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得到了长足而有效的提升,无线传感网络(WSN)以其开放、动态的特征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成为了互联网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WSN系统行为复杂,经常面临信息丢失、节点动态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且网络中的节点一旦部署将很难更改、维护.因此,为了保证相关应用的正常工作,在系统设计阶段对WSN中的底层协议进行质量保障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系统设计人员不仅需要保证协议功能上的正确性,还应该评估协议在目标工作环境下的性能,以保证其可以胜任相应的工作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时间自动机和统计模型检验技术的WSN协议建模、分析和评估途径.在建模阶段,首先将采用时间自动机对协议在理想环境下的基本业务流程进行建模.考虑到WSN系统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用带权分枝来对模型进行扩展,生成协议的随机时间自动机.在验证阶段,首先采用经典模型检验技术,在理想时间自动机上检验相关功能性质,保证协议工作逻辑的正确性.为评估协议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性能,则在随机时间自动机上用统计模型检验技术对其进行数值分析,以进行参数配置、性能预测、协议比较等工作.为展示该途径的可用性及其技术细节,本文对两种著名的WSN时间同步协议,TPSN和FTSP分别进行了完整的建模与评估.  相似文献   

2.
海洋沉积动力学研究与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沉积动力学正在打破传统,走向海洋工程学、物理海洋学和地质学的联合,共同建立一门综合性的、统一的沉积动力学。其技术手段包括:悬沙输运的动力学模型方法、以力学为基础的半经验公式、经验公式、人工和天然示踪沉积物技术、地貌学信息方法、沉积学信息方法、以及现场直接观测。国际国内的研究动态均表明,这些方法的建立和完善将为海洋沉积动力学在海底地貌演化、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改造、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海洋资源开发和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等方面的应用 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环境和水问题是跨学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集成多学科模型.建模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模型集成技术手段.现有建模环境由于技术设计和学科侧重点的原因,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比如无法集成知识系统形成智能建模环境.本文建立了用于水文和地表过程领域的建模环境,采用高效灵活的模块控制和数据传递机制,实现了灵活的模块重用性和扩展性.本文介绍了本建模环境的体系结构、模块组件化表示、模块控制和数据传递、模块连接和重用等关键技术.最后,作为一个应用实例,在建模环境的支持下使用Noah陆面过程模型的蒸散发模块替换了TOPMODEL的蒸发模块,演示了基于建模环境的模型集成和模型比较是高效、可靠、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作为武器装备体系论证定量分析基础的攻防对抗仿真,分析了武器装备体系攻防对抗仿真和建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重点探讨了基于元模型、基于(智能体)Agent技术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研究了复杂系统的多分辨率建模,构建了基于HLA的武器装备体系攻防对抗仿真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俄罗斯近年来的海洋政策、管理体制、发展战略和对世界海洋资源分配和开发立场以及维权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北车等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国家发改委、铁道部、高校各专家的访谈,本文总结出高铁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时间效益、节能环保、舒适性、安全性、满足多层次出行需求、提高应急运送能力、公众自豪感8个方面的社会效益,并且按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细化了高铁8个社会效益1级指标相应的2级衡量指标,构建了我国高铁社会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线性定常系统特征模型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斌  吴宏鑫 《中国科学(E辑)》2007,37(10):1258-1271
研究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建模问题,证明了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模型可以用二阶时变差分方程组描述,并且刻画了特征模型的建模误差,在系统不含零实部极点的情形下,在稳态和暂态时建模误差分别为0和O(h),一般情形下,分别为O(h^2)和D(h).该证明表明特征建模与一般模型降阶方法是本质不同的,特征模型是把高阶模型的有关信息压缩到几个特征参量之中,并没有丢失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模的途径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数码城市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建模是数码城市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到目前为止,城市建模虽然已经成为国内外建立数字城市的热点,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进行城市建模,而且已经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甚至已经成为“产品”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但是城市建模还有不少关键问题与技术亟待解决。本文将城市建模分为几何建模与纹理映射两大部分,介绍了他们的基本原理与各种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几何建模途径,包括如何充分利用不同的数据,例如LIDAR数据、地图数据、航空、卫星影像、地面影像,实现房屋几何建模的半自动化;房屋墙面纹理影射的半自动化及房屋墙面纹理遮挡分析、数据压缩等。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统一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三维建模与分析问题,提出了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建模的混合数据结构;以面向对象的分类思想,基于混合数据结构实现了地形类、地层类、断层类、界限类4类地质对象的拟合构造与几何建模,并提供可供选择的建模机制,为解决倒转褶皱、复杂断层等建模难点发展了新的方法;集成地质对象和人工对象模型,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统一模型的构建.基于三维统一模型可进行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分析应用,包括岩体质量可视化分级、三维模型任意剖切分析、大坝和地下工程地质分析等,为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与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描述了系统建模与仿真主要研究内容之后,阐述了近年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