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正游弋在太平洋上,4架隐形战斗机腾空而起,其中一架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隐形无人战斗机——"埃迪"。由于"埃迪"被雷电击中,激活了它的智慧和野心。  相似文献   

2.
说起海绵,人们第一印象通常是一块软软的、能吸很多水的东西,用手一捏,水又会"吐"出来。这是最常见的工业海绵之一,常用于洗刷和化妆用具中。在浩瀚的化学世界中,当然不止一种能吸水的"海绵"了。大家一定知道婴儿用的纸尿片,以及花瓶里色彩斑斓的水晶泥都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海绵,但为什么它们都具有吸水保水的能力呢?而且它们与普通海绵的外观和吸水性能也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另类"海绵"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人遭雷电击中的概率并不大,最多也就1:60万。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在吸引雷电来袭击人呢?科学家将这咎于男性的性激素——睾丸激素,因为遭雷击的80%都是男人。  相似文献   

4.
雷电的奥秘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经常出现在天空。在一些地方,每到夏夜,几乎天天都能见到雷电。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每天都有电闪雷鸣尽情肆虐,特别是在夏天的雷暴天气里,击向大地的雷电每秒可多达100次。闪电现象是如此普遍又频繁,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闪电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发生在云层之中,也发生在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发生时,带电粒子以极快的速度在大气中划过。但是,我们却无法预测下一次雷电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我们也不清楚大自然的雷电现象中究竟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是人类探月的丰收年,因为在这几年里,来自多方的研究和探索都证实了月球是一个有水的星球,这是科学家们殷切期待的结果,也是现代天文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期盼在月球上找到水,"找水"成了人类探月的挥之不去的"情结"。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每天都有电闪雷鸣尽情肆虐,特别是在夏天的雷暴天气里,击向大地的雷电每秒可多达100次。闪电现象是如此普遍又频繁,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闪电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发生在云层之中,也发生在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发生时,带电粒子以极快的速度在大气中划过。但是,我们却无法预测下一次雷电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我们也不清楚大自然的雷电现象中究竟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相似文献   

8.
雷电活动的单站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震潮 《科学通报》1965,10(11):973-973
雷雨是一种对国民经济活动和生活影响很大的天气现象。它往往带来许多有危险性的天气,例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等,而雷雨的雷电活动也是为害很多的。例如雷击不但威胁到人身安全,而且对电力网的输电线造成巨大损失,落雷着火也常常引起森林的火灾。即使在空中的雷电对航空活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妨碍。此外,无线电通信也常常受到雷电产生的干扰。因此雷电活动的预报和探测往往是很重要的任务。如果由一个仪器在某个地点能够很快地定出300—500公里以内是否有雷暴活动,显然对于气象台的短期预报是很有用的。到现在为止,雷电活动的预报主要是靠雷雨的预报来解决的。近年来我国的天气预  相似文献   

9.
隐形蝙蝠侠 10年前,世界最先进也是第一种隐形飞机是美国"F-117"夜莺攻击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F-117"这个蝙蝠侠设计了强大的作战功能。"F-117"可以装载硬化穿甲弹、激光制导炸弹、惯性制导导弹、GPS制导导弹等2.3吨,甚至至少装载4枚重320千克、当量34万吨的"B-61"型核弹。"F-117"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GPS卫星导航系统,也为飞行员设计了多种卫星定位功能,如逃生座椅、头盔中的无线电和卫星定位仪。"F-117"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将航线显示在作战中心和航站楼的大屏幕上,  相似文献   

10.
距离上一次,也是人类唯一一次对"地球最低点"——"挑战者深渊"的载人探险,时间已经过去50多年了。而今天,新型的载人深潜器将再度挑战这个深渊。  相似文献   

11.
有人在赌咒发誓时总会说:“天打雷劈”。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说,很少有人在被雷电击中之后能不被“劈”开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简直可以被称作是“人体避雷针”。他就是美国前森林警察罗伊·沙利文,他已经被雷电击中7次,但结果都安然无恙。1942年沙利文首次遭到雷击,结果失去了右脚大拇指的趾甲;1969年他被雷电烧掉了眉毛;1970年的雷击使他左肩膀烧伤;1972年他被雷击烧伤了部分皮肤;第二年又被雷电烧伤了头发和双腿;1976年他又遭到雷击,烧伤了脚踝;1977年则是胸口和腹部被烧伤。这么容易招惹雷电的男子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避雷新术     
苏联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有效的避雷电方法.但这绝不是使用什么新型避雷针.而是在带有雷电的乌云中把雷电消灭在它开始形成之前.现在地球上平均每秒钟要打雷100次左右,这么多雷电是好还是不好呢?从一方面来看,每打一次雷,就将降落到土地上5吨上等优质肥料——氮的化合物.另外,每一次雷电都是对大气进行一次臭氧消毒和净化.可是另一方面,一年中整个地球由于雷击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千人,而且还要破坏几十条高压线路和其他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百年探索     
《大自然探索》2008,(3):39-41
从1752年以来,人们探索雷电奥秘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有关雷电的神话故事则出现得更早。人类很早就已开始注意雷电。在一些古老民族的神话中,长期把雷电当作一种超自然现象,当成令人生畏的神灵的巨大武器。古希腊人把雷电看作是宙斯猛然抛出的神物。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雷电是坐在战车上的雷神穿过云层时用铁锤击打铁砧产生的火花。北美印第安部落想象闪电是神鸟翅膀的扇动,雷则是神鸟扑打翅膀发出的声音。我国古人把雷电看作是雷公雷母用来警示世人、惩罚恶徒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五花八门     
"谁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可这地铁站入口,却故意设置这么多障碍,让人非得绕上那么多弯儿,大早晨上班时间紧张还得来回折腾,这一点我实在是不理解。"  相似文献   

15.
雷电成因与地球电场之迷、刘永利电闪雷鸣是夏天阴雨天气常见的自然现象,对这种司空见惯的自然景观您知道它的成因吗?大概谁都知道雷电是带正电的云与带负电的云相撞击的结果。可是云块是怎样具有正负电性就不是人人都能解释通的神密问题了。记得中学老师在做摩擦起电实...  相似文献   

16.
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天气现象,它除了污染空气外,还能直接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可怕的雷击雷电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天气现象,它除了污染空气外,还能直接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7年6月下旬,我国皖南某地遭遇雷击,哗啦一声巨响,几个生产队的家用电器全部被烧毁,彩电、冰箱、空调无一幸免。雷电伤人的事也时有所闻,不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12,(5):1-1
科学和宗教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用"冲突"模式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点也不显得牵强。历史上诸如"罗马教会审判伽利略"、"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进化论之争"都是"冲突论"的典型案例。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体系和科学建制的日益庞大,如今的科学完全摆脱了17世纪神的"婢女"形象,俨然一副统治者的姿态。  相似文献   

18.
我们已经进入到解读"人之书"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类已开始从分子水平理解自身,但也极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给自身带来灾难。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新近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诞生后所引发的社会震荡,又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伦理实例。  相似文献   

19.
杨昆 《自然与人》2010,(4):52-55
我们在西餐厅、快餐店常见的人造黄油都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麦淇淋、"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氢化油",而巧克力、蛋挞、炸薯条这些让人嘴馋的食物,要美味也都得靠它。不过,这些美味却极有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危险陷阱,导致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不育症、肥胖等疾病的高发。  相似文献   

20.
"热在三伏",是对夏季温度特征的一个气候概括,其中"伏"字本身,有"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的寓意。气象观测资料也表明,三伏是我国绝大数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一个时段,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最高日平均气温常常都出现在这个时段。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我国自古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其中,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