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艺术的意境是书法作品的灵魂,形式美构成对于书法意境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境蕴含于形式关之中,形式美是意境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常刚 《科技信息》2011,(15):328-329
园林意境是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是物我的交融,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中国园林在追求意境的表达上,更强调情、景、文化的融合,因此诗情画意已成为园林意境的代名词。本文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和创造手法,简单剖析了园林意境在题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意境的现代性研究中衍生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意境的形象性问题,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的美学性质等等。意境是特种艺术形象,是由语象、意象依某种美学规则建构而成的三维空间形象,是实境和虚境的结合体,并以虚境的存在显示其独特的美学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古代山水画史,都与意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创作山水画的重要问题就是赋予画面以灵气,即意境的创造;而如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是古今艺术者探索的不歇步伐.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审美范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书家的学养在书法意境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墨技法又为意境的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神采和气韵是书法意境的重要内含;虚实结合是创造优美意境的重要手段。书法中所追求的恬淡空灵的审美境界、朴拙自然的审美意趣、超凡脱俗的审美格调、平中寓奇稳中求险的审美韵味,都体现着书法至高的艺术境界。书法的意境是形与质、情与理的高度统一。书法的意境之美是潜藏于作品之内而超于笔墨之外的整体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6.
意境作为我国传统文论中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论者虽多,然关于胡适论诗词意境的研究文章,则寥若晨星,本文可补当前意境研究之(?)如。本文从意境与真挚的情感、与文学的价值、与作品的风格、与文学的意味、与时世的变适、与作家的风格的关系等方面,对胡适的诗词意境观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不足。胡适的基本观点是:真挚的情感可增强诗词的意境;意境的创造对诗词作品的风格和文学意味有重要作用;意境之有无决定着诗词作品的文学价值;意境与作家的思想及时世的变适有密切的关系。但胡适对意境概念的使用是多义和混乱的。  相似文献   

7.
意境新论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完整连续的空间性是意境形成的基础。情绪的弥漫性是意境形成的灵魂。意境是完整连续的空间性和情绪的弥漫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美学范畴,是作者的情思与景物、生活画面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其中积淀着中国独有的文化心理因素。在中国古典美术领域,意境不仅是艺术创作原则,同时也是艺术品评的标准。主要对意境的特点、绘画意境的特征、中国画的意境美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范畴,将园林意境成功地赋予大学校园景观,构筑园林式的大学,不失是构筑校园文化景观的有效方法.大学校园景观中意境的构筑通常有以下二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在校园内保留或植入园林,将园林与大学校园结合,创造校园园林;第二种途径是吸取园林构筑意境之方法或部分园林景观元素,从而在现代校园景观中产生新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任何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都有其各自的成功的意境体现。从整个绘画过程来讲,中国画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中国画创作应追求“意境为上”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宋元山水画家对于意境的营造可谓各具特色,深邃的意境与优美的形象是一种协调、一种和声,是它们把我们带入了绝佳的审美氛围。  相似文献   

12.
审美意象和意境是有联系的 ,但又有区别。本文探讨了意象与意境的本质及内涵。意境指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境界 ,只有借助于意象 ,使审美超越审美 ,进入一种精神、文化、心理的体验空间 ,意境才会出现。艺术语言的美往往是借助“意象”这个中介来传达的 ,但并非每一个意象都能构成意境 ,一旦艺术语言达到意境这一审美层次 ,那就是特殊的神韵和空灵之美的完美结合 ,就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皎然与司空图在意境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对意境的理解 ,对意境的作用、创造和有关意境的美学意义的认识有相同处 ,亦有不同处。司空图是对皎然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核心概念,是从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中概括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意境的来源通常认为是出自于佛教,其本身是梵文中天宇或精神界的译音。意境,是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中寓含式抒情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而作为作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边城》,则在意境的营构上更是代表了其系列作品的这一特点。本文试对《边城》的意境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彭莹 《科技信息》2009,(29):I0355-I0355,I0357
富有诗情画意,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显著特点,谈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不能不谈到诗文。这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历来都与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首先就是源于中国古典诗文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论意境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迪审美解悟是意境审美价值之一。结合诗词实例,从流连美景的意境,叙写情事的意境,直抒胸臆的意境三个方面阐述了意境启迪审美解悟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出意境启迪审美解悟是基于造境倾情抒发敏锐观察思考及欣赏与之共鸣互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带有艺术色彩但功利性十足的商业行为,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理念的集中体现。广告与意境的相遇,将是一场现代与古典的嫁接,商业与艺术的融合,在古为今用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至此广告不再是王婆卖瓜般的自夸自卖,而是在言已尽而意无穷中让你对一个品牌从此情有独钟。本文主要对广告的意境,广告意境营造的背景及其必要性,广告意境营造的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意境美,造园格调是最终追求。从园林意境的概念、历史、创作手法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化意境与乡村旅游产品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文化、忽视文化意境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本文通过对乡村文化意境的内涵、元素及其对乡村旅游重要性的阐述,结合乡村文化意境的影响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进行分析,指出造就富有美感的乡村文化意境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尽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龙松娥 《科技信息》2010,(36):293-29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个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水彩画家对画面中意境的追求与探索从未间断,尤其是湖南水彩画家们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追求意境这个美学观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造成了一些影响,有意境成为他们作品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