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网 《科学之友》2013,(10):14-15
借助动物化石和标本中留存的DNA,运用日益先进的克隆和基因技术,人类已经能够"复活"一些早已灭绝的动物,如猛犸象、渡渡鸟、恐鸟等。但这真的是件好事儿吗?让灭绝动物死而复生,意义深远,但投入大量时间、财力和精力挽回"逝者",与更多关注和保护"生者"相比,孰轻孰重?再进一步说,如果人类无法给予动物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被复活的动物最终归宿能否逃脱再次绝迹的噩梦?  相似文献   

2.
翼龙传奇     
这是一种奇怪的动物:看上去像鸟,有类似翅膀的构造,骨骼中空,但身上没有羽毛,嘴里还长有牙齿;它曾经称霸中生代的天空,但最终却没能躲过晚白垩世的大灭绝。  相似文献   

3.
生长在新西兰的一种类似于桉树的树木——枪木树,至今仍在保护自己免遭来自恐鸟的侵袭,而该鸟在500多年前就已经灭绝.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枪木树会在它的一生中变换两次外貌,它的这种改变就是为了防止被不能飞的恐鸟吃掉.  相似文献   

4.
有史以来第一次 ,科学家们确定了一种已灭绝动物的线粒状基因组序列。设在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的古代DNA专家亨德里克·波因纳说 :“这是科学技术上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它使古代DNA的研究领域进入基因组阶段。”DNA (脱氧核糖核酸 )很少保存在化石中 ,因为它很容易受热量、酸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而被破坏。幸而恐鸟的骨骼还能在寒冷的高山岩洞中找到。恐鸟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的无翼大鸟 ,它已在 4 0 0年前因捕猎而灭绝。因为这些岩洞属于石灰岩质 ,浸水受到缓冲而对DNA较少危害。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阿兰·…  相似文献   

5.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最新推出了针对全球无脊椎动物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89页的报告对全球无脊椎动物面l临的灭绝风险,无脊椎动物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以及如何有效维持这种生态平衡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报告提出了无脊椎动物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保护它们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下摘要介绍这份调查报告,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无脊椎动物对地球生态和地球人类的价值,及我们该如何帮助面临灭绝风险的无脊椎动物走出困境。——编者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5,(3):7-7
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最小的鹰种之一在“移民”新西兰岛之后,竟然迅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掠食鸟之一。这种鸟就是曾经独霸史前新西兰天空、但如今早已灭绝的哈斯特鹰,其翼展超过3米。为了寻找哈斯特鹰的起源,科学家从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哈斯特鹰骨骼化石中提取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并把它与来自该地区的其他掠食鸟的基因作比较。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具有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和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主要功能,其在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结合目前市售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不同市售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以及抗病能力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科技创新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创办生态工业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减排,发展义鸟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义乌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最小的鹰种之一在"移民"新西兰岛之后,竟然迅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掠食鸟之一。这种鸟就是曾经独霸史前新西兰天空、但如今早已灭绝的哈斯特鹰,其翼展超过3米。为了寻找哈斯特鹰的起源,科学家从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哈斯特鹰骨骼化石中提取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并把它与来自该地区的其他掠食鸟的基因作比较。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从遗传的角度看。体重达10公斤的哈斯特鹰竟然和生活在新几内亚及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3,(12):8-8
恐鸟是生活在5500万年前~4000万年前的一种不飞鸟,身高可达2米,喙巨大而凶恶,难怪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们是冷酷无情的肉食动物。恐鸟生活在恐龙灭绝之后的时期,当时哺乳动物尚处在早期演化阶段,个头相对还较小,恐鸟被认为是当时陆地上的一种顶级掠食者。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6,(4):6-7
2005年年底,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组织组成的“零灭绝联盟”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794种动物即将绝种,其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的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据统计,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有 209种,鱼类有242种,其他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大熊猫、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印尼马鲁克白鹦、亚洲猩狸、非洲黑犀牛、北美石龟、北美玳瑁等均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51万元英国西苏塞克斯地区将拍卖一枚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象鸟蛋化石,这枚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蛋"预计将拍得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1万元)。这只象鸟蛋化石的直径有0.3米,将近100枚鸡蛋那么大。象鸟属于鸵形目、象鸟科、隆鸟属,是一种巨型、不会飞的鸟,身高3米以上,重达450千克,主要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中,以植物为食。不过,这种鸟早在16世纪就已经灭绝了。象鸟曾被认为是世界上存在过的最  相似文献   

