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这是我们时常都很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纷纷表示,人类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机器人一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将拥有人类一样聪明的大脑。到了那时,人类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过度担心。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这是我们都很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纷纷表示,人类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机器人一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将拥有人类一样聪明的大脑。到了那时,人类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过度担心。  相似文献   

3.
凌夫 《科学之友》2002,(11):23-23
我们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辗转难眠时,听上一张自己喜欢的音乐CD,也许就会睡着了。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更有效的催眠曲:你自己的大脑音乐。大脑自有音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大脑能够产生它自己内在的音乐,这一音乐可以用来治疗困扰成千上万人的病症:焦虑性失眠。研究人员称,通过对每个失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8,(3):13
一项对老鼠的新研究表明,老鼠大脑处理暴力行为的感受就像它获得了奖赏一样,充满快感。科学家认为,老鼠大脑和人类大脑类似。这意味着人类渴望暴力就像渴望爱情和食物一样。  相似文献   

5.
阿碧 《自然与人》2009,(1):26-29
明天的人类将是什么模样?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最终将成为生化机器人。有些科学家甚至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机器人那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将拥有人类那样聪明的大脑。到了那时,人类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过度担心。  相似文献   

6.
探索智力的奥秘──介绍科普新著《大脑如何思维》杨雄里,郑玉清人之所以被誉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我们具有思维的能力,这是我们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我们的智力缘何而来?我们如何进行思维?这是科学家和公众孜孜以求答案的大问题。随着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脑的...  相似文献   

7.
当大脑想到一个词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相对独特的电信号,解读这种信号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和想要说的话? 设想有这么一种装置,它可以与你内心的思想发生联通,在心灵和行为之间产生互动,甚至可以用来解决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交流难题。  相似文献   

8.
如果购买一个机器人当保姆,你是喜欢一个浑身冰凉、埋头苦干的机器人,还是喜欢一个能说会道、表情丰富的机器人?当然,很多人会选择表情丰富的机器人。最近,英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首个可以模仿人类基本面部表情的机器人了。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侠 《世界科学》2004,(2):21-22
随着对人类大脑了解的不断加深,关于大脑的不可思议的发现也在不断累积。你可以想象科学家们要面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当把作为我们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的大脑皮层拉直,它的尺寸和厚度大概和宴会上使用的餐巾一样。  相似文献   

11.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12.
奇云 《世界科学》2005,(8):35-36
人怎么会从人群中认出熟人?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作?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的单个细胞会对熟悉的图像作出反应,而这些细胞可能就是神经学家曾提出的“祖母细胞”——  相似文献   

13.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4,(4):96-96,F0003
Q动物也分左右手吗? 我们知道,人类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明显更喜欢使用右手,这两点都是由左半脑控制的。那么,动物也分左右手吗?科学家认为,不论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还是鸟类,它们也和人类一样,具有不对称的大脑。  相似文献   

14.
大脑的欺骗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1,(12):58-65
如果你被告知,你大脑中的所思所想有可能都是错的,你的亲身经历有可能是或部分是你的大脑虚构出来的,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但是,我们的大脑的确可能欺骗我们——从感官知觉,到大脑记忆,到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大脑错觉对我们的控制力量令人震惊。不过,科学家认为,有些大脑错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合成生物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随着科学家对DNA“读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生物工程学创造出了更多的奇迹。如果给人类装上声纳.我们会像蝙蝠一样在黑暗中旅行吗?如果人类有从阳光中吸取能量的基因.我们是否会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手段。科学家正在改变着世界……  相似文献   

16.
5.为揭示脑内神经网络开启机遇之门 大脑是人体和动物最精密的器官,人类对于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如何清晰地显示大脑复杂的细胞构成,让更多人对大脑的结构有根本的认知,同时让科学家能更清晰地观测到脑细胞的变化过程,是有待于各国科学家攻克的难题。现在,人类凭借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已能深入探知大脑内的神经网络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已故古生物学家史蒂芬·J.古尔德曾经说:“近4万或5万年内,人类没有发生生物学特性变化,我们用相同的身体和大脑创造了所有的文化与文明。”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8.
陈壮叔 《世界科学》1997,(10):20-20
这是一门全新的自动控制技术,利用脑波通过电脑系统去操纵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似乎沿着一条手控-→(语)音控-一脑波控的路线渐进。所谓脑波控制是指利用大脑脉冲去控制电脑、发动机和其他装置。科学家目前称此为大脑驱动控制技术。这听起来有点神,但确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环。我们不妨去看看赖特一佩特森(Wright-Patterson)实验室,它是这方面的先驱。在一个无窗似洞的实验室里,塔曼(B.Turney)钻进了一只架在四轮平面架上的钢箱,它连接着一台电脑,并通过电脑与一个电子控制系统相接。这只钢箱其实是一般的6行模拟器。在塔…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1,(12):5-5
科学家最近发现,打哈欠并非只是我们疲倦或厌倦的表现,同时也是我们的身体用来保持大脑凉爽的一种方法。与电脑一样,大脑在凉爽状态下运作最佳,如果施加太大的压力导致大脑过热,就会降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打哈欠起着恒温器的作用,在我们的头部开始升温时,我们通过打哈欠让凉爽空气进入大脑,使大脑保持健康温度。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传统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是由矽和金属构成的微处理器,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集中精力开发一个机器人,其动作指令是由一只老鼠脑的2000多个细胞来传达。在麻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