷会议到喀喇蚩会議”分析了馬尼拉条約集团从拼凑以來的种种陰谋活动,指出美國的“实力地位”政策在亚洲已经走進了死胡同;王克勤同志的“北大西洋集团与西欧形势”說明了欧洲的这个排他性军事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和日益增长的离  相似文献   

17.
部落是藏族社会的根基,史诗中岭部落从单一的血亲联盟逐渐发展成以联姻、战争为前提的部落联盟,统一了青藏高原。它艺术地再现了古代藏族社会从氏族、部族、部落到部落联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杆飞人     
在墨西哥普韦布拉州和墨西哥湾地区,至今还可看到一种惊险的、类似杂技表演的印第安人传统宗教活动——“高杆飞人”。高潮时,只见4个勇敢的小伙子从高达40多米的树杆顶上同时俯身飞下,如空中飞人,似雄鹰展翅。据传,高杆飞人这一活动起源于东部地区的托尔特卡或托托纳卡部族,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种群众性宗教活动。举行这一活动是为了  相似文献   

19.
“人本”思想在柯岩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为两个大的层面,即“人民”与“人”。这种以“人”为介体和载体的生活之美与时代之美,永远都是谍智与道德的结合、表象与本质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变绎。所以,柯岩对“美”的发掘和表现,也总是自觉地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最后又笃定要落脚在这个基本点上的。柯岩的“人本”思想已经在其文学追求与审美取向中扬励和体现得十分深广,是实实在在的创作实践和真真灼灼的目标追求。这也正是柯岩文学创作的潜力、活力、引力与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线装书”一词是我国古籍最为通行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称呼。这个名称的广泛性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只要提起线装书一词,仿佛是可以代表了我国古代典籍的全部似的。它又是那样通行,无论谈话或写文章,总是会被人们自然而然地使用着。上述这点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直接感受。但是,我们要是对此现象加以审慎的思考。便能感到这是对我国古代典籍称呼上的由来已久的不大不小的一个误解,就是因为“线装书”一词不能确切地表示中文古籍之含义,在实际使用上也有错杂交叉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