13.
恐鸟是一种新西兰无翼大鸟,大约数个世纪前,就已在地球上绝迹,但对恐鸟的世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现在,科学家们已能揭开这种灭绝鸟类的遗传密码,他们从恐鸟残骸中提取DNA样本,并与现代鸟的DNA比较,从而能正确地将恐鸟置于进化树中应有的位置。传统上生物学家将不能飞行的恐鸟与现代平胸鸟类(如无翼的鸵鸟、新西兰儿维等)放在一起。然而  相似文献   

14.
重返侏罗纪     
灭绝的动物真会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吗?也许若干年后,科学家们就能依赖现代生物技术的神厅,恐龙和其他早已灭绝的动物重新出现在地球上,至那时或许我们真的能看到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景象,这绝非天方夜谭,对于面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目前就有不少生物学家家正在从事保护和使它们再生的种科研究。英国《每日电讯》前不久报导,美国科学家已经用沉睡塘底:300年的桡足动物的卵、成功地孵出了桡足动物的幼虫,这些虫卵属桡足亚纲,孵化出的幼虫呈水滴状,其表面长满了触须和进食、游动器官科学害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对虫卵所在…  相似文献   

15.
“它像黑色的小精灵从你眼前一闪而过”——夏威夷人回忆起“黑脸鸟”时会这样说。然而这已是30年前的情景,因为目前“黑脸鸟”在夏威夷岛仅存3只,它们正濒临灭绝。科学家发现外来生物的入侵是造成这种鸟灭绝最主要的原因。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以使这种鸟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得以恢复。他们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16.
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最近的一份报告分析,未来30年全世界的野生动物物种将有1/4灭绝,而熊猫等已用不了30年,尤其日本的朱鹮灭绝已近在眼前。今年4月,日本珍稀动物保护中心仅有的一对这种鸟的雄性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4,(12):77-77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因为自己的体型过大而付出了代价。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相互制约的自然因素最终必然会把食肉动物的体型大小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科学家研究了灭绝于更新世末期(5万年前至10万年前)的大型动物,结果发现其中的巨型动物全部都是在600万年以内灭绝的,而相对较小型的动物却  相似文献   

18.
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有一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然而,这一良性关系有被破坏的趋势。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全球约4.8万种和人类依存关系较大的一些生物展开调查.结果发现约有1.7万种生物存在灭绝风险。该组织的专家表示.人类超越正常范围的活动是加速物种危机的最大推力。  相似文献   

19.
<正>究竟是人类还是气候变化导致上一个冰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这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持续探讨的问题,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冰期大型动物的灭绝进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结论显而易见——人类才是罪魁祸首。这项研究明确地指出人类是过去10万年间导致世界各地大型动物大规模灭绝的主要原因。"我们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 《世界科学》1999,(1):27-30,20
物种的衰降及灭绝一直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优胜劣汰的物竞天择自然规律。但现今的物种灭绝除自然界生物进化因素以外,人类异常干扰因素更堪称是"杀手"、"'元凶"。通过检测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样品表明,自然界的物种灭绝现象已持续发生演绎了数百万年之久,每年约有1-3种物种速灭绝厄运。但现今状况则令人颇为吃惊,据科学测算,现今自然界物种的灭绝率为1000种/年以上,占纯天然性物种灭绝率指数的1000倍,这还仅是一种保守估算所得值(按最低保守数估算所得值)。像距今6500万年以前的恐龙遭厄运那样,人类目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