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成份,说明了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并对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垃圾的产生十分巨大,因此建筑垃圾的利用也是非常的重要。本文描述了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并介绍了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有关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法,发表了对建筑垃圾利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内外文献对比分析,研究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法规、标准及资源化处置技术的基本框架;根据武汉市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法规和规划设计,支持产业化发展,开发新设备、新技术等建议,为武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娄永忠 《科技信息》2011,(36):391-391
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的组成与特点,通过分析国内建筑垃圾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的现状,明确了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建筑垃圾的组成,讲述了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法,针对建筑垃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建筑垃圾减量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及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2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失败项目进行研究,从管理和政府政策的角度对项目利益相关者及宏观层面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主要面临的四大问题,即建筑垃圾资源化立法少、处理标准低、政策的强制性弱和销售渠道窄等。对应这四大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措施,指出在总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同时,政府政策对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期为更多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村镇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提出结合我国村镇实际情况的再生骨料加工方法。通过论述说明利用村镇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具备可行性,从而为村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拆迁、房屋装修等活动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堆积,相伴而生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日益沉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新建、拆除、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24亿吨。以每1万吨建筑垃圾需要1亩土地堆放为基础进行估算,如果建筑垃圾无法资源化利用——且不论建筑垃圾堆积带来的重金属污染、植被破坏、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仅土地占用一  相似文献   

9.
吴伟东  陈欣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1):1458-1467
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垃圾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大阻碍。为有效、动态的预测建筑垃圾产量,实现控制与减少建筑垃圾的目标,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分析建筑垃圾产量影响因素并创建以成都市为例的建筑垃圾SD模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预测持续时间内建筑垃圾产量;引入博弈思想从经济角度分析建设方和监管方之间如何对建筑垃圾实施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5种情景方案模拟结果中,综合方案对于管控建筑垃圾效果最佳;监管部门细化建筑垃圾处理标准并实行奖惩体系,建设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置为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龙飞  尚建云 《科技信息》2012,(22):456-456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政策等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地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技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后,科学处理和再生建筑废弃物成为降低震后环境污染、节约骨料资源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关键问题.遵从再使用、再利用和再循环建筑废弃物的原则,探讨了国外地震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与管理特点,分析了震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和用途,并剖析了就地取材骨料再生利用实例,包括混凝土的再生技术与性能和建筑废物砖的制作与性能,提出了建筑废弃物特殊化再利用的对策,应从清运管理、实施操作、低成本、无害化以及规定回收再利用率等方面开展,为灾区有效再生利用地震建筑废弃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筑在城市中的积累和废弃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同处于闽三角地区但处于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为例,通过物质流分析预测了3座城市至21世纪末在高速发展、历史轨迹和可持续发展3种情景下住宅新建量、保有量和拆除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福、厦、泉城市群的人均居住条件有望达到甚至超过欧美现有水平.2)相较于沿历史轨迹继续发展,盲目追求过高的居住条件(高速发展情景)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能够在不影响居民居住水平的前提下,大幅节约资源并减少其环境影响.3)对于城镇化率较高的厦门,通过旧楼改造、建筑延寿等手段可显著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而对于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州和泉州,则需通过发展紧凑型城市避免“过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相似文献   

13.
从4个不同地点取得4个以破碎石灰石为粗集料的废弃混凝土样品,破碎、分离,获得以石灰石为主的颗粒,取代天然石灰石作为钙质原料煅烧出4个波特兰水泥熟料样品,并与重庆拉法基水泥厂生产的熟料和市售水泥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熟料的4种主要矿物的XRD特征峰明显;游离CaO低于1%;可以用其制备出52.5级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14.
废弃混凝土骨料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源泉,清水混凝土是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石。随着城乡拆迁及工程改造产生的建筑 垃圾越来越多,对生态资源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废弃混凝土作为“城市矿产”,从源头上节省天然骨料,实现了再生资源产 业化的发展。清水混凝土应用在装饰工程中,减少了装饰垃圾,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工 艺的研究分析,为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合建筑装饰案例的研究,印证了再生骨料清 水混凝土具有实用、美观和环保的三重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来拆除工程实践,通过对建筑工程地下构筑物拆除方法法的总结,提出选择拆除方法和具体措施措施必须根据不同拆除对象及施工环境要求,采取综合拆除的观点,并就地下构筑物拆除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南山区现代型商业街(西丽北路)和城中村(平山村)内的商业街为研究对象, 依据建筑全生命周期测算, 对比二者在沿街店铺更替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碳排放量。从建筑适应性设计的角度, 得出如下结论: 在沿街店铺更替过程中, 店铺建筑面积和店铺更替类型的异同是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且店铺更替类型的影响程度大于店铺建筑面积; 店铺建筑面积较小的商店趋于向原商业类型更替, 从而减少店铺更替过程中因拆除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量, 进而减少建筑碳排放量来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结果可以为沿街店铺的更新改造以及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梅岭隧道工程的爆破实例分析,论述控制爆破技术在爆破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庄华波 《科技信息》2010,(31):400-401
论文从拆迁工程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拆迁工程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确定了M拆迁工程公司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既有线隧道衬砌的爆破拆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的方法,分部、分层拆除既有铁路隧道衬砌,在未影响行车的条件下安全完成,说明爆破方法和参数合理,防护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20.
王银才 《太原科技》2012,(2):95-96,99
分析了爆破震动产生的来源,介绍了爆破震动影响因素及减少爆破震动的主要措施,为相关的爆破